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琴

淡然一笑 古琴
精选回答

文/孙毓芹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学术,其所表现于人生治世之道者,是多方面的,在纵贯面来说,是三纲八目大同之道的一贯道统;在横剖面来说,则是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以至国防、外交等等,都有一套理论观点和实际办法。例如经济方面的井田均富主义,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社会方面道德的伦理生活等,都有明白透澈的言论与记载。但是儒家要达到大同道统的理想,要有两件不容忽视的东西,来辅翼着这个中心道统,并贯彻到横剖面的每一个部门中去,这两件东西,便是“礼”和“乐”。这两件东西,是我们中华的精髓,儒家的左右手,非常重要,所以,“非天子不制礼乐”,这当然是指着庙堂雅乐而言,由此可看出其对礼、乐二者重视的程度如何了。

礼、乐二字既然是如此重要,反观现存在的礼、乐状况如何呢?在“礼”上来说还都有一定的形式或传统的规则可循,惟独“乐”字,实未尽令人满意。

自从欧风东渐,西方文化便成了国人一致渴求的对向,于是音乐也随之趋向于西方的了,今日之所谓音乐也者,都是指西乐而言,而国乐已是不在一般人意识之中了。西方音乐,的确有他的长处,无论乐理的研究,乐器的制造,乐曲的创作,西方社会的音乐修养等方面,都比较优胜得多,确有令我们学习的价值。可是我们检讨一下学习西方音乐对我们社会感染的结果如何呢?除了宗教音乐保存在教堂大门以内,和部份真正音乐家的作品流行在社会上以外,而最普遍流行的却是什么热门音乐,摇滚乐之类。运用到自己身上,变换出来的形态,不是流行歌曲的靡靡之音,便是下里巴人之歌,大多数是属于“色情”、“欲望”的流露面。国人浸淫于其中而不自觉,试问在如此的音乐风气之下,一面扭着大腿唱什么哥呀妹呀的,一面大谈中华文化,实在是有点不够谐调,这无异是南辕北辙,真是令人概叹的事。

礼记乐记上,对于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以及对国家社会,政治文化各种关系,都说得非常周到,兹例举几项,以证明儒家对音乐的传统看法: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是说音乐生于人之心理,而人心与政治有直接的关系。“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这是说不良的音乐,对国家社会人群的害处。其所以被仁人君子所不取的理由为:“世乱则礼匿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歼,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可见音乐对人类社会关系之大,有如此者。

至于君子要怎样以音乐来修养身心呢?乐记上说:“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汝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匿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因为音乐对于个人修养上发生效果,所以在人群的各种场合上,也能产生甚大的作用。所以说:“是故乐在宗朝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万也。”从以上引述几段文字上,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于音乐的观念,与发展音乐之目的所在。

音乐对人生与社会国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我们当然有整理发展的必要。国乐中,最易着手且又易被人忽视的,莫过于古琴了。古琴在中国乐器中,是历史最悠久的,可惜因为格调太高,形成阳春寡和,再加以所传乏人,致使距离现实人生社会,越来越远了。若谈国乐振兴,则对古琴学之整理、提倡和发展,实在是有此必要。同时,古琴确有很多的优点。举如:

(一)历史最悠久。据说古琴是创自伏羲氏,但并无确实证据,不过有资料可证的,古琴在帝舜时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章,到周初时代,定为七弦的古琴制度已经非常健全而完备了。可见其年代之远,是我们古圣先贤谪亲的老祖宗们传流下来的乐器。

(二)代表乐理的性能最完全。与凡音乐原理上的如:五音二变,三分损益,六律六吕,隔八相生等原理,都可以从琴身上说明之,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乐器所望尘莫及的。

(三)资料最多。因为琴是历代圣贤、文人学者用以修己治人的工具,正因为琴为知识分子所崇尚爱好,故历代文人所保存与创作的资料也最丰富。例如孔子作的“幽兰”唐卷子,尚且流传在人间,其他汉唐以来,迄至明清,各代琴学家的创作,琴谱不下五六十种之多,一直都能保存到现在,整理起来非常容易。

(四)表达方式变化最多。琴的发音方式有三种:一为散音,二为按音,三为泛音。合计共有两百四十五个不同的发音位置,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也赶不上的。至于指法不下百数十种,两支手都有发音的动作机会,真是变化无穷。

(五)音色最高雅而优美。琴声无论是音色也好,音质也好。真可谓温文尔雅,高尚大方,丝毫没有粗燥乖戾之感,完全是一片庄严和平,无怪其能执中国五千年乐坛之牛耳。

(六)调和性能很强。琴弦可以随意松紧,音调高低很容易调整,与其他乐器和奏,适应性很大。

(七)学习不难。只要有老师教授,按谱寻声,并非难学。稍有音乐天才,便可学习,至于高深的造诣,那是功力问题,不能与学习列为一谈了。

(八)携带方便。琴的体积不大,只有三尽多长,分量也很轻,可以随意携往任何场所,不比大钢琴寸步难移那么沉重。

(九)表达的方面最多。数千年历史,传流下来的名曲,不下数十百操,无论庙堂雅乐、民间歌颂、文人遣怀,无所不有。其所描写的境界,包括大自然时间空间、风景人物的描述;以及人世间的歌功颂德、时事慨叹、高怀逸兴、风花雪月、男女闺情、诗词歌赋等等,真是洋洋大观,无所不有,其所描写的范围,远超过绘画为多。

(十)保存容易。琴是木造的,体积又不大。只要能避免潮湿,收藏得法,可以保存一两千年没有问题。而且越旧越好,迄至今日,唐宋故物,尚有不少保存在人间。名人故物,尤为历史文化上,平添多少佳话。

基于以上各节,中国琴学,是应该提供和发扬的,何况在条件上说,大有发展的前途呢!据笔者所知,现在有几位琴人,在美国各大学里教授古琴,非常受美国青年的欢迎,兴趣也很浓厚。因为限于乐器太少,学生们只好编定时日,轮流排队学习,可见学的人已不在少数了。如果我们自己再不能负起这个承先启后的担子,那么我们的后代儿孙,只好向美国人去学琴了。岂不是惭愧煞人哉!有志于振兴中华文化者,赶快的努力吧!

(张利民 摘于《人文世界》第一期)

向前冲 2023-08-15 12:37:55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桦的意思

桦,汉语一级字,读作huà,本义:木名,桦木。桦木属植物的泛称,双子叶植物的一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容易剥离,木材致密,可制器具。形声。从木,华声。
相关组词:
1、白桦:落叶乔木,树皮白色,薄如纸,木材细密,可做家具。
2、桦烛:拼音:huà zhú,用桦木皮卷成的烛。
3、黑桦:别名臭桦、棘皮桦,为桦木科桦木属乔木,在我区分布广泛,每年种子产量很大。
4、桦烟:桦烛之烟。
5、桦巾:用桦树皮制的头巾。

夏日绝句中赞美英雄项羽的诗句是

《夏日绝句》中赞美英雄项羽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王莽夺取了谁的皇位

王莽夺取汉平帝的皇位。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莽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长,获正直名。绥和元年(前8年)任大司马。汉哀帝时,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大司马,立汉平帝,进封安汉公。为笼络人心,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元始五年(5年)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
王莽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法禁烦苛,人民因铸钱犯法,伍人相坐,罚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加以连年灾荒,饥馑疾疫相继,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引起各族反抗,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商人杜吴杀死,新朝灭亡。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什么意思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一个成语,释义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指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阿:偏袒,迁就。绳:墨线,木匠用来取直的工具。挠:弯曲。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启示: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让法治成为共同价值和信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