大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火星上的男人
精选回答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此话的本意究竟是啥意思?

一、关于古籍的“本意”,先多说两句。

习惯了教科书和标准答案的人,会总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古人说过的话都有一个固定的意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对于中国古代的典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儒家经典,也包括道家经典等,因为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能够辨析出一些基本的意思,但从阐释其中的“微言大义”而言,并没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变的、固定的“古人的本意”等着我们去认识。

这不仅因为已经无法得到所谓的“本意”,更是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本意”。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对于这些古人的语录,也一代有一代的解释,这些解释只要基于正确的语言文字训诂知识,不是像于丹那种乱说的,都可以作为一家之言来看。

二、《老子》这句话,是一种政治哲学的表达我看有的答友已经指出,这句话是给君王的教导,这是比较正确的。

司马迁写《史记》,老子韩非同列,这是因为老子的思想的确与法家有很多接近之处,而老子的一些思想是带有强烈政治性的,与庄子差别很大。

这句话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看一下原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这句话在不同的老子的版本里,有不少出入,比如有的版本就没有“宠为上”这三个字,但这些细节我们现在暂不讨论,只说大处。

这几句话最重要的意思就是,不应宠辱若惊,不应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很好理解,就是对得失宠辱都很在意,但这句话只是铺垫,重点在下一句。

贵大患若身,有一些晦涩,我们不妨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身,就是身体,引申为自己、个体;大患,就是极大的坏处;贵,这里是动词,就是重视、以……为宝贵。

连起来就是:把遭遇大的坏事,像宝贵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视。

引申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很宝贵,对吧,那么遭遇到一些坏事,就会非常郁闷痛苦,就好像自己的身体遭受了极大的损害一样痛苦。

有很多人平时看上去很有能力,遭遇到挫折,一蹶不振,说的就是这种人。

所以,老子才说,为什么这些人这么在乎这些事情呢?(老百姓会说:那就别在乎这些事情啦。

)老子却说:非也,不是因为这些事本身,根源是你太在乎自己的身体。

你要是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那么天底下还能有让你在乎的事情吗?还能在乎那些“贵身”一样的“大患”吗?意思是不是一下就通达了起来?老子釜底抽薪,并不是教育你要如何如何对待外物,而是要如何如何对待自己,说白了,就是无我、舍身。

三、政治的微言大义于是,从“无身”“无我”这样的境界,一下子就直击到了政治的微言大义。

老子所说的政治,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官僚机构里的升降沉浮,而是一种“元政治”,就是政治的本质。

因此,要想取得这种政治的成果,就要做到“无身”。

于是,在这则语录的最后两句,他解释了这一点何以实现。

不论是“贵”,还是“爱”,都是将“身”与“天下”联系了起来。

上文的“无身”,并不是虚无,而是将天下看做己身,将己身升华为天下,身体之无,化作天下之有。

说起来很玄吧,说的再透彻一点,并不是儒家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也不是佛家的那种“舍身为天下人”的精神。

我们一定要清楚,这里的前提是“无身”,既然“身”已经与“天下”等同,那么,无身就是无天下。

换言之,“得天下”的政治之道,是将天下看做无,心中没有天下,不在意天下,不念想天下,不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天下。

明白了什么是“受宠若惊”(宠辱若惊),然后结合老子对待生活的消极待“变”的思想,这句话的理解也差不多了(不争就是争)。

《道德经》主张无为,视一切宠辱(提拔,重用,奖励,荣耀)为“大病”在身,唯恐避之不得。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

它认为幼小的东西虽然柔弱,但能从柔弱中壮大;相反,等到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

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婴儿生命力最强)。

它认为对待生活也是这样。

三十章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是说,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会使它早日结束它的生命(超级大国,一个解体,一个走下坡路,就是这个道理)。

四十二章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它认为最好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而不会转坚强,不但可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且能战胜强者(老子不主张“逆袭”,而主张“韬光养晦”,不为“天下先”)。

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因而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意思是说,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旧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多取反而迷惑。

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它教人向柔弱的水学习。

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二十二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虽知雄强,却安于柔雌;虽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卑辱;虽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

它以不争之争来保全自己。

碧海蓝天 2023-09-01 16:22:20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共同组成一定的意义。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只含一个元音的,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节。类似地,由三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三音节词。另外,多音节词这一术语既可以指由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指由一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陡是什么意思

陡的意思:本义: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引申指突然。又用作姓。
陡,汉语汉字,拼音是dǒu。从阜,走声。山势峻峭难以行走是陡之范式。
出处:《集韵》:陡,峻立也。
例句:
1、《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2、元·王实甫《西厢记》: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常用词组:陡壁、陡变、陡跌、陡度、陡峻、陡坡、陡峭、陡然、陡削、陡崖。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1、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亲王可世袭。亲王的嫡母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汉朝称为王太后),随亲王就藩封国,无子的妃嫔仅可尊封为皇太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