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

满园春色
精选回答

农历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你们当地有什么讲究?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你们当地有什么讲究?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也没什么讲究。

只记得在老家时,那年我六岁,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那年阴历九月二十九,爷爷就和大伯忙起来;原本家里是比较困难,吃了上顿还得想着下顿,突然忙起来,当小孩子的就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时不时的就叫大人训一顿;爷爷不知从那里买来的猪头,自己家又杀了一只鸡,买来白面,三十晚上妈妈蒸了馒头,大娘在土炕上剪纸衣服。

妈妈的馒头蒸好了,我想吃,妈妈打了我几下,告诉我:“这是上供的,上完供再给你;”大娘的三个孩子也好不到那去,也叽叽歪歪的被大娘给打了。

第二天,也就农历十月初一,大概是阳历十一月十几了,大地上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小雪;爷爷领着我带着大伯,小叔,还有我大伯家的大哥,大哥大我四岁,大伯和小叔挑着供品,来到祖坟上。

只见坟上爷爷的大哥和二哥,领着自己的家人正在烧纸呢。

爷爷他们是哥仨,爷爷最小。

坟上大小二,三十座,排成六排,最北边山顶上的坟最大,但是孤坟,往下排就多了有四五座的,有五七座的;爷爷领着大伯和小叔,在爷爷的爷爷的坟上和爷爷的父亲母亲的坟前,还有我的父亲坟前(我四岁时父亲意外死亡),摆上供品,并跪下烧纸,烧纸衣服;当时小不懂事,爷爷叫叩头就叩头,叫烧纸就烧纸,叫烧纸衣服就烧纸衣服;烧完下山时,爷爷给我和大哥一个人一个馒头和一个鸡大腿;我和大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回到家才知道,这次是爷爷哥仨商量好了的,也知道了是祭祖的日子,是怕逝去的人冬天没有衣服穿,给他们烧(捎)衣服不让他们冻着。

过了春节,母亲就带着我坐着火车,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进了另一家;从此,这些事情忘的一干二净,另一家也没有这么多说道。

直到今天题主提出这一问题,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农历十月初一是“祭祖节”,又称“鬼节”,“烧衣节”也称“寒衣节”;而且,是始于秦朝统一中国以后。

以前只知道每年的清明、中元节和十月初一要上坟祭祖,却从来没想过这个日子是个节目。

那,今天到底是什么节呢? 好奇心上来查了一下,原来叫寒衣节。

原来,寒衣节是与清明节、中元节齐名的中国三大鬼节之一。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为其送寒衣。

它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十月城隍又出巡,旌旗蔽日少风尘。

可叹多少如花女,扮作披枷戴锁人。

这首宋朝的竹枝词,写的是古代农历十月一日,俗语称作“开鬼门”,传说在阴曹地府被禁锢的鬼魂全“解放”了(来年清明节才重回墓田),在这天都要在各自的坟墓收取亲人送来的棉衣和“钱粮”,所以又称为“寒衣节”。

古代祭扫坟墓分为墓祭、堂祭和家祭多种。

礼仪活动都有完备的程序。

上坟祭拜时要求“心必诚”,前三日便禁酒持斋;二要“行必敬”,进入坟地时言行举止要稳重、肃穆,礼仪过程如经历一次圣洁的洗礼。

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北方有的地区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

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

十月初一当天,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性,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一般是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茔前祭拜,叫“上大坟”。

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

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实际上是“烧包袱”。

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逝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

晋北地区是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

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要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逝者娱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

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寒衣节由来之三说寒衣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下面是最有名的三种说法。

1、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2、朱元璋“授衣”传说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寒衣节”由此而来。

3、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

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

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秦始皇垂涎其美貌,欲纳为妃。

孟姜女不畏强暴,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

今天早上寒风呼啸,冬天真的来了,大家有人记得回去祭祖,给先人送些钱粮清置衣物。

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要准备置办些冬衣了。

耳语 2023-09-03 14:26:40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