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做人要淡定
精选回答

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番薯传入我国的时间根据惠安县文献馆明代历史大事记的记载:万历七年(1579)自正月至六月无雨,饥荒,八月减傜役差派。

同年,甘薯始引进境内沿海,山区,广为种植。

甘薯引自于东南亚,原产地各有说法。

味甘,本地也称为番薯或地瓜。

产量高,大惠安人原有的生活主食,因此惠安甘薯县的封号受之无愧。

直到如今,许多本地人还喜欢甘薯,烧烤后特有的风味。

提取的地瓜粉更是海产品及肉类喜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添補食材。

甘薯至今还是这儿的主要农作物。

在不同地方,“地瓜”指的也不是同一种植物,既有指凉薯的,也有指马铃薯的,而通常所说的地瓜指的是红薯,也就是山芋、番薯,与辣椒、玉米等一样,红薯并非中国原产的农作物,而是来自美洲,随着近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美洲之后,随着西班牙人的脚步而传到了世界各地,明清时期传入我国。

由于红薯非常高产,且耐旱耐涝耐盐碱,传入中国之后迅速普及开来,清朝时,红薯、玉米等一系列高产农作物也促成了当时的人口猛增,甚至有将“康乾盛世”说作是“红薯盛世”的。

另外红薯也是一种各类营养含量极高的食物,除了能够食用之外,还可以用于制糖、酿酒,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优质农作物。

而关于红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目前公认的就是明朝中晚期明万历时,觉得科举前途无望的福建人陈振龙,受到当时东南沿海经商风气盛行的影响,开始从事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奔走于福建与吕宋之间。

当时的吕宋,已成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而岛上的西班牙人,时常前往明朝采购大批的生丝、茶叶与瓷器等,美洲的白银涌入明朝,而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很多人都从事着福建与吕宋之间的贸易产业,吕宋岛上的华人数量很多,福建“中产子弟,什伍游食在外”,陈振龙在吕宋赚了钱的同时,也尝到了红薯。

陈振龙在吕宋见到的红薯,不仅耐旱易活,而且生食熟食都可以,且味道很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与济世的作用,因此就萌生了将其带回中原的想法,倘若成功的话,定然是一件能造福万民的美事。

然而,当时占据吕宋岛的西班牙人禁止红薯外传,陈振龙尝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反而还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注意,直到第三次,陈振龙将红薯藤用泥涂上,裹在缆绳上,费尽周折,最终才成功带回了福州,不过红薯刚到福建,陈振龙怕其“土性不合”,因此只是在自家的空地上进行了种植,并没有立刻推广开来。

相对于水稻小麦,红薯的产量简直惊人按照史料记载进行折算,古代北方每亩麦子单产量仅有300斤,南方的稻谷产量,平均是577斤,而这些还是在明朝时期,一系列水利建设与农业技术进步之后才得到的产量。

相较而言,红薯的产量可谓感人,明朝晚期,红薯已经开始全面推广开来进行种植,一年能够种植两季,春季亩产能够达到2000公斤,夏季为1000公斤,也就是6000斤。

说得再直白些,红薯的产量比起水稻小麦,简直翻了十倍以上,原本只能养活一人的田地,若是改种红薯,就能养活十个人,而且红薯的适应性很强,很多不适合种植水稻与小麦等常规粮食作物的土地,却能种植红薯,使得耕地面积得以迅速扩大。

红薯先在东南普及,在江南推广却一波三折按照明万历年间的《漳州府志》记载,陈振龙将红薯带回之后不久,福建地区就遇到了旱灾,粮食产量剧减,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将红薯苗献给了官衙,在各地开始推广种植,由于红薯的易活高产,迅速普及并且拯救了大量的性命,很快就成了福建与浙南等地民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

而在陈振龙从吕宋带回红薯的同一时期,有浙江商人从日本带回了红薯藤,种植在浙江的寺庙之中,不过仅作为观赏植物,直到清初,陈经纶的孙辈前往江浙一带推广红薯时发现,富庶的江南之地民众,对红薯不屑一顾。

