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个阅读怎么做 阅读理解题如何做答

开心之家 高中
精选回答

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那么对于高考的第一科目,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该如何作答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如何做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如何做答

语文阅读理解的主要要求是:

1. 语文阅读理解题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 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语文阅读理解题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下面作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

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如何作答

这两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语文阅读理解题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高考语文第一篇阅读答题技巧

(一)调整好心态,自信应战。

平时模拟考试多场,实战真的来了,不免紧张、心慌、焦虑不安;有的同学甚至手心出汗,呼吸困难,握笔的手都在发抖。

放松,放松,必须控制情绪!此时,可以闯上眼睛,深呼吸几次,尽快平复紧张不安的情绪。

情绪稳定,就有了大方自信。马斯洛:“心态若改变,态度就改变。”

二、明确考试方向,牢记解题技法。

(一)近三年该题考察情况: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注意:“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近三年未考,今年未必不考。

(二)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关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设题一:背离原文。

比照:是否增加了或减少了一两个词语,如:“的、了、之、将、已经”等。

解题:对照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与原文是否一致;修饰成分中是否有字词增减、改换的变化。

设题二:以偏概全

比照:有无夸大其词,故意扩大范围;或将可能发生的事说成一定会发生;或以部分代替整体。

解题:特别注意表示程度、范围、数量等的词,如:“特别、非常、及、十分,总共、部分、几个、大多数、通常、有时、往往等。

设题三:无中生有

比照: 原文中有无此观点。

解题:仔细检查设题内容,在原文能否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推断出此观点。

2、关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设题与解题一:断章取义。阅读原文,找到答题区,不要遗漏信息。

设题与解题二:强加因果。看原文有无“因为……所以”的关联词;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即可判断。

设题与解题三:扩大或缩小。精读原文,特别注意表示范围、作用、程度的词。

设题与解题四:状态改变。对照阅读,注意“偶然与必然”、“已然和未然”的问题。

设题与解题五:主次颠倒。阅读对照,区别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设题与解题六:张冠李戴。紧紧抓住每一个句子的主语即可。

三、关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的判断: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或各段首尾处,但要分清是全文的总论点,还是分论点,并看设题是针对总论点还是分论点设题的。

论据的判断:看论据是为谁服务,是围绕什么中心论点去论证的。

论证方法的判断:依据原文,按照逻辑判断,分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来判断是否正确。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整体把握

整体阅读,把握全文内容,及逻辑关系,认真比对。

(二)辨明关系

对比选项信息与原文内容,辨明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假设关系:将假设变成现实,或理解成其它关系。

条件关系:将充分条件理解成必要条件,或反之。

递进关系:句子的前后顺序要特别注意。

转折关系:将转折关系理解成其它关系,熟记转折关系关联词。

目的关系:注意区分目的与手段。

等我变优秀 2023-04-05 14:56:33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