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刺骨旳温柔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本文简介:初三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3、化学性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本文内容: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4、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4、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一、物理性质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二、实验室制取

1、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高锰酸钾或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方程式)

KMnO4—

工业上制取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2、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Zn+H2SO4—

Zn+HCl—

3、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三、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放出热量。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壁产生水珠。

2、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

O2—

(氧气充足)

C+

O2—

(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

H2+Fe2O3—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Fe2O3—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

Fe2O3—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O2

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现象: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CO2

的性质的应用

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CO+

Fe2O3—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5、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CO+

Fe2O3—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炼钢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6、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为什么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O2装置;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O只能用排水法,因为它们有毒。)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它们能溶于水)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注意:

排气法收集气体:导管应伸入瓶底

(3)、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4)、气体的检验:

CO2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

O2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

二、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2、CO)用CuO

CO(O2)用灼热的铜网

O2(H2O)用生石灰(CaO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注意:CO2(H2O)不能用生石灰,为什么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生石灰(氧化钙CaO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注意: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证明碳酸盐(含CO3):用盐酸和石灰水

化学用语

1、听写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符号:

名称:

2、标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K、Na、Ag、H

Ca、Mg、Ba、Zn、Hg

Al

Si

Cu

Fe

Fe

Cl

O、

3、标出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PO4

化合价

-3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6.

加热高锰酸钾: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四、几个置换反应

26.

铁和稀硫酸

27.

铁和稀盐酸

注意:铁和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

28.

锌和稀硫酸

29.

镁和稀硫酸

30.铝和稀硫酸

31.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五、其它反应

46.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47.

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73.生石灰溶于水:

淡忘如思 2022-06-25 22:07:28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钩住还是勾住?

“勾住”往往是指人用心、用思想去勾引;“钩住”只指的是用铁钩去钩住东西。
“勾住”造句:
1、瞧,那边的一块巨石真像一只小狗卧在高高的山峰上。它两只前爪勾住山崖,抬头望着那远远的月亮,好像要随时腾空而起吃掉月亮。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3、月光似一曲怅怅的长曲,勾起人心的思乡之前,各种寂寥的情怀,月下如勾,勾住人回忆万千,似甜似苦,万种滋味藏在了心间,离离落落,苍苍桑桑。
“钩住”造句:
1、这句话就像钩子似的钩住了大家的心弦,算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了。
2、有个船夫弄来根竿子,钩住他的裤子,把他捞上岸,半死不活地拖到码头上他老子跟前。
3、由于拉簧的弹性和鱼杆本身弹性的缓冲作用,钩住的鱼不易逃脱。
4、接下来的一里路,到处都有刺人的荆条,刺果和棘木钩住我们的衣服。

地震怎么形成的

地震的形成: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到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累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出自哪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出自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指所知道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没有高中毕业证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吗

没有高中毕业证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因为高考报名不需要高中毕业证。高考考生分为两类:一是高中毕业生,包括再读生,二是社会青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没有高中毕业证的社会青年,可以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并且能够被大学录取,只是有些院校(如军事、警察类)要求考生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高中毕业证在升学、出国留学和找工作时可以作为证明文件。
1、在考大学、出国留学时需要高中毕业证。
2、如果没有更高的学历的话,找工作时就需要高中毕业证作为学历证明。
3、除此之外,高中毕业证就基本上没有作用了。
4、如果不准备考大学的话那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持有者的最高学历,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初中毕业的与高中毕业的待遇不一样。另外有高中毕业证还可以参军。
5、如果能够考上大学,能够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那时候高中毕业证就没有作用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