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中考演讲稿(中考的演讲稿)

成熟男人 演讲稿 演讲稿
精选回答

中考的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九年磨一剑,六月试锋芒”,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过100天,我们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决战—中考。

如果说初中三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今天就将进入最后的百米冲刺。同学们,离中考还有百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通过努力学习,我们的成绩会从400分上升到500分,从500分上升到600分,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命运时刻掌控在自己手中,上天只会眷顾那些勤奋上进的人。面对挑战,我们唯有一搏!

中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今,号角吹响,战斗已打响,一切就看我们的表现了,课堂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笔记,自习勤思善问,追求精细准确。父母期待的目光,师长不倦的教诲,自己光明的前途,都容不得我们一丝马虎,于细微之处见功夫,我们要坚信:汗水不会白流,成功一定属于我们的。

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拿出我们的激情,燃烧出最耀眼的光芒,在平中历史上写下最绚丽的篇章。

最后,祝愿平中学子能在20xx年中考中旗开得胜!

谢谢大家!

中考的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全体初三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中考百日誓师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即将参加中考的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三年来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艰苦而难忘、痛并快乐着的三年初中生活。可曾记得,刚刚踏进校园时那随风摇曳的小树,如今已傲然挺立于风雨之中;那稀疏的迎春花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你曾经纯真的双眸已经多了几分深邃、顽皮的脸庞已经增添了几分凝重、纯真的心田已经悄然增添了责任与信念!可曾记得,三年师生的风雨同舟,同窗之情,师生之爱,酸甜苦辣,记忆积淀,终生难忘,我们一起用心用情描绘着人生最丰富的色彩,张扬着人生最有活力的青春。可曾记得,多少喜怒哀乐、盈盈泪光,多少欢歌笑语、激荡飞扬;多少个日日夜夜寒窗苦读,多少个春夏秋冬拼搏奋战!

九年面壁,三年铸剑,破壁之日即将来临。经历了春耕夏耘,我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中考的演讲稿3

光阴似箭,我们已在初三的教室中度过了半年;日月如梭,在这场比赛中的我们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如今的我们,褪去了初一的青涩稚嫩,褪去了初二的心浮气躁,驻足回首,我们哭过,笑过,信誓旦旦过,灰心软弱过……我们总是拥有身逼悬崖时的无限崩溃,但是我们仍在拼搏!我们要克服一道道困难,调解一次次彷徨,丢掉一回回的黯然神伤。

初三,我们会磕磕碰碰;初三,我们更会信心百倍迎接中考,我们应该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毅力;有“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为中考拼搏吧,让心中那绚丽的梦想散发出的光芒给予我们无限动力!

中考可能带来辉煌和成功,也可能带来挫折和失败,一切的迷茫与困惑,在于我还不知道结局,人生不是电脑设定的程序,只靠鼠标与键盘的牵引,就能走出完美路径,而是遍布坎坷与挑战,同时也充满了惊喜与乐趣,只要你真心对待了,奇迹或许就发生在下一个转角!

听啊,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梦想的轮船已经起航,向着中考拼搏吧!你会发现生命的永恒光芒!

我的初三我作主,谁的青春有我狂!

20xx,让中考来得更猛烈着吧!

中考的演讲稿4

路只为进取的人延伸到成功的地方,三年来不懈的奋斗一定会书写最美的答案,最后的六十天,承载着我们所有人的祝福与期盼,依偎着我们所有人的幸运和鼓励,相信,初三的学长,将用必胜的信念,开创辉煌与未来的精彩学长们,离中考只有天了80多天,80多天对于你漫长的生命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又是举足轻重的。学长们,真正的挑战已经开始,真正的战斗已经打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生总是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生命总是在拼搏中熠熠发光。既然学长们选择了中考,你们就没有理由退缩。请你们从今天开始好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做好手中的每一道题,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全力应付你们心中的梦。

今天就让在座的所有老师一起见证学长们的决心。我提议所有初三的学长全体起立,举起神圣的右手,跟着我大声许下你们的中考誓言:“锁定目标,勇攀高峰!”“拼搏今朝,收获六月!”

中考在即,英雄弯弓,箭在弦上。学长们,请拿出你们的智慧,拿出你们的勇气,用你们那颗勇敢的心,向着生命中的第一座高峰攀登。请带上最锐利的头脑,握紧最有力的拳头,挑战XX年中考。

最后祝愿全体初三同学在XX年中考中考出水平,考出佳绩!

谢谢!

中考的演讲稿5

路只为进取的人延伸到成功的地方,三年来不懈的'奋斗一定会书写最美的答案,最后的六十天,承载着我们所有人的祝福与期盼,依偎着我们所有人的幸运和鼓励,相信,初三的学长,将用必胜的信念,开创辉煌与未来的精彩学长们,离中考只有天了80多天,80多天对于你漫长的生命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又是举足轻重的。同学们们,真正的挑战已经开始,真正的战斗已经打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生总是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生命总是在拼搏中熠熠发光。既然你们选择了中考,你们就没有理由退缩。请你们从今天开始好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做好手中的每一道题,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全力应付你们心中的梦。

六月!” 今天就让在座的所有老师一起见证我们的决心。我提议所有初三的学长全体起立,举起神圣的右手,跟着我大声许下你们的中考誓言:“锁定目标,勇攀高峰!”“拼搏今朝,收获未来。”

中考在即,英雄弯弓,箭在弦上。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智慧,拿出你们的勇气,用你们那颗勇敢的心,向着生命中的第一座高峰攀登。请带上最锐利的头脑,握紧最有力的拳头,挑战20xx年中考。

谢谢!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麦田守望者 2022-07-23 23:07:25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