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真题

一向在路上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本文简介: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第Ⅰ卷(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本文内容:

遂宁市2012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Ⅰ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薄()

惬意()

阔绰()

情不自禁()

B.宽恕()

炽痛()

栖息()

惩恶扬善()

C.洁责()

不逊()

羁绊()

广袤无垠()

D.颔首()

荒谬()

干涸()

浑身懈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绊(约束)

锲而不舍(刻)

一丝不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B.获益匪浅(很)

断章取义(截取)

吹毛求疵(缺点,毛病)

C.义愤填膺(胸)

不言而喻(比喻)

汲取(从下往上打水)

D.有例可援(援助)

迥乎不同(差得远)

惟妙惟肖(肖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觉得味同嚼蜡,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吗?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参与度较高,从不袖手旁观;“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客车,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张丽莉老师迅速冲上前去,两个孩子得救了,张老师的双腿却被车轮碾过,人也昏死过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选择最有切身感受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通过这次绿色经济会议在遂宁召开,使遂宁模式、遂宁经验已成为了诸多城市的共识。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

;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火花一样,

;斗虎一样,

①是闪射的瞳仁

②是飞扬的流苏

③是强健的风姿

④是急促的鼓点

⑤是蹦跳的脚步

A.①

B.④

C.④

D.⑤

6.下面情境中,儿子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妈妈对上网到深夜的儿子说:“你不要再上网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又怕你耽误学习,还怕影响你的身体。”儿子回答道:“”

A.你不要这么唠叨,我的事我自己做主。

B.你以为我那么容易受骗啊,瞎操心。

C.我作业早就做完了,难道上一会儿网都不行吗?

D.谢谢妈妈的提醒,我会注意的。我把日记写完就睡觉。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

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排比)

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

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法庭上,一个高利贷者要按照契约割下借贷人的一磅肉……”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

B.《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作者凡尔纳通过非凡的想象,将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呈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

C.他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他的名字叫列夫·托尔斯泰。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

(一)

(二)

(三)

得分

评卷人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临近毕业,同学们留言相赠,常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来与同学共勉。

(6)漫步于古诗苑,我们常常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感染。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引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表达出了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忠心。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照④驿墙。因思杜陵⑤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②槲:。③枳:。④照:有的写作“明”。⑤杜陵:地名。温庭筠定居于杜陵附近,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⑥凫():野鸭。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霜”一句是眼前之景,为实写,“”一句则为虚写。(2分)

(2)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遂宁新闻网讯

5月11日上午,2012绿色经济遂宁会议闭幕式在我市环岛商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会议通过了《2012绿色经济遂宁共识》,形成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共识。……

会议通过的《2012绿色经济遂宁共识》指出: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是绿色经济的基本内容;效率、和谐、可持续是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生态、循环、低碳、高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科技人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体制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给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2分)

(2)根据最后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绿色经济。(3分)

12.6月3日中午,某校学生王晓明腹痛,想请半天假到医院看病。请你以王晓明的名义给他的班主任李老师写一张请假条。(5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完成13~17题。(16分)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④虽然存在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但是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

⑤就农业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每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⑦生活用水方面,

⑧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

(本文有删改)

13.联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中的“贫穷”与“挥霍”是否矛盾?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14.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有些”“有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5.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

16.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文章第⑦段,要求至少使用1种说明方法,字数在40—60字之间。(3分)

17.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请你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向市委市府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3分)

(二)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完成18~21

题。(14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又到了樱桃上市的季节,见到妻子洗净放在茶几上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我不由得想起那树开满枝头的樱桃花。

②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从窗户看出去,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

④我赶快跳下床,套上衣服,冲到院子,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结果却是,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地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看着这样的结果,

。母亲告诉我:“这棵樱桃树因为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本文有删改)

18.本文采用怎样的写作顺序给读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4分)

19.作者为什么在第②段极力描写樱桃花开的盛况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20.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出文中“甲”处“我”的心理。(40个字以内)(4分)

2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李渔)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改动)

【注】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不蔓不枝

枝:

(3)家人不能止

止: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4.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两句中“而”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

B.“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濯”是“洗涤”的意思,“索一钱不得矣”一句中“索”是“勒索”的意思。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的意思,“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是“不是住在南京,而是住在水仙花的故乡”的意思。

D.甲文“托物言志”,以莲自喻,来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乙文用“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两件事来表现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60分)

25.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有一种美丽叫

(善良、坚强、信任、自信、谦让、平淡、仁慈、诚实、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得抄袭。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600字左右。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2)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总会给我们以启迪。阅读诗人艾青的《盼望》后,以“盼望”为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艾青《盼望》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拨云见日 2022-07-14 03:04:2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佛教建筑形式,即所说的塔,又称浮图。读作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这种建筑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后来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词语指救人一条性命,犹如建筑一座七级宝塔,功德无量。用以劝人行善,或向人恳求救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

己亥岁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什么

《己亥岁二首》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
原文: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其一: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山居秋暝是什么体裁的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运用了反衬手法和对典故的艺术手法。《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初秋时节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为山水名篇。该诗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个个和各个的区别

个个与各个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个个:一个一个,每一个。
2、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
二、出处不同:
1、个个:出自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2、各个: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各个喜出望外。”
三、侧重点不同:
1、个个:指团体或整体。
2、各个:指具体的每一个。
“个个”造句: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2、孩子们个个天真活泼,多么可爱!
“各个”造句:
1、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2、校长负责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