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弦月眉心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文简介: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右图中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文内容: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4、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

)

A.区分等级贵贱

B.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C.

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

D.

美化程度的不同

6、据《

史记

》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

)

A.

父子

B

.兄弟

C

.平等

D

.大宗与小宗

7、据班固

汉书

·

百官公卿表

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

B.

秦朝每县掌治

100

个亭

C

.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

100

个乡

D.

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

8、唐代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素有“富、贵、威、武、贫、贱”之说,按战国以来的四民原则,你认为哪一部门会有“贱”之称?(

)

A.户部

B.礼部

C.工部

D.刑部

9、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0、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11、《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12、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13、伯里克利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

A.经济富庶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疆域辽阔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14、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

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

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5、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6、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7、

西塞罗认为,人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生活法则,人们共同具有一种天生的仁慈和善意感。与此相联系的是正义问题。西塞罗认为,正义以自然为根据,没有自然,便不可能有任何正义。仁慈、爱国、虔敬和为他人服务或感激他人,这一切的产生都是由于我们按本性乐于敬爱他人,而这正是法的基础。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①西塞罗认为的法是具体法律的基础

②人们之间共同生活法则就是法律本身

③仁慈、爱国、虔诚、为人服务是人的本性

④自然是正义的依据(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8、公元2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1、1689年1月28日,英国下院的决议中说:“国王詹姆士二世,他背弃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初始契约,在耶稣会士和其他邪恶之徒的指导下破坏基本法律,他自行离开本国,放弃***,致使王位空缺……”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下院这一决议内容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光荣革命”是国王和议会两种政治因素相互兼容的结果

②“光荣革命”体现了斗争与协调的平衡、更新与传统的平衡

③“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

④“光荣革命”并没有消灭王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2、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3、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24、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落入议会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

25、《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不同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议会可以监督***

C.加强了国王的权力

D.君主“统而不治

26、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27、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8、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B.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C.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D.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29、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这份报道应该发布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0、20世纪30

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时,各路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材料四

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4分)

(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4分)

32、(28分)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6分)

(3)以材料一、二所述两种政体为例,简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9分)

(4)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9分)

望月追忆 2022-07-26 16:33:34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是什么意思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中“见”意思是“被”,“见”在古文中常被用于被动用法,“见闭”即“被关闭”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这只老鼠由于被关闭而不能够离去。出自宋代苏轼的《黠鼠赋》。
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时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本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读者于诙谐的叙述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诡计逃脱的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

去心邻域什么意思

去心邻域意思是:在a的邻域中去掉a的数的集合,应用于高等数学。
邻域定理:若非空集合X的子集A是A内所有元素的邻域,则A为开集。
在拓扑学中,设A是拓扑空间(X,τ)的一个子集,点x∈A。如果存在集合U,满足U是开集,即U∈τ;点x∈U;U是A的子集,则称点x是A的一个内点,并称A是点x的一个邻域。
拓扑学解释:
设A是拓扑空间(X,τ)的一个子集,点x∈A。如果存在集合U,满足U是开集,即U∈τ;点x∈U;U是A的子集,则称点x是A的一个内点,并称A是点x的一个邻域。若A是开(闭)集,则称为开(闭)邻域。

走一步再走一步概括

《走一步,再走一步》概括: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的故事。
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第一学期第三课语文课本。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课》。其中《悬崖上的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被收入沪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课,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4课。

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

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神情麻木、寡言少语。
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角色,现实原型章闰水。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