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语文作文怎么写法

前言:因为时间紧迫,我就不写作文为什么要这么写(以后再慢慢写)了,而是把最核心的东西直接发上来,虽然离高考所剩无几,希望还是有点帮助。
一篇文章大概是这么个路数
第一步:“是什么”根据材料你要解释下材料,举例:18年高考的关键词是“被需要”,那么被需要是什么?一种他人认同。能写到这个层次就可。
第二部:“为什么”举例:被需要是一种他人认同的话,那么它为何会存在?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可以写类似人在社会,没有他人认同既无法了解自己也无法存于社会之类的东西,可以举例。
这两部分基本也就300字左右
过度:提到了一件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存在,接下来就要开始联系现实生活了,这分为两部分-个人和社会(国家)
第三部分:“怎么做”。这一部分是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部分,你要写的篇幅大概在50%左右,并且分为两个层次,从个人到社会(国家)。
举例1:被需要是一种他人认同,也非常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提升他人认同或者说合理运用呢?里可以运用举例。比如说《流浪地球》中的刘启从一开始的叛逆想获得父亲认同的少年,到最后成为了愿意牺牲自己获得全世界认同的英雄的过程,便是一种正确的获得他人认同的。
注:《流浪地球》是非常好的举例素材,并且高考是允许用电影例子的。
举例2:既然对个人有作用,那么对社会和国家有没有作用。在这里,我建议写法是扣紧时政。比如今年贸易战,一带一路是很好的例子。比如说,个人要获得他人认同要展现正确价值观,国家也是。中国为何现在能获得欧盟国家的支持,是因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实际利益和正确的价值观,和美国现在的一意孤行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会使得你的文章层次获得显著的拔高。
于是这样一篇主题为获得他人认同,需要一套正确的价值观的作文便诞生了。
根据高考作文的标准来看
准确把握题意:第一段已经定义被需要是什么,并且引申到价值观是什么。
立意深刻:都抬高到国家当前方针了。
选材恰当:流浪地球”一带一路“都是很正面的素材。
中心突出:只要你开头定义好,不属于突出,也属于明确。
内容充实:个人到国家,有层次就是有内容。
这是个非常浅显的思路,以后有时间我详细分析下,大家先看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