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载体哪个最早
感谢邀请,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载体都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最终由中国发展出的文字载体统一了全世界。
下面简单介绍下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载体。
一、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由于巴比伦地区的资源十分匮乏,没有石头和木料,但有取之不尽的来自两河冲积平原上的黏性泥土,于是人们用就改为用芦苇笔把文字记载在黏土制作的泥版上。
这些图形最初随人们想象力自由发挥,后来出现专门学习和进行文字工作的书吏,将这些图形符号统一固定下来,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此诞生。
由于用芦苇杆的尖端在泥版上留下的痕迹就像木楔一样,因此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文化贡献,在被字母文字替代之前,古代西亚各民族都用楔形文字来记录本民族语言,甚至后来各种字母文字的源头迦南字母也是刻在泥板上的楔形字母文字。
由于泥版很重,所以在巴比伦读书写作不仅需要智力,还是一件辛苦的体力活。
二、古埃及莎草纸上的象形文字。
与沉重的泥版不同, 古埃及的文字载体则拥有更为轻便的文字载体——莎草纸。
英文中的纸(paper)这个词就是从莎草纸(papyrus)衍化而来的。
莎草纸是用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古埃及人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并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制成最早的墨水在莎草纸上写作。
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数千年不腐,这使许多古埃及莎草纸文书和图画保存至今,在羊皮纸推广之前,莎草纸不但是埃及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而且也是埃及重要的出口特产。
当时整个地中海地区都流行使用莎草纸,许多古希腊先贤的著作也大都写在莎草纸上。
莎草纸对古埃及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埃及文字和苏美尔文字最早都是简单且相似的象形文字,后来苏美尔人因为用芦苇杆在泥版上刻画会留下木楔一样的痕迹,所以形成便于在泥板上书写的楔形文字体系。
而古埃及人由于拥有易于描绘的载体莎草纸,所以将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成为更精致形象的圣书体,最终形成一套与楔形文字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
三、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在印度河文明遗址里发现了 2500 多枚刻有象形文字符号的印章,此类符号累计有 500 多个,印章上文字有序排列,笔画由直线和弧线组成,从右向左书写,字数一般不超过 10 个。
印章上不仅刻有文字,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图案,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一种类似犀牛图案的独角兽印章。
还有一个印章,上面是一个盘腿而坐的三面神,头戴牛角王冠,手佩饰物,身束腰带,四周则分别有大象、老虎、犀牛、水牛、羊等动物,内容十分丰富。
各印章材质常以块滑石制成,也有用天青石、象牙、玉等昂贵材质的,是印度河文明最著名的工艺品。
然而遗憾的是,印度河文明发现的印章文字至今仍无法破译,甚至对其是不是文字都有待争议。
四、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竹帛书——纸书在四大河流域文明中,仅有中国文明的文字系统流传下来,因此中国文字的载体也经历了数次演变历程。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2、金文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主要在周朝流行。
3、竹帛书在西周晚期,人们开始用新的书写载体“简牍”替代甲骨与青铜器皿契刻,“简”多指狭长的竹片,“牍”则多是较宽的木条,把它们用绳子编连成册,分别叫做“简册”和“版牍”。
简牍的发明是中国书写载体的革命,毕竟写在简牍上远比铭刻在青铜器上更廉价和容易,这大大促进了教育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4、纸书在西汉时期已出现用大麻纤维制成的灞桥纸,蔡伦利用职位的便利,总结前人的造纸工艺,发明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为原料的植物纤维纸,于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献给和帝。
不过早期的纸因质量粗糙,在东汉、三国时期,并未普遍使用,直到晋朝时期随着造纸术的进步,才逐渐替代简牍成为书写载体的主流,并流传在全世界,成为今日世界人民都使用的书写载体。
巴比伦:楔形文字。
埃及:线形文字。
印度:梵文。
中国:古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