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儿童孤独症能治好吗

找一份属于自己的风景 知识百科
精选回答

虽然在幼儿园中有很多的小孩子欢笑打闹,但是某些时候却有小孩子独自一人在一边。那么小孩子之间也有孤独症吗?儿童孤独症能治好吗?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 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

37 不能指出 5 个以上物体的名称

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

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42 一天只能提出 5 个以内的要求

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

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

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

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 没了地蹦、跳、拍、敲)

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

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 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 不吃。

54 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给弄坏了)

55 在 2 岁半以前就发现孩子发育延迟

56 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 15 个但不超过 30 个短句进行交流(不到 15 句也打 “∨”)

57 长时间疑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自闭症行为量表》——ABC 量表,由 KRUG 于 1978 年编制,表中列出 57 项自 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包括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 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五个方面。

要求评定者与儿童至少共同生活 3-6 周,填写者与儿童生活至少半年以上的教师。评分时,对每一项作“是”与 “否”的判断。“是”评记“∨”符号,“否”不打号。把“是”的项目合计累 分,总分≥31 分为自闭症筛查界限分;总分>53 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 值) 原作者提出该量表的筛查界限分为 57 分,而诊断分为 67 分。#p#副标题#e#

儿童孤独症能治好吗

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长久的陪伴可以让孩子感知到所有的生命。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儿童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儿童自闭症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或自己在地上转圈,喜欢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对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

另外还会出现的典型症状: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经常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人生何处不相逢 2023-08-14 13:17:12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