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行八年级作文

雨中飞鹭
精选回答

厦门之行八年级

作文

(通用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

作文

吧。

作文

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

作文

的出现。你知道

作文

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厦门之行八年级

作文

(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厦门之行八年级

作文

1第二天早晨,妈妈和阿姨们带着我们向炮台和厦门大学,还有南普陀寺出发了。

因为这三个地方都是在一起,互相之间的距离很近,我和妹妹很是期待今天的行程。当我们坐上车向目的地出发时,厦门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公路是那么是狭窄,我们一路顺着盘山的小道来到了炮台山下。上山的人很多,我和妹妹、还有小弟弟说:“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先到山顶。”

说着我们就开始向上跑了,山不是很高,没过多久我们就到山顶。我是第一个到达山顶的,弟弟是第二个,妹妹是第三。在山顶上,有着几个明清时为了抵抗外来敌人的几架洋炮,和当时炮台的简介。

炮台下就是大海,一阵阵的海风吹着我们,很是舒服。 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下山后就步行到了普陀寺吃中午饭,哪里的菜都素食,可我们一点都吃不出来,还把豆制品吃出了肉的味道,阿姨就对我们说:“在寺庙里只能吃素,不能吃肉的。这个叫做“斋饭”,在当地可是最有名的斋饭哦!”听着阿姨说的,我们吃了很多,吃过饭,我们到了寺里参观,和妈妈她们边走边看,还一边跪拜一边许愿,妈妈说:“心诚则灵,但最主要是自己一定要努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因为“十一”寺庙的人很多,我们没怎么参观就到厦门大学去了,在大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涂鸦隧道,在隧道里的墙壁上都是那些上大学的姐姐,哥哥们所画的,画的是那么的很好看、形象,也很逼真。在里面我还看到好多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尤其是那些教学楼的建筑很有特色,很像国外的建筑。

到晚上时,妈妈她们还带着我们去感受了一下,大学的生活,带着我们在学校里吃了一次大学食堂,在里面什么吃的都有。人也特别多,妈妈排了好久的队才给我们买到吃的,那里的饭菜味道很不错,大部分都是海鲜,我们吃了很多。

吃完饭,我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大学,也结束了我们一天的行程。

厦门之行八年级

作文

2今年8月,我去了厦门旅游,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去旅游,也是我第一次坐动车去旅游。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有许多旅游景点,比如土楼、鼓浪屿、步行街、金门、厦门大学还有南普陀。其中最美丽的要算土楼和鼓浪屿了。

土楼是厦门的物质文化遗产,远远看去,它的外表像一个巨大的电饭煲,只是少了一个盖子,近看却是一层层包围,又像是一个花卷。这是厦门特有的一种建筑,我觉得真是一个个艺术品,太神奇了。土楼是由泥土做成的,却是比砖块水泥做的房子坚固多了。它既可以供人生活起居,又可以防御外敌侵入。土楼的一楼和二楼是没有窗户的,如果没有窗户,敌人就会攀爬进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所以只有小洞,一来可以通风,二来可以放炮打敌人。土楼下面地基有5米深,这样即使敌人想使用“挖地洞”的方法,也会毫无头绪。

除了防御敌人的作用,土楼的防火功能也很强大。一旦火势蔓延进来,二楼就会发出紧急防御,许多人就从2楼分布的管子倒下水去,大火就会立即扑灭。最为有趣的就要属传声筒了,传声筒是以前用老传递敌情的秘密通讯工具,很长的一根管子,声音能够快速清楚传到对方的耳中,我也去试了一下,还真有电话机的效果呢。

鼓浪屿其实是和厦门隔海相望的一个海岛,因为风浪大,浪拍岸发出的声音像打鼓,所以叫做鼓浪屿。这里的海水和清澈,碧蓝碧蓝的,可惜要涨潮我们无法下水,没法去海水里面游一游。据说鼓浪屿还是音乐的沃土,我想大概是和他们经常听到的鼓浪声相关吧!这里出了很多音乐人才,我们还去了里面一个钢琴博物馆参观了。

厦门是个美丽的地方,除了这两个地方还有战争历史丰富的金门,有雄伟的厦门大学,还有家家户户阳台上种着的市花三角梅,这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呀!

厦门之行八年级

作文

3今年暑假,我故地重游,来到了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潮涨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漫步在鼓浪屿,随处可见苍翠欲滴的热带植物,不知名的小花每一朵都细致的绽放,这里没有车马喧嚣,有的只是鸟语花香。虽然

天气

格外闷热,知了在树头狂叫,但是还能感觉出空气的清新。我们沿着环岛小巷一路前行,岛上各种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呈现在眼前,它们大都依山而建,每一座建筑都有不同的感觉,或幽雅别致,或简单朴实,这样的白墙红瓦掩映在茂密的榕树中,别具特色。

走在蜿蜒曲折的巷道上,偶尔会有悠扬的钢琴声从耳边飘过,我们循着琴声,来到了享誉全国的钢琴博物馆。早就听说鼓浪屿是“钢琴之岛”,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各国古钢琴的.专业博物馆。

走进馆内,各种各样价格昂贵的钢琴映入眼帘,这里的钢琴全是由爱国华侨胡友义爷爷捐赠的,有近一百台古钢琴,这些钢琴也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它们有的外壳是用上等的桃花芯木制成,花纹都是天然的木纹,年代越久颜色和光泽度越好;黑白琴键分别是用乌木和象牙制成,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琴键可以吸汗,弹琴的人手如果流汗了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看到这儿,我真想在这样的琴键上试一试。

随着

导游

的讲解,我们见到了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世界最大的四角钢琴,古老的手摇钢琴和奇特的“一次性”钢琴,这里的一切,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最后,工作人员还演奏了一曲动人的《鼓浪屿之波》,听着悠扬美妙的琴声,再配上那擂鼓似的海涛声,惬意极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鼓浪屿的游玩。虽然这次行程匆忙,但我体会到了鼓浪屿那浪漫、宁静的美,相约下次再会!

唐僧洗头爱飘柔 2024-04-13 15:31:56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