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作文范文精选

天涯人生
精选回答

成长的路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我们努力拼搏的身影;也有我们积极学习地脚印。成长的点点滴滴犹如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以下是小编查询整理的成长的故事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成长的故事

五岁那年,我还在读学前班。我以前也不懂事,但我有时帮忙过亲人或身边的陌生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奶奶。她的眼睛盲了,过马路不方便,在家还要撑一根拐杖,多累啊!所以我想帮帮她。

有一天,我在立交桥偶遇了这位老奶奶。她撑着根拐杖留意翼翼地往前走,我连忙跑过去亲切地说:“老奶奶,您上哪去啊?”老奶奶虽然嘴里笑着,但眼睛都湿润了,说:“我能去哪呀?没地方去了,我的老伴把我赶出来了,我无家可归呀!”我心想:这个爷爷真狠毒,居然把一个盲人奶奶赶出家门,让她无家可归。“要不上我家住上几天吧!”我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勉强地点了点头答应了。我把老奶奶扶上101公共汽车。一上车就有一个年轻的大姐姐连忙把座位让给了奶奶坐,还夸奖我是一个好孩子,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到车站后,我怕老奶奶走路不方便,就拦住了一辆便民车。回到家,我让老奶奶坐到沙发上,泡了一杯茶给奶奶。妈妈看见了,把奶奶扶到客厅上躺着。

第二天,老奶奶起来准备走了,我赶上去问:“您为什么要走呢?”“我不能住在这吃你们的、喝你们的、穿你们的、用你们的钱了。”我抓住奶奶,从自我口袋里拿出自我的零花钱放到奶奶手里说:“拿着吧,可能以后还能够用用呢!”奶奶接住钱后就走了。我眼睛湿润了。

帮忙别人,快乐别人,也快乐自我。我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成长的感悟

遥远的天边,漾着点点星光,夏夜的莹虫,开始轻轻吟唱,晚风携夹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埋藏心底的故事,叫做--成长……

小时候,天上的白云是棉花糖,火红的太阳像圆盘,烦恼化作爱游玩的飞鸟,日暮也不见归巢,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

长大些,我们离开父母的怀抱,步入了知识的圣殿,开始的不舍与恐慌,后来愈渐增多的朋友,我们与过去的世界无形划了一条界线,不再只是充斥着父母的身影。

再大些,我们开始因学习苦恼,为朋友紧张;开始懂得距离;开始习惯任何人的渐行渐远;开始明白孤独;开始不再幻想;开始沉默与选择。却又在愈加孤单的旅程中探索为什么,终于感慨时间这场不落幕的阴谋中,我们与儿时越来越远,而这便叫做成长。

少年时,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对父母不再满心依赖。我们的翅膀愈渐圆满,开始渴望独立,别具一格。一些人开始了“叛逆期”,进入了青春期的短暂“疯狂”,却忽略了那双疲惫的泪眼。一些人更坚定信念,开始为梦想拼闯,而这便是成长的意义。

再大点,就像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有的故事只适合收藏,我们学会把所有的痛苦都往心里咽,我们不复少年。开始必须坚持,开始学会坚强,像前尘莫追,后来不想,我们终归越长越大。而过往的一切都是渡我们的一条河,不能遗忘,也不足回想……

于是陷入迷茫,不想成长,暗道人世沧桑,时间赋予的伤痕,无法痊愈,我长大,你却越来越老,我走在时光那头,你却不跟我往前走,不甘,我执着过往,一道声音在心中回响,它说过眼云烟,我逃离俗世,它说浮生一梦,我问它是谁,如何不畏成长?它说:“我就像过去一样看着你微笑,哭泣,逃避,勇敢,只不过你一直停留现在,而我停留在过去。”它说:“我是过去你,你是未来我,跟随心走,别去问是劫或是缘……”

成长啊,弯弯曲曲的没有尽头的一条小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过往被留在了转弯处,无法回头,而前面的一切,也都还未知啊!所以,奔跑吧!像从未跌倒。微笑吧!趁阳光正好。

成长的脚印

看着先行者留下的脚印,似乎在告戒我:前方的路将更坎坷,但这就是人生之路。我将继续地往上爬,身后留下我一串串成长的脚印。

不知不觉,我已踏过15个春秋。15年了,窗外的洋槐也无数次的开花凋零,天空的大雁也无数次的为目的地奔波。转眼间,我已爬上了人生的半山腰。仰头望望山顶,云雾缭乱,遥不可及。俯首看看身后,令人感慨万千。在人生坎坷的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看,那一串渐进模糊而轻巧的脚印。哦,那是我婴儿时期的步伐。从出生,到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那时的我,也许会安静的坐在婴儿床上睡觉,也许会因不顺心而大哭一场,但大家都不会责备我,在为我操心的同时,又盼望着我的成长。于是,在山脚下留下了一串尚还稚嫩的脚印。

瞧,那一串时深时浅的脚印。哦,那是我幼儿时期的见证。那时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我不会因学习而困扰,不必担心没人和我玩,不用担心做错该怎么办,一切在我眼里都是那样新奇。眼观,手摸,鼻闻,嘴啃,我总是忍不住地去研究身边的每一样的东西。在伙伴群里,我是人人拥护的"山大王",到阿婆家偷鸡蛋,到阿伯家要茶喝,无忧无虑的过着每一天。于是在离山脚不远处,留下了我一串快乐的回忆。

哦,那一串整齐的脚印,是我上小学时的记忆。刚开始接触书,书对我的诱惑是那么大,我开始关心自己的学习。我会因学习考试考个"优"而高兴一整天,也会因被老师批评一两句而心情沮丧。一年级一年级的爬升,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但同时也给我不少的烦恼。于是,我开始明白成长之路的坎坷与曲折。在山腰上,留下我酸甜苦辣的回味。

还有那一串最深,离我最近的脚印,是我上中学以来的历程。长大了,所见所闻多了,山路也就更坎坷了。有了对手的存在,使我懂得了奋进;有了压力的鞭策,使我奋起前行。功课重了,自由没了。成绩好了,快乐少了。我会浅唱"逍遥叹",会吟"如梦令",一路攀登着陡峭的山路,使我深知成长的艰辛。

看着先行者留下的脚印,似乎在告戒我:前方的路将更坎坷,但这就是人生之路.我将继续地往上爬,身后留下我一串串成长的脚印.

昨日安好 2024-05-22 11:12:24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凉州词王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原文节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霸凌的意思

“霸凌”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霸凌”造句:
1、报复只会升高施霸凌者的侵犯气焰。
2、正如施霸凌者值得你的注意,受害者也一样。
3、试著找出施霸凌背后的真正原因,再提供适合的援助。
4、教育部透过宣示活动展现反霸凌决心。
5、对那些孤离、少与同侪互动的学生要注意,孤离的学生最易成为施霸凌的目标。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一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二指地方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出自《鸟的天堂》,作者巴金,散文,里面主要内容是说作者巴金游玩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色及其感受。
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畅之笔,发掘和描绘了自然胜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丽悠远的意境。同时,作者不是孤立地描绘这“鸟的天堂”,而是把它放在南国初夏水乡的夕照、青山、塔影、波光、田畴、朝暾的联系、烘托下加以凸显的。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贯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田园牧歌情调。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

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东晋大臣、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