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钰各方面都胜过哥哥朱祁镇)

水澜
精选回答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的例子,如玄武门之变中的李建成、李世民,"九子夺嫡"中的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等等。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遭瓦剌人俘虏,为了稳定局势、避免勒索,太后与于谦等重要大臣一同拥立了其弟朱祁钰为新君,这便是明代宗。

平心而论,代宗无论是个人能力、德行,还是在位期间的政绩都要优于自己的兄长英宗。然而,就在其继位的第八年,朱祁镇却凭借"夺门之变"成功复位,将朱祁钰从皇位上赶了下来。那么,既然朱祁钰能力、功绩都能远胜在位期间宠信奸臣、碌碌无为的兄长,为何却坐不稳自己已经到手的皇位呢?

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七日的凌晨,总兵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率军趁夜打开了长安门,并迅速赶到"太上皇"朱祁镇被软禁的南宫,簇拥着后者以太上皇名义一路来到东华门。五更一到,众臣和往常一样在午门外等待上朝,却等到了出来宣告朱祁镇复位的徐有贞。就这样,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坐回了皇位,而朱祁钰则被轻易夺走了皇权,随后更是被废为王,并遭到了软禁。

明代学者杨瑄在《复辟录》中的记载,徐有贞宣布朱祁镇复位时,朱祁钰正病重卧床。这位在位才刚刚迎来第八年的皇帝突然听到上朝的钟声,便疑惑地问身边的人是否是于谦召集众臣朝议,而太监们探听后回报是太上皇复位当了皇帝。听到此话,朱祁钰只说了句:"哥哥做,好!"这句话一来真假难辨,二来含义颇深,实在令人费解。、

总之,从这一段历史的前后经过,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原因:其一,也是朱祁钰失位的直接原因,那便是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他们二人,包括政变的许多其他参与者在朱祁钰在位期间都没能获得多大的重用,所以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通过拥立朱祁镇获取一份拥立之功,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让自己的身份也得以更加重要。

为了实现计划,石亨和徐有贞提前操练兵马,策划起事,并且利用了朱祁镇太上皇的身份,这才顺利实施了政变。当年秦始皇创造皇帝这一名称,又追尊已故的父亲为太上皇,后来刘邦为了能够符合礼仪地拜见老父亲刘太公,也封其为太上皇。因此,太上皇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实权,但论起身份比皇帝还要尊贵,因此石亨等人打出太上皇旗号,宫中侍卫自然也就不敢阻拦了。

至于原因之二,那便是杨瑄在《复辟录》中所说的,朱祁钰当时正值重病。实际上石亨正是因为守卫身体抱恙的朱祁钰,见其连床都下不了了,这才敢于连同徐有贞等人发动政变。如果朱祁钰保持健康,那么夺门之变想要实现难度就会大上非常之多,但他卧床不起,就让石亨钻了空子。当皇帝没法出现在众臣面前时,太上皇自然说什么是什么,因此,这整件事才会看上去那么顺利和简单。

原因之三,其实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朱祁镇复位实属名正言顺。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项很重要的继承制度,而朱祁镇作为宣宗皇帝与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毫无疑问就是皇位的最佳继承者。宣宗去世后,朱祁镇顺利登基,并先是当了十四年的皇帝,只不过御驾亲征遭到俘虏,这才丢掉了皇位。

说到底,朱祁镇本来就是皇位的主人,只不过暂时没法履行皇权,所以被太后、于谦等人本着国不可一日无君,且不能被瓦剌人以其安危为筹码要挟的原则而以朱祁钰代替。一般来说,代理行使权力者在其真正主人回来后就该将其交还,但朱祁钰并不想将到嘴的鸭子还给哥哥,所以不但将其封为太上皇,从名义上禁止其干涉朝政,还把他软禁进了南宫,阻止了他要回皇权。

即使如此,但夺门之变前的朱祁镇统治国家十余年,稍微在官场有些年头的大臣都并不是特别反对他重新执掌国政。诚然,朱祁钰在任期间的表现比哥哥要好上不少,但皇位本就不是立贤而是立嫡、立长。所以,支持朱祁镇的大臣在朝中本就有不少,而不反对朱祁镇复位的就更多了。这样看来,血缘占据优势的朱祁镇从一开始就比朱祁钰多一张牌,因此后来的复辟也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综上所述,朱祁钰能力、功绩或许优于朱祁镇,但他只是宣宗庶出的次子,从身份来讲是不如身为嫡长子的后者的。另外,他病重卧床为石亨等人的起事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导致其皇位被颠覆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荡不羁 2023-08-09 16:38:42

相关推荐

减肚子赘肉最快方法 快速瘦肚子

女性一般最怕肚子和腰部有大量脂肪,严重影响形象。然而,有些人因为不太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在胃和腰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肚子和腰身快速变瘦呢?不要吃太多。每个人一日三餐都不应该...
展开详情

婆媳不和想和老公离婚 因婆媳矛盾闹离婚互不退让

如今,对于大多数夫妻来说,结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不知道现在的马保南、莫等等。所以,我们要考虑对方是否值得结婚。毕竟,一旦离婚,会有一些麻烦,比如金钱和房产的分配,孩子...
展开详情

脚臭是什么原因 南方人脚臭

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有脚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只要脱下鞋子,距离方圆100米外的人都逃不出“生化武器”的伤害吧!我还记得那年网上有一个很棒的消息。小偷原本想脱鞋在房间里悄悄偷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主人因为脚太臭被...
展开详情

牺牲复活者 五公进行复活者打擂

爆款阶段的人气真的比第一阶段低。看了最近的爆款表演,突然发现前面几个阶段都挺好的。大部分爆款舞台比赛的亮点都在第一、第二次公开比赛的舞台上。如果第三大众勉强能合作,那第四大众就真的是侏儒了。虽然留下来的都是“强...
展开详情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30句充满力量的励志句子

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每次说一本书的书名,对方的回应往往是:《心灵鸡汤》。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书,因为它总能在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给我一些鼓励,偶尔喝点鸡汤,我觉得挺好的。也许是因为工作。每次看一些金句美...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