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血鹦鹉鱼 背后的真相却非常残忍

看破红尘
精选回答

不知道你见过这种鱼没有?

血鹦鹉

在花鸟市场、酒店、商场、企业门面等公共场所,这种鱼的出镜率很高。鱼老板会告诉你,它叫做“血鹦鹉”,或“发财鱼”、“圣诞老人鱼”,很漂亮,而且还很好养。不过鱼老板不会告诉你,“血鹦鹉”不但不是天然物种,还是一种鱼生遭罪的鱼。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带来了巨额财富,同时又十分悲惨的小鱼儿的故事。

如果你在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鱼类数据库、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9个研究机构管理的世界鱼类数据库(FishBase)上搜索“血鹦鹉”或者它的英文俗名“blood parrot”,你什么也搜不到。

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世界鱼类数据库只收录了天然鱼种,血鹦鹉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它是一种纯人造鱼,而且还是一种杂交鱼,类似于骡子,无法生出后代。

不过,这种“杂鱼”却不是“杂鱼”,台湾大学称其为“台湾之光”,并说它是台湾省最重要的出口观赏鱼。

这无中生“鱼”还要从一位工科男说起。

蔡健发高中学的是电子工程,后来也在音响公司打工,不过他最爱的是鱼。作为水族狂热爱好者,他在离开音响公司后自己开了一家观赏鱼养殖厂,成了鱼老板。

2009年,血鹦鹉之父蔡健发(右1)和陈建志(左1)参加某观赏鱼博览会

水产养殖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进步。鱼老板的日常业务除了照顾池里的“水军”,另外就是杂交“精灵宝贝”了。

1988年,他和老友陈延清,还有台湾大学动物科学系的研究者陈建志在雌性紫红火口鱼(Cichlasoma synspilum)与雄性红魔鬼鱼(Cichlasoma citrinellum)的一堆杂交鱼串串中,发掘了血鹦鹉。

初代血鹦鹉是紫红火口鱼(Cichlasoma synspilum,上)和红魔鬼鱼(Cichlasoma citrinellum,下)的杂交后代

血鹦鹉一出道就爆火,曾经卖出5万新台币(约合1万人民币)一对的天价。蔡健发、陈建志及陈延清表示,台湾的血鹦鹉从1989年开始出口。

刚才说过,公母血鹦鹉可以有感情,但不能有结果。这一点对买家来说是BUG,但是对卖家来说却是财富密码。

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并不清楚血鹦鹉是谁和谁的跨物种爱情结晶,无论如何无法自行繁育血鹦鹉,因此台湾省完全垄断了血鹦鹉市场。屏东县观赏水族生产协会理事长王国中表示,在高峰时期,血鹦鹉一个月就能出口八万尾。

而在接下来的20年里,血鹦鹉创下了3亿尾的外贸量,为台湾省带来了百亿新台币(约合20亿人民币)的外汇。血鹦鹉超级能打,并一跃成为世界级鱼种。陈建志介绍,现在在东南亚所有国际观赏鱼展上都有血鹦鹉出战。

陈建志还回忆,因为血鹦鹉的爆红,当时还出现了血鹦鹉之父之名的争夺战,最终他和蔡健发、陈延清三人解锁了“血鹦鹉之父”的成就。

血鹦鹉爱耍

然而台湾大学却指出,杂交鱼的外表越美丽,通常也越畸形,寿命也越短,血鹦鹉也非例外。

作为血鹦鹉的三个“爸爸”之一的陈建志承认,血鹦鹉天生有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们的嘴巴合不上。

血鹦鹉的嘴巴

对于人类来说,这让血鹦鹉看起来总是面带笑容,带来了无穷的情绪价值。但是对于血鹦鹉来说,合不上的嘴巴却会造成进食困难,它们只能奋力靠喉咙的肌肉运动吃饭。总之,别的鱼吃饭靠嗦嗦嗦,血鹦鹉吃饭靠哦哦哦。

锦鲤嗦饭

除了这个胎里疾,血鹦鹉还经历了各种后天“魔改”。

血鹦鹉的天然颜色很有限,只有红色、黄色和灰色,你看到的其他颜色都是人工染色的。

彩色血鹦鹉

陈建志介绍,血鹦鹉的染色技术主要靠打针,而且是从小就打。

原来,血鹦鹉不是从小就是红扑扑的,一开始是灰白色。一般来说,它们要长到7厘米长时才会变红。为了给它们染色,就要在它们变红之前进行操作。

染成绿色的血鹦鹉

由于血鹦鹉的红色和橙色来自于虾红素,养殖者就在它们的成长期断掉虾红素,然后在血鹦鹉的背部打色素针,这样血鹦鹉就会变色。打蓝色就变成蓝鹦鹉,打粉红色就变成粉红鹦鹉。

但是,这种染色鱼只能保持一段时间,打完色素针后,一般3周到5个月后就会褪色。为了让鱼缸里随时有彩色鹦鹉,玩家只能不断冲金币。

最惨恐怕的还不是染色血鹦鹉,而是叫做“一颗心”的血鹦鹉。

这种血鹦鹉看起来非常可爱,因为长得就像一颗爱心——

“一颗心”

不知你有没有看出什么不对?“一颗心”的屁股上怎么有个小“啾啾”?

原来,“一颗心”是人造残疾鱼。在2-3厘米长的时候,小鱼的尾巴就被剪掉了,这样它们长大才能变成“一颗心”。陈建志介绍,在做过手术的小鱼中,十分之一会死去。

“一颗心”

同理,还有一种叫做“五角鹦鹉”的血鹦鹉的背上被动了刀。他介绍,这类“手术”在2015-2016年很流行。而随着“魔改”的真相逐渐扩散,现在国外不少水族爱好者开始抵制这类畸形鱼。

当然了,血鹦鹉能被魔改,是因为它们确实“抗造”。血鹦鹉对水质要求不高,也不太容易生病。

总而言之,只有非常坚强的鱼才能在承受了打针、残疾、无法大口恰饭的痛苦后,还能为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如果你有幸收养了这种鱼坚强,请务必好好待它。

笑我一世沉沦 2024-01-15 13:09:24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