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中考语文作文点评

笑望人非 上海中考
精选回答

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是《有一种甜》,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呢?本文整理了作文快评,欢迎阅读。

2020上海中考作文点评

(一)

今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有一种甜》。这个题目延续了上海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形式,题目简洁凝练,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走心”,让每个考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中提取、表达。

题目的关键词是“甜”。从狭义上看,食物的各种味道:甜、酸、苦、辣、咸,“甜”是其中的一种;从广义上看,“甜”亦属于人生百味中的一种。无论是食物之味,还是人生之味,“甜”都是由人品出来的,对同一件事物、事件,不同的人品出的滋味是不一样的。“甜”字前面的“有一种”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写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入思考。

“甜”的对立面是“苦”,生活中“甜”和“苦”看似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又是有所关联的。苦尽甘来的“甜”是令人难忘的,由苦到甜的过程能促使自我精神的成长,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有的事情目前来看还是“苦”的,可是“苦”中带“甜”,虽苦犹甜,泪光中有微笑;有的事情目前来看令人尝到其中的“甜”味,可是甜中有苦涩、有值得人反思警戒的东西。可见,今年的题目呈现了生活的丰满、厚重,充满了思辨性,可以反映出考生情感体验的细腻度,更可以考察出他们对生活认识的深广度。

从写什么和怎么写来看:这个题目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围绕“甜”写多件事。如果写一件事,则在叙事的具体生动性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描写方法、叙述方式的运用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如果写多件事,则需注意它们应共同指向“一种甜”,否则文章就会显得散漫杂乱,在详略布局、重点确定、结构层次上亦要多些考量。考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学习过程、运动比赛、校园活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周围的同学、父母、街坊邻居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放宽视野,关注广阔的社会,写社会生活整体或其中某一群人通过众志成城的艰辛努力突破了困境、获得了进展、取得了成功。

叙事终究是为了立意服务,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无论写几件事,写什么事,写哪一种甜,最终都会归向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的思考是什么。考生可以在叙述中凸现对“甜”的认识,也可以在文末通过抒情议论的语句得出结论,若能留有余味,启迪深思则更好。

从感受走向感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体验。总体而言,这是一道好写,但是区分度也较高的题目,在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同时,又给予不同层次的考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

(二)

从题目来看,首先,这是绝大部分学生一下子能读懂,且非常经验化的题目,几乎人人有话可说,可以将其称之为“宽基础题”,很轻易就能入门。

接下来,就是路径的问题。读题会升起疑问:这句话说完了吗?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心里很乐,有一种英语里“There be”的熟悉感,是一种存在状态的描述,题目中给出了境况,成为引子,需要学生来补充它,将经验感知范围内的回忆,在写作中达成。

第二个问题:一种什么“甜”呢?仅仅是味觉上吃到糖块的那种甜吗?显然不是的。中学生课业内容里有对感知感觉的描述要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我们身体的基本感知,引发着进一步的心理上的感受感情感叹等。

甜,在语义上不单指味觉,十分复杂。比如,视觉上看到的甜美,听觉上听到清甜,嗅觉上闻到的甜香,触觉上带来的甜蜜……可以引发多层面的通感式、联想式写作的可能性。

不同的感受力、表达力,可以做出个人独特的文章。这也是这篇作文的选拔性所在。

也有人说,2020年发生了新冠疫情等等不如意事,有点苦涩,这个甜怎么感知?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在井中,井底有毒蛇,井口有猛兽,这人在井壁上正纠结,突然井口滴落一滴蜂蜜,那人张嘴接住, 用尽全力去品尝感受那蜜的滋味。到此,寓言戛然而止。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困难苦涩的境况下,甚至在一些无能为力的时候,甜不能被遗忘了,否认了,那也是对生命中的一种希望。

还记得最新播的一个美食纪录片里,第一集讲的就是“甜”,其中说到养蜂人和蜜蜂的部分,主干就是“为谁辛苦为谁甜”。

可以说,甜,这份感知,不是单面性的,而是过程性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年龄阶段,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答卷。

往年上海中考作文

2019年:这事,真带劲

2018年:真的不容易

2017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6年: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4年:这里也有乐趣

2013年: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命由己造 2022-05-11 12:46:24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彩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彩是平舌音。平舌音是指由舌尖抵住下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即汉语拼音中以z、c、s开头的音节。
彩是汉语一级字,读作cǎi,最早见于汉魏两晋时代,本义是指丰富美丽的颜色。另说其本义为文采,文章才华。即《说文》:“彩,文章也。从彡,采声”,用作名词是指彩色的丝织物,引申为游戏、竞赛中获胜者所得的奖品,又引申为对胜利者或成功者的称赞、负伤流血等。

曦月的寓意是什么

曦月的寓意:前程似锦、光辉、积极向上、明朗、贞洁、洁净、智慧、爱与美的象征之义。
曦月,读音为xī yuè,汉语词语,意思是古文中的日月。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日光,在文中指太阳。)
曦,汉语二级字,读作xī,汉字,意思是多指(早晨的)阳光。
曦出处:《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
曦相关组词:曦月、晨曦、春曦、曦光、斜曦、曦轮、赫曦、曦舒、霆曦。

尽在是什么意思

“尽在”的意思:都在,全在。尽:完全,都,全部。
“尽在”造句:
1、雪已经停了,田野里洁白一片,冀中平原尽在红装素裹之中。
2、有些人尽在细节上面吹毛求疵,令人生厌。
3、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破釜沉舟,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4、生活平静得就像一杯白开水,波澜不惊,又平淡无奇。又像一杯苦咖啡,人间百味尽在其中。
5、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云之苍苍江水泱泱山高水长什么意思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意思: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出自《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译文: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福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处处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了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文章结构精巧,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相得益彰。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