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为什么孙悟空有两位师父)

一生热爱
精选回答

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有多牛?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叫过两个人“师父”,一个是他师父,另一个还是他师父。

第一位师父,他喊得恭恭敬敬;第二位师父,他叫得嬉皮笑脸。

第一位师父,不但给了他大名“悟空”,还给了他姓氏“孙”;第二位师父来晚了,只能给他一个混名:行者。

第二位师父,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唐僧;而第一位师父,大家之所以印象不深,因为他只在书里的第一、二回出现,就是西牛贺洲的三星洞魔法学校校长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里相当神秘的角色,非僧非道,来历不明。他到底有多牛呢?有人考证他是如来的师弟,有人说他就是如来的徒弟金蝉子,后来转世变成唐僧,单看他十年就教出一位齐天大圣,就知道他自己的本事根本深不可测。

可这么个狠角色,全书在悟空毕业之后,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过他,就好像他完全是为了孙悟空而存在的。

这是为什么呢?在解答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另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吴承恩要给孙悟空安排两个师父?

为什么吴承恩要给孙悟空安排两个师父?

天地君亲师,中国人历来尊重“师父”这两个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我们老是把“师父”说成一种无私奉献的神奇物种。

但中国人的世界,总有阴阳两面——学成之前,大家没有利益分配的问题;可学成之后呢?利益一出现,问题也随之而来。

徐浩峰的《师父》里,陈师傅收徒弟,就为将来出卖给对手,换取自己在天津武林的一席之地。

郭德刚与曹云金,当两人是纯粹的师徒关系时,充满励志感人的正能量,一旦“授业关系”变成“合作关系”,便各自腹诽暗生,直到最后,一个赶尽带杀绝,一个无情揭老底。

所以,一个人最好有两个师父,其中的授业恩师最好在利益出现之前,适时退出,以便成全徒弟未来的前途,也成全自己的名声。

《霸王别姬》里段小楼和程蝶衣成了角,师傅自觉退出,不挡人家道,留下一句“做人,得自个成全自个”,既是留给徒弟,也是留给自己。

再看唐僧师徒四人,其实正式名称是“西天取经攻关小组”,组长如来,副组长观音,唐僧不过是个带队的项目执行经理。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是不错,但这不是师徒关系,就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你见过那种说不过也打不过徒弟,就会念紧箍咒的师父吗?

也就是说,唐僧和菩提老祖,一个是学艺的师父,一个是团队的领导;一个是纯粹付出的师父,一个是互利互助的同事;一个自己找的师父,一个是组织分配的师父。

我知道有人要说了,不对啊,菩提祖师不是一般的神仙,他和孙悟空,能有什么利益冲突呢?

有,而且在某些人看来,冲突还很大。

为什么《西游记》里没有这个情节?

菩提祖师为什么后来从《西游记》里消失,全书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原因,我们只能归为组织安排,组织需要,别说安排一个师父了,安排一个老婆也是有的。

要弄清楚这点,我们首先要知道,西天取经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项目。

关于西天取经项目小组的成立,在《西游记》第八回:

话说如来帮助玉帝降了妖猴之后的灵山庆功会上,如来在表扬了东、西、北三大部洲后,突然话风一转,批评了南瞻部洲的东土大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问题触目惊心啊,同志们……

总结成一点:佛法普及指导思想错误,只服务达官贵人,不能形成全民学佛法的高潮。如来大笔一挥,开了个颇有深意的药方:组建一支西天取经队伍,“到我处求取真经”。

佛祖啊,送别人东西是好事儿,可再加上一句“怎么来拿是你自己的事”,就有点办事儿不地道了吧。

如来拈花一笑:你懂个屁,这根本就是一项政治工程。政治工程的特点就是,目标不是目标,过程才是目标。

你看,取经一开始的时候,当师父被妖怪抓走,悟空还很着急,一心想着救人,但每每发现妖怪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仙界要员。耍猴耍多了,猴儿也不干了,师父再被抓去,先想到的不是救人,而是找人。

因为他明白,在这项政治工程中,师父身披主角光环,无论遇什么难,性命总是无忧的。

而自己,才是真正任务的执行者。

随着取经工作的深入,仙界干部管理上的各种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魔幻片变成了推理片,又变成了反腐打黑片。为什么书到半截,凭空出来个“唐僧肉”的传闻?因唐僧是蝉(所以是金蝉子转世),妖怪是螳螂,妖怪背后的各大势力,才是要打击的黄雀。

为了揪出幕后黑手,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个取经四人……不,五人组,分明是天庭与佛道两界的联合巡视组,负责整肃仙界风纪。

理解了这一点,再去考虑菩提祖师的消失就好理解了。西天取经需要的是一个纯洁的战斗组织,而不是一个有私人感情的小圈子,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谁取经”的问题。

作为取经巡视组的骨干力量,悟空的角色太重要了,保镖靠他,追凶靠他,把事态控制在“既打击腐败分子又不伤害仙界领导权威”的微妙边缘,还要靠他。像这样一位重要的干部,容不得半点私情。而当时唯一能让悟空动感情的,只有这位菩提祖师。

