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林妹妹

成熟男人
精选回答

林妹妹前世是绛珠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来人间劫难的化身。宝黛的木石前盟,让黛玉为宝玉哭泣一世,用眼泪还债。黛玉为宝玉而来人间,从此一生牵绊。

黛玉的眼泪都是留给宝玉的,她为宝玉哭,为宝玉笑,因宝玉的诉肺腑而感动落泪,也在误会宝玉时暗自垂泪。林黛玉来人间是为宝玉,她所遭受的不幸以至后来郁郁而终我认为宝玉也是最大的主因。黛玉三岁时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其父母固是不肯,癞头和尚便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都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但林黛玉终究去了贾府,她的不幸从此展开,她的尖酸刻薄,她的敏感脆弱也因这些不幸而来。

宝黛初见,宝玉因黛玉没有玉而摔玉,黛玉第一次为宝玉落泪。每当看到这一段情节,总有一种看樱花飘落时的凄美。宝黛

爱情

是绚烂的,是曹公为我们每个人种下的一个梦,但从黛玉第一次为宝玉落泪开始就再也回不去挽不住黛玉的凋零消逝。

二人相知,标志性事件是宝黛共读西厢。黛玉正要去葬花,见宝玉读也一起品味书中词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借《西厢记》中的人物与黛玉自比,实则是确定了两人的关系。不料黛玉生了气:“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圈儿红了,转身就走。黛玉如此受伤,倒也不是因为宝玉多过分,而是黛玉的自卑又自尊。她是孤高清傲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同时因为寄人篱下而自卑。终是宝玉说了一堆胡话把黛玉逗笑才好。

黛玉痴情,她是真正爱宝玉,而不是像众人那样爱其玉。清傲如她,对宝玉爱的卑微。二十七回黛玉敲门被拒,正自悲泣,见宝钗出来,宝玉袭人等一群人来送,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他爱宝玉,体谅他维护他,即便看见宝钗心已受伤。

因痴情而相怨是何等心酸。黛玉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词》是黛玉心境的写照,她的忧郁不是无由之悲。叹息自己一生无依以后也是贾府安排婚事,从这时黛玉也许已看出她与宝玉爱的绝望。但她依然坚定自己的爱,坚定自己的清高玉洁,从这一点上来看黛玉是勇敢的,她的尖酸不过是保护柔软自己的武器罢了。

走过一段相依的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宝玉挨打,黛玉看他。无声之泣,泣噎喉堵。“你可从此都改了罢!”黛玉爱的是通旁杂学问的宝玉啊,但看到宝玉挨打,她宁肯他低到俗埃里去。读西厢时被彼此的脱俗吸引,在渐渐长大时,黛玉为了宝玉平安宁肯亲手让他梦醒。此时的宝黛已不是情人而是家人。宝黛

爱情

从未谋面时就注定,无论是前世还是此生来看宝黛都是不可能的,两个诗性的人是不能在尔虞我诈的人世存活的,单单一个贾府就人心险恶。为宝玉而生,因宝玉而死,在宝玉新婚之时,黛玉焚稿断痴情,最终死去。她的死,也许是对这个世间的最后一记抵抗。

黛玉是勇敢又叛逆的,她的出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犹如空谷足音。她的孤高清傲吸引宝玉。她是真正爱宝玉的,她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肯为了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傲骨舍去,把诗情舍去,爱的本质是献身。从这一点上来看,黛玉就不仅仅是黛玉,她活成了你我的一部分,活成了理想。林妹妹是理想的化身。

村上春树:“不管是樱、莹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间的光彩,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它纯粹的美丽,人们亲眼确认它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鲜艳的颜色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的松一口气。当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失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活在现实的泥潭里,林妹妹对我来说是诗和远方,是美的化身。与现实我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还会造成痛苦,但我不愿抛弃她,愿我们心里都住着个林妹妹。

大叔 2024-04-13 15:31:27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