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

风生水起
精选回答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赞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未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效:见效

B.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罪:责备

C.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同时:一致

D.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条:列举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间接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②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③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盲④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⑤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⑥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札子是臣下奏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本文援引史实,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苏轼极度推崇陆贽的治国方略,与同僚共同请求校正唐代陆贽的奏议,直谏应借鉴陆贽的奏议内容作为治国之策。

C.作者以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为例阐述道理,以期引起当时皇帝的高度重视,可谓用心良苦。

D.苏轼认为陆贽的奏议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可以作为国家治乱的借鉴,只要反复熟读,就一定能够启迪智慧。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3分)

(2)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3分)

(3)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言,譬如医生用药,药虽然出自医生之手,但药方大多传自古人。(采分点:纳忠、进于医手、方,各1分,句意1分,共3分)(2)他对上能够纠正君王思想上的错误, 对下能够沟通人民的心愿。(采分点:上、格、天下之志,各1分,句意1分,共3分)(3)臣等表达不尽诚挚的心意, 听凭陛下裁处。(采分点:不胜、区区、进止,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小题5: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分。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 每多1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答案解析:

小题1:

解答此类题,要调动记忆,结合对字形的分析,联系语境考察。但大多可采用简捷有效的“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C项“同时”的意思是“同一时代”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本题要求的是选出“全都属于间接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①和②讲的是张良和贾谊,③是“直接表现”而不是“间接表现”陆贽。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与事情发生有关的人物、时间和地点。本题中,C项所述有误,文本并未讲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只是假设了这种情况。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第(1)题中的“纳忠”是“进献忠言”之意;“进于医手”是“出自医生的手”之意;“方”是“药方”。第(2)题中,“上”是“对上面(即对皇上)”之意;“格”是“纠正”之意;“天下之志”即“天下百姓的心愿”。第(3)题中,“不胜”是“表达不尽”之意;“区区”是“诚挚的(心意)”之意;“进止”是“裁处”之意。

小题5:

设计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要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这些标志,有的是虚词,比如,“夫、盖、若夫”等虚词常在句首,“也、哉、乎、耶”等常在句末,“而、然、故、者”等多在句中停顿处,等等;有的是对称式短语,有的是“曰”等对话式词语。除此之外,有时还需依靠找出动词和它们的宾语来断句,有时也还得认真揣测文意。题中,首先要根据“是谓大同”一语分析本段文字的大意是讲“大同”问题,然后考虑两个“不必”的内容,再找出重要动词及其主语和宾语,据之进行断句。

【参考译文】

臣等凭着疏浅的才学,在侍讲、侍读的职位上充数。皇上的聪明睿智是上天赐予的, 因此学问日益长进。臣等才学有限,而圣人所述的道理是没有穷尽的, 我们心里常常想说而词不达意,因此自感惭愧,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我们私下里认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言,譬如医生用药,药虽然出自医生之手, 但药方大多传自古人。倘若药方已经在世上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就不必都要由医生自己重新开出药方。

我们认为唐朝宰相陆贽,论才能可以辅佐帝王,论学问可做皇帝的老师。他议论事理深刻中肯,言语毫不背离道德规范。他聪明智慧如同汉代张良而文学才华却胜出了张良,明辨像贾谊而方法不像贾谊那样粗疏。他对上能够纠正君王思想上的错误,对下能够沟通人民的心愿。但是他不幸运,出仕做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德宗以苛刻为能事,陆贽就用忠厚之道来劝谏他;德宗以猜忌为手段,陆贽就用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规劝他;德宗喜好用兵打仗,而陆贽则把消除战争作为首要任务;德宗喜欢聚敛钱财,可是陆贽认为散发钱财是当务之急。至于任用人才听取意见的方法,安定边疆统御将帅的策略,责备自己来收揽人心,改正过失以顺应天道,排斥小人以消除人民的忧虑,珍惜爵号礼仪来封赏有功之人,像这样的奏议,是很难全部列举出来的。可以说进献的是苦口的良药,治疗的是危害身体的重症。倘若唐德宗全部采用它的意见,那么“贞观之治”的盛世就可以重新出现。

臣等每次从西阁退朝下来,就私下谈论,认为陛下圣明,必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圣主和贤人的意见相投,就像远隔百年的臣子与当今的君主同处一个时代一样。从前冯唐谈论廉颇、 李牧的贤能,汉文帝为不能与他们相遇而叹息;魏相列举晁错、董仲舒的治国之策,汉宣帝采用后,使汉朝得以中兴。如果陛下能够自己得到良师,那么没有比就近从陆贽奏议里获取教益更合适的了。

六经三史,诸子百家,不是没有可观之处,都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但是圣人的言论深邃奥妙, 史书、诸子理论支离破碎,这些都像山和海那样高深,很难求得十分之一二以供推断和选择。像陆贽的议论,打开书就一目了然。它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实在可作国家治乱的借鉴。臣等想取出他的奏议,稍微加以校正,誊写清楚后进献给您。希望陛下反复熟读,好像和陆贽面谈一样。这样必定能够启迪陛下天性中高明的智慧,在短时间内成就天下大治的功业。

臣等表达不尽诚挚的心意,听凭陛下裁处。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持之以恒 2024-06-20 15:01:34

相关推荐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桂圆和猫眼是一种水果么

桂圆和猫眼,桂圆是一种水果,猫眼则是一种宝石。桂圆亦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桂圆为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