所以,菩提祖师必须消失,这是经过组织慎重考虑的,考虑到悟空本人的情绪,决定提升一级,日后能在“天协”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

菩提祖师毕竟是仙界培养多年的老干部,顾大体、识大局。为了防止日后发生舆论过度解读,一段事先写好的向组织交心的亲笔信里有这样一段话:

“取经队伍代表了仙界形象,是任何情感都不容触碰的。我决不会为了悟空师父的身份,而影响西天取经大业,一切以大局出发,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仙界改革……”

有人要说了,你就吹吧,《西游记》里根本没有这个情节。Too young too naive,考虑到取经队伍的稳定性,也是出于控制悟空的目的,组织上决定等到取经成功之后,再宣布这项人事安排。

整顿仙界是长期目标,西天取经是眼前利益,不能说谁更重要。做事不能太绝,吃相不能太难看,如来和观音虽然都是法力通天,但任何意义上的小心谨慎,都是必须的。

不过,唐僧这位组织上派来的师父,能保证悟空不犯“路线错误”吗?千里取经路上,这对师徒会不会日久生情,而影响取经大业呢?

唐僧与悟空,师徒关系的真相

唐僧与悟空师徒之间,最温情和最残酷的一幕,都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团队组建与磨合阶段”。

一见到这个新领导,这个温良如玉的和尚,那一声“师父”,唤醒了悟空五百年前的记忆。有那么一瞬间,他穿上唐僧在油灯下亲手缝制的虎皮衣,像小孩子一样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时,悟空真的把眼前这位新认识的师父和五百年前唯一给过他“父爱”的菩提祖师,合二为一了。

可惜,幸福时光总是那么匆匆易逝。唐僧很快就发现了这位新徒弟孩子般天真背后隐藏的暴戾与残忍。唐僧同志立刻恢复了组织性,毫不犹豫地欺骗了悟空,骗他戴上了那道将令他痛不欲生的金箍。

悟空终于明白了,在往后的行程,没有师父,只有领导,没有师徒,只有团队。

让我们再次温习《大话西游》里,金箍戴上之前,那句经典的台词:

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个凡人,人世间的感情不能再沾半点。

百合又发新枝 2023-08-12 13:39:28

相关推荐

婆媳关系的经典句子 婆媳关系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坦白说,海外婆媳关系没有国内复杂。因为外国人有很强的边界感,我们中国人心中非常注重孝道,所以只要我们用孝道约束我们的妻子和儿媳;当期待婆媳关系好的时候,通常是得不偿失的。为什么不说“婆媳关系”之类的,而是要注意...
展开详情

牙结石怎么去除妙招 牙结石可以自己抠掉吗

是咀嚼食物和用牙齿消化食物的第一关。它起到了防死、警惕的作用。食物进入胃后,第一次必须通过牙齿磨碎,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如今,人们的牙齿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牙齿问题。有些人有蛀牙,...
展开详情

一年养车费用 养一辆车一年大概要花多少钱呢

对于潜在的车主来说,他们确切地知道一辆车要花多少钱。但是,这个问题对于还没有买车的车主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那么,养车一年要多少钱?今天简单分析一下,供新手车主参考。根据“二八定律”,我们重点分析普通紧凑型车和中型...
展开详情

验车几年一次 多久年审一次

相对来说,2013年1.如果在2020年已经上线年审过的车辆,在2021年是不用年审的,等2022年再次年审。两年一次。2.如果在2020年没有上线年审的车辆,需要在2021年上线年审,之后也是两年一次年审。当...
展开详情

减肚子赘肉最快方法 快速瘦肚子

女性一般最怕肚子和腰部有大量脂肪,严重影响形象。然而,有些人因为不太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在胃和腰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肚子和腰身快速变瘦呢?不要吃太多。每个人一日三餐都不应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是什么意思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使用示例:
1、《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2、唐·卢肇《鸜鹆舞赋》:“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3、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亦省作“鸿鹄志”。
4、《北史·张定和张奫等传论》:“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 
5、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6、郁达夫《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返国不知当在何日》诗:“燕雀岂知鸿鹄志,凤凰终惜羽毛伤!” 

言有物而行有恒是什么意思

言有物而行有恒(yán yǒu wù ér xíng yǒu héng)是一个文化术语,说话要言之有物,做事要持之以恒。“言有物”即说话或写文章要有实际根据和内容,语言、文字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想当然,不能假大空;“行有恒”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恒心、有原则,说到做到,专心一意,坚持到底,不朝三暮四或半途而废。此术语实际所包含的是一种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专一持守的诚信精神。
出处:《易经·象下》:“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象,易经用语,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语。《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算卦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什么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对前朝的眷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小学体测项目有哪些

小学一、二年级体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体测项目比一、二年级体测项目多了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体测项目比三、四年级多了50米×8往返跑。
身高体重:测量身高、体重可以判断人的生长发育和体型。
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50米跑:是一个能体现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体育项目。
坐位体前屈: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1分钟跳绳:目的在于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1分钟仰卧起坐:用于测量腹部肌肉的力量,及一个人的体力、耐力。
50米×8往返跑:是有效反映学生灵敏及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