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600字精选三篇

快乐生活 中考作文
精选回答
一朵美丽的浪花

生活就是大海,它时不时地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使你回味,让你震撼,催你奋起。成长的岁月中,也许我们在刻意找寻着那一朵震撼心灵的浪花,其实停下脚步环顾四周,你会发现,那朵苦苦追寻的浪花就飘荡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窗外没有月光,偶尔听见枯枝折断吹落的声响。父母不在家,我独自在卧室里写着作业,不知为什么,总有一丝的忐忑不时涌上心头。灯突然灭了,黑暗顿时笼罩了整个房间,我的心顿时悬了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我摸到窗边,整个小区一片黑暗,哦!原来停电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想起还没有写完的作业,不禁又着急起来。我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到床边,找到了手电筒,借着这一丝的光下楼了。

楼下聚集着很多的人,纷纷议论着:“正看着那最精彩的片段呢”,“衣服还没洗完呢”,“哎呀,我还正织着毛衣呢”,“电脑上的游戏那一关还没过呢”……大家都埋怨着,眼光却齐刷刷地看向同一个地方。这时,我才注意到楼前的电线杆上趴着一个人影。“那是谁?”我好奇地问道。“物业派来的电工,”有人回答道。

我定定地注视着那位电力维修工,只见他用头和肩膀紧紧夹着一只手电筒,两只手拿着工具在紧张地忙碌着。风仍旧肆虐着,哗啦啦地拉扯着电工的衣服,像要把他拽下来一般。只看见他在几米高的电线杆上晃晃悠悠。天哪,看着真是危险!楼下人们的议论声渐渐低下去了,似乎所有的人们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电工拿着工具熟悉的操纵着,如果一不小心,电源很可能外漏。我们抬头注视着电工,心里都为他捏一把汗。

夜晚的时间仿佛过得很漫长。终于,电工从高高的电线杆上下来了。用衣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憨厚地对大家笑着说:“好了”。紧接着,整个小区顿时为一片光明笼罩。大家纷纷地对他表示感谢,他反而显得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地说“应该的、应该的……”。转身收拾好工具,默默远去了。那身影,如同一朵短暂地绽放的浪花,孤独而美丽着,点缀着生活的海洋,然后无声无息的消失,不留丝毫痕迹。

那个身影,如同一朵最美丽的浪花,在我的生命之海中永远绽放!

童年的色彩

童年是美妙多彩的,在五彩缤纷的童年里,感受着欢乐的生活。

童年是绿色的,它充满生机。

那时,在我刚学了十以内的加减法,自己便急不可待地在生活中运用;当学习了美术时,几乎每次都将衣服染成理想的色彩。那时,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好奇,甚至一棵树、一只虫都会在心里念念不忘,并且永远不满足于父母告诉的答案,总要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绿色的童年里,我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童年是紫色的,它充满了梦幻。

在童年里,想必人人都沉浸在梦境之中。想想童年时我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奇特,那么的有趣。我曾经想象过自己是个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去惩恶扬善,声张正义;也曾经幻想自己拥有超能力,能够飞起来,飞到白云之上感受云的柔软,飞到彩虹上,观察彩虹的艳丽,飞到月球上,去问候嫦娥姐姐。在梦中自由地飞,在飞中自由地想,在想中自由地生活,无拘无束,可谓美哉!在紫色的童年里,我尽情地飞扬。

童年是红色的,它充满了热情。

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开运动会了。在这个时候仿佛一切都是充满生命张力的红色。运动场上的天气很热,但同学们的激情早已战胜了这样的温度,不管是正在比赛的同学,还是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他们都在为班级拼搏。参赛队员的热情不用提,就看那些在看台上的加油队,也都绝无一人坐下,都站的高高的,呐喊的声响仿佛就是燃烧的火焰,整个校园都热血沸腾。在红色的童年里,我尽情地挥洒。

童年的色彩绚丽多姿,它们象征着生机、梦幻、飞扬与挥洒,在多彩的童年里,我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

知秋

秋如约定的那般,轻轻地踏着脚尖,跳着优美的圆舞曲华尔滋悄然地出现在了我的视线里。她来得是那般轻柔,却又那般高调,她用自己的色彩点缀了世界,也装点了许多女孩的梦乡。

梧桐树在风的陪伴下发出沙沙的声音,光从树叶子间的空隙中投射下来一个个没有规则的小圆斑。从成荫的树林中穿行而出,来到人烟稀疏的河畔。

河畔边上的几棵零散的果树上却挂着累累硕果,这是秋为大地披上的锦袍,也是大自然的馈赠。那河畔边上的柳树在夕阳的照应下更加地耀眼,粼粼的波光像是给水中的柳树带上了最美的王冠,比英国女王头上的还要美上三分嘞。这摇曳的金柳是夕阳的新娘是呵!在河里悠游的那群天鹅高傲地抬着头,时不时一头扎进水里变换着泳姿,还不时地为侣伴梳理羽毛,好不惬意。秋,的确是个令人畅想未来的好季节!人生难免有许多不如意,不称心,但只要在秋天好好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便会顿觉心情舒畅,心念通达。

顺着河畔,抬眼一看,便望见了那一座小山,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在夕阳的流光中舞动,是那般夺目。湿滑的石头小道让我想起王维的那首《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不正是眼前之景吗?

我喜爱秋天,因为她不似春天是个充满花与香的季节,她是如此的洒脱、随性。她像一曲悠扬的歌,又像一首婉转的诗,更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穿着华丽的霓裳从天空翩然而下。她华美而不失婉约,张扬又不失谦卑。我还爱秋之凉爽、惬意,因其层林竞染、叠翠流金,瓜果飘香。我钟情于秋天,我对她的喜爱早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只是去发现她、触摸她、亲近她、感知她……

点灯的心灵 2022-04-26 03:14:49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