红薯随着迁海令与移民流动,得以在全国传播清朝建立之后,正式下达“迁海令”,将所有沿海的民众向内陆的山区迁移,沿海的船只、屋舍和稻田等统统毁去,在持续数十年的迁海活动之中,大量的民众被迫走向深山,因此丧生的人比比皆是,而侥幸活下来的人,只能在贫瘠的山区艰难求生。

内陆山区的土地本就贫瘠,而且耕地稀少,能够种植的农作物非常少,尤其是能够种植水稻与小麦等传统作物的土地,这种情况下,红薯成为了救命的作物,得以普及。

另外,清朝初期为填补四川地区的人口空缺,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运动,而移民之中,除了大量湖广民众之外,也有很多的江西、两广等地的移民,还有上百万的客家人,也正是这样的大规模迁徙,将红薯带到了深居内陆的四川。

乾隆时期,红薯种植基本遍布整个长江流域与其以南的地方,而红薯传播到北方,也是因为当时发生的几场大旱,在陈振龙的后人陈世元等人的努力之下,红薯率先传入了山东与河南两地,随即在整个北方开始推广,到乾隆晚期,红薯已经成为北方一种极其普遍的农作物。

红薯,也就是番薯、地瓜,传入我国的方向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从各个不同方向传入,陈振龙也只是带回红薯的其中一人,但红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大致都在明朝万历年间。

叶落抚尘 2023-09-04 13:29:04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雾莲要不要去皮

莲雾不需要去皮。莲雾是可以连皮一起食用的水果,但前提是要将其洗干净。从市场买回来的莲雾可先用流水冲洗一遍,再将其放入有少量食盐的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食用。雾莲雾莲一般指洋蒲桃,也叫莲...
展开详情

茂县有多少人口

茂县,在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11.16万;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39...
展开详情

板式家具设计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CAD:主要绘制工具,此软件是家具设计师的重点学习软件。3DMAX:产品建模,场景建模主要展示出产品的特质构造。Vray:配合3DMAX,渲染出产品展示产品三维和各种材质的特点。Coreldraw:产品包装图纸...
展开详情

如何带好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实行人为管理,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尊重和信任教师。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注重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按计划定期让老师...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芸窗是什么意思

芸窗,读音yún chuānɡ,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书斋。亦作“芸牕”。出自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造句:
1、并蒂芙蓉映彩霞绣阁花香酒似诗芸窗学友结同心。
2、儿在京身体尚佳,精神亦适,风雨芸窗,友朋甚广,赋诗唱酬,不虞寂寞,媳妇来京反嫌不便。
3、绛桃春暖鱼龙变,向芸牕志绝韦编,功名一字总由天
4、举案欲看德耀妆芸窗学友早栽兰并蒂红花向党开。
5、三载芸窗烧烛短,一篇文论耗时长。

九霄云外的意思

九霄云外,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xiāo yún wài,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用于表消失意义动词之后。
近义词: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造句:
1、他贪玩的时候早把老师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了。
2、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3、小英在路上贪玩,早把妈妈让她买酱油的事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4、当你在弥留之际,别人对你的看法造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什么是优美

“优美”是一个美学名词,该词是指美好、美妙的意思。
出处:
1、《后汉书·蔡邕传》:“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
2、《北史·魏临淮王彧传》:“三人才学虽并优美,然安丰少於造次,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济南风流宽雅。”
造句:
1、优美的歌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2、此地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3、优美的大自然可以纯净人的心灵。
4、山中绿树成阴,泉水淙淙,风景优美。
5、她的舞步轻盈优美,她的歌声悦耳动听。
6、看晨练的老人们打太极拳的动作伸展自如,看上去很优美。

靡使归聘的靡是什么意思

“靡使归聘”的“靡”的意思是无法,没有。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薇》。
原文节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