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考面试形式

逝水无痕
精选回答

2022青海省公务员面试以结构化面试为主。

一、面试总体命题特点分析

通过分析青海省近几年的公务员面试试题,我们发现,青海省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较为稳定,倾向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对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考查也偶有岀现。

2021年青海省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的题型更加丰富,不仅有经常考查的名言俗语类问题、社会现象类问题,以及前两年出现的漫画题和材料题,2021年还考查了观点类问题、哲理故事类问题和政策理解类问题;二是对一些评测要素进行考查的比重有所变化。比如,2021年青海省公务员面试更加注重对考生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考查,对应变能力进行考查的比重有所下降。

二、面试各测评要素考查特点分析

(一)综合分析能力

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十分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套题的第一题一般都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同时,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会采用多种题型,包括哲理思辨类问题、时政热点类问题、观点类问题、漫画题和材料题。

1.哲理思辨类问题注重考查名言俗语类问题

按照我们的题型分类,哲理思辨类问题可分为名言俗语类问题和哲理故事类问题。在这两类具体题型中,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多考查名言俗语类问题,2021年考查了哲理故事类问题。其中,名言俗语类问题的命题素材一般为领导人讲话、名人名言等。哲理故事类问题的命题素材多为古代名人的故事,对考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

2.时政热点类问题注重考查社会现象类问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青海省公务员面试试题,我们发现,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对时政热点类问题的考查以社会现象类问题为主,2021年出现了政策理解类问题,但对人物品质类问题考查得较少。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公务员面试所考查的时政热点类问题中的命题素材一般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岀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或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且更侧重于考查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话题。

3.出现了观点类问题

2021年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时,还出现了观点类问题,其题型为时政类的多观点问题。

4.漫画题选取的漫画多为时政类漫画

在2017—2021年的青海省公务员面试中,只有2019年岀现了漫画题。但考生仍需要对漫画题有所了解。在青海省公务员面试中,既岀现过一道漫画题只有单幅漫画的形式,也岀现过一道漫画题有两幅漫画的形式;选取的漫画多为时政类漫画,反映的是社会或基层工作中岀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5.材料题考查的是大材料题,微材料题没有涉及

在2017—2021年的青海省公务员面试中,虽然只有2019年岀现了材料题,但考生仍需要对此题型有所了解。青海省公务员面试所命制的材料题出现了“一拖三”的大材料题,其中的第一问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在考查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时,多以人际处理类问题的形式进行。该测查要素在2021年考查频率较高,几乎每套题中都有一道人际处理类问题。相关的题目主要涉及与同事的人际矛盾处理,人际矛盾单一,但有的试题会为考生设置有压力的工作情境,要求考生在压力情境下处理人际问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三)应急应变能力

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十分注重对考生应变能力的测查。题目一般会为考生设置具体身份和情境,要求考生处理冲突事件。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青海省公务员面试在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时,经常涉及活动策划类问题、宣传类问题、调研类问题,侧重对整体活动流程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对整体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的能力。

(五)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青海省公务员面试是以人岗匹配类问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且侧重考查考生的岗位认知和自我认知。

(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考查考生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试题虽然在2019—2021年的青海省公务员面试没有岀现,但是在2018年的面试中岀现过,考生仍然需要对此类试题加以重视。青海省公务员面试主要通过演讲类问题考查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2018年考查的试题均为演讲类问题,题型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和主题演讲。

永不言弃 2024-06-10 17:13:00

相关推荐

会计学就业方向是什么

会计学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方面:1、企业财务或公务员工作方向的财务:包括负责企业或政府机关内部会计活动的管理。2、事务所审计工作方向:负责对企业或政府机关内部会计项目作出风险评估,提出整改建议并出具相应的书面文件...
展开详情

疫情培训补贴会计分录

疫情培训补贴的会计分录为:1、计提培训补贴费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2、支出培训补贴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培训费应当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展开详情

江西财政学专升本就业方向

财政学主要研究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等,从而进行税务规划、税务检查和资产管理等。例如在合法的情况下...
展开详情

立陶宛语就业方向是什么?

外事、外贸类企事业:立陶宛语翻译、国际商贸。立陶宛语专业用处立陶宛语主要研究立陶宛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立陶宛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立陶宛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立陶宛语的翻...
展开详情

系统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是什么?

企事业单位: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高校:教学、科研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用处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秋赏菊的前一句是什么

“秋赏菊”的全句是“踏秋赏菊去登高”,上一句是“重阳节,要敬老”。
出自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识字2《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酯化反应可逆吗

酯化都是可逆反应,酯化在浓硫酸中进行,同时生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是可逆反应。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吗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
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