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海以南不再蓝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6年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本文简介:2016年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望岳》)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3、晨兴理荒秽,。

2016年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本文内容:

2016年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造化钟神秀,。

(《望岳》)

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

4、予谓菊,。

(《爱莲说》)

5、,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

“班马”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时已高,精神不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俗以喜人面①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②。”师怒曰:“吾辈直道③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①面:当面。

②龃龉(jǔ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③直道:正直的方式。事:对待。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外官不易为为(

(2)汝言亦不为无见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13、京官说“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是因为,本文讽刺了那些

的人。(5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8分)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辅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比如

“乙”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青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和“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

借柳条随风飘拂,似牵人衣,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十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十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实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是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晨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支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逐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驱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贵重,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愿——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4、根据上下文,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是(

)(3分)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

15、第⑥段划线句“这样的认识”指的

是(1)(2)(4分)

16、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1)(2)(3)

(3分)

17、本文是从“折柳赠别”的,

原因

和等方面介绍

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3分)

18、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3

题(22

分)

挖笋记

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我也不例外,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那么多石头),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里的小虫、蚯蚓,骤然暴露在天光下,吓得它们扭作一团,抽出身来,便惶惶逃走,它们不知道,其实我被吓得更惨!只听“嗡”的一声,头皮发麻,一身毛毛汗,欲待求援,身畔只有茂林修竹环绕。

③忽而一阵风过,竹叶沙沙,一股奇异又熟悉的香气飘来,不是青草,不是春泥,也不是任何一种花,更像是青草、春泥和落花之香的集合,一时间,我辨不出这香,不由得有些焦急,就像和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遇,你惊喜地张开嘴,却偏偏呼不出他的名字。

④我只有低下头,闭上眼,深深呼吸,在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搜寻,此时,香气变得更熟悉了,终于,我辨出了其中的一种香,睁开眼,我紧紧地盯着脚下翻开来的,那一层层竹叶遮蔽下的黝黑的泥土,俯下身去深吸一口气,我惊异地发现:正是这肥沃、潮湿的腐植土,在散发着这奇异的香气!可是,若非竹叶fu盖,春笋萌动,又何来这异香?它应当只属于这片竹林,只属于这个时节。

⑤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也在这同一片竹林里,想必也闻到过这种香气,可那时遍地春笋,我们挖笋尚且不及,哪里还有暇他顾?今年呢,那些钻出地面时,总喜欢把几片小小的,黄绿色的笋衣,像面旗帜一样举在头顶的春笋去哪里了?它们似乎一直在躲着我,久寻未果,我慢慢变得沉静下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此时,我发现了今年的第一个竹笋,不一会儿,又发现了一个。原来,竹笋近在眼前,只是我视而不见。

⑥莫非,今年这片竹林要以另一种方式馈赠于我?

⑦此刻,我的世界就是这一片竹林,它用自己的落叶,为我滋养出一个安静而丰富的世界。小虫在叶下栖身,蚯蚓在土里奔突,春笋在泥里拔节,期待有一天冲上云霄,我们总喜欢追索这世界的意义,偏偏忘记了怎样去感受这世界本来的样貌,细细看,慢慢找,静静感受,也许意义就在其中。

19、根据拼音写汉字,fu盖(2分)

20、第⑤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作用是(5分)

21、第⑥段划线词语“另一种方式”指的是,而第⑦段“一个安静

而丰富的世界”的含义是(6分)

22、围绕这次挖笋经历,文章第②——第⑤段写了三件事,分别时(1)

(2)(3)(6分)

23、下列句子最适合作为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德眼睛。

B、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C、仔细观察并静心感受世界,才可能发现蕴含其中的意义。

D、对于难以实现的目标不要过于执着,惊喜往往会等着你。

三、综合运用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第24——26题(11分)

作为国内首个悬臂式屋顶摩天轮,位于地铁8号线和12号线曲阜路站的上海大悦城SKYRING摩天轮采用和伦敦眼相同的拉索技术,整体设计浪漫、轻盈、时尚。直径56米,距离地面106米,共30个极具时尚感的轿厢。当人们进入轿舱时,立刻有一种梦幻华丽的感觉。

去年冬天,浓浓的复古英伦风也萦绕在摩天轮光环下的上海大悦城,在南楼一楼一辆从维多利亚时代驶来的马车,带来了伊丽莎白花店、1972中英茶叶铺、莎士比亚图书馆、一战邮局等各种有趣的门店,可以买到干花、英式红茶、英文版图书等各种文艺系礼物。

24、由原研哉设计的SKYRING视觉形象将不会出现在(

)(3分)

A、KYRING摩天轮门票

B、上海大悦城会员卡

C、上图借书证

D、地铁曲阜路站广告牌

25、陈列在莎士比亚图书馆的图书,是英国国家作品的一项(

)(3分)

A、《鲁滨孙漂流记》、《威尼斯商人》

B、《凡卡》、《竞选州长》

C、《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D、《二十年后》、《变色龙》

26、在英伦展一隅,印有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著名演讲词“never,never,never

give

up!”

【链接一】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成功奥秘”的讲座,那天邱吉尔走上讲台,两眼注视着观众,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never

give

up!(放弃),第二是never,never

give

up!第三是never,never,never

give

up!我的演讲结束了!”

【链接二】“never”可翻译成“决不”或“从未”。

如果让你来翻译邱吉尔的演讲词,你会译成“决不放弃”还是“从未放弃”呢?请说说你的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最后才发现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老大不小 2022-07-02 15:07:08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