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师声乐教学的情感培养

亮剑 音乐百科
精选回答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从观念及方法上都进行了改革,高等师范(简称高师)在这场变革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高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迫切需要教师们去思考、探索符合高师特点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本文仅对高师声乐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心理学、物理学、语言学、表演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特征。作为一门研究科学发声方法及演唱技巧的学科,自17、18世纪兴起以来,受到人们的推崇,经久不衰。我国的声乐教学源自高等专业院校,由于历史的沿袭,这种“科学的演唱方法”已普遍应用于高师的歌唱教学中。但是,由于高师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目的、学生生源不同,导致声乐教学出现一些问题,这方面有许多声乐教育家都提出疑问并给予论述。我认为鉴于高师学生声乐学科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差异性,应该着重从“情感培养”入手,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
一 情感培养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听觉、感觉的艺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表现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是促进良好情感发展的最佳手段。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最贴近人类自然表达,也是促进学生建立良好情感的最佳手段。声乐演唱发于声,及于情,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都自然共同融入美妙的人声中去,声与情是他们自然联系的纽带。在声乐教学中虽然声音训练结果是有差别的,限于学生的自然条件,也许不能达到最佳,但是情感的表达却是可以激发、可以培养的。
二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误区
高师声乐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完全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从根本上看有两方面的不同: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业音乐院校声乐课教学培养专业演唱人才,更强调学生演唱与表演的专业性,是“精、尖”人才。而高师声乐课教学目的是培养既具有演唱能力,又具有教学能力的人才,是专业性与师范性并重,是“通”才。二是学生声乐演唱功底不同。专业音乐院校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挑选专业素质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深造,他们在入学时已具备较好的演唱功底与经验;而高师音乐专业招收学生专业性相对要差得多,有些更是“半路出家”,无论从演唱水平与演唱功底上都无法与前者比拟。
但是由于承袭的教育体制与观念,使得很多高师声乐教师沿用专业音乐学院培养学生的模式来培养高师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笔者认为鉴于高师声乐课的特点,应该突出“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贯穿始终。而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声乐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 情感的替代。高师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片面强调或夸大情感表现的现象,教师忽视学生基本的声音训练,仅重视“以情带声”,从根本上脱离了声乐用“人声”感染听众这一本质特征。有的高师声乐教师沿用专业声乐教师的教学习惯,对学生盲目拔高,教唱难度大的声乐作品,使得学生在声乐技巧达不到的情况下,盲目表现、力不从心,导致脱离歌曲表现本来面目。
2 情感的放纵。有些高师声乐教师观念中还存在着“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唱”的错误理解。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内在的含义,特别是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声乐教师更要把歌曲中的深刻含义教给学生,而不能仅让学生“跟着感觉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歌唱是情感的产物……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歌唱是带有旋律性的语言,不论歌唱者声音表现力如何,其内在的情绪情感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高师声乐教师不能仅强调学生的声音,而忽视了歌曲本身特定的情感表达。
三 良好情感培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 教师在情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声乐演唱运用的是“自己的身体”,但是这一个每人都最熟悉的工具,却是最难把握的。因此声乐教师的教学比其他学科更为困难。声乐课绝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如果从声音到声音,从技能到技能,从方法到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变成装腔作势的工匠,要解决这一难题,要求教师教学中必须从“情感”入手。
2 创设健康的声乐教学环境。情境是声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课堂教学是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依据声乐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心理,自觉按照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声乐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的每一分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自觉进入演唱状态。我们都知道,声乐演唱需要使口、唇、齿、咽、腭、声带、肺、腹达到控制自如,而在身心紧张的状态下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声乐课上教师轻松的话语、到位的指点都可以使学生自然放松,达到教学的目的。
3 转变声乐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种交流。高师声乐教师必须认识到高师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由易到繁、由浅入深,不能因为学生的程度低而大加指责。这需要我们摆脱开专业院校的教学观念(学生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声乐教师要努力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学生的内部需要产生积极的动力。另外,还要采取多种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练好基本功,并做到学生间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在这一方面教师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感动学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声乐演唱是离不开情感因素的。没有“情感”的依托,“声”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所谓的“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体现出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人们欣赏声乐作品的根本要求。高师声乐教育限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很难达到声情结合的要求,这也是高师声乐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认识到高师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从“情感培养”入手,适当调整教学中声音训练与情感表达的比例,以后者为主要突破口,是可以达到明显教学效果的。

人心向善 2023-08-14 13:37:00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政通人和的意思是什么5个字

政通人和,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g tōng rén hé,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政治局面。
示例:及擢守严陵,政通人和,始从事于梨枣。——清·鲍廷博《青本刻<聊斋志异>纪事》
近义词:下情上达、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造句:
1、而今我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2、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3、如今正值盛世,举国上下政通人和,五湖四海安居乐业。
4、既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也要防止职责不清、政通人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机构互相监督,运转有序。

功名成就是什么意思啊

“功名成就”意思是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出自《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功名成就”造句:
1、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功名成就之说,惑世诬民,充塞仁义,岂不是误人子弟。
2、付出终有收获,努力会有结果,功名成就在即,此刻莫要焦虑,心中会有担忧,黎明前的节奏,高考就如行舟,随风随水无忧。前路一片光明,愿你心想事成。
3、垂头丧气,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定会碌碌无为,遗憾终生;胸有成竹,凡事相信“我能做好”,放胆一试,则会功名成就,不枉此生。

意欲的意思是什么

意欲,汉语词汇,拼音:yì yù,释义是指人对某种事物在思想上的欲望。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出自《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造句:
1、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
2、在你的脑海里,你能清晰地看到你最想得到的汽车和房屋,你最向往的游览胜地,你最渴望的朋友,还有你最意欲达到的地位和身份。
3、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什么意思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的意思: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出自《列子·说符》。
《列子·说符》出自《列子》,《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早已散佚。全书共8篇,134则,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
《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与人事相应,叫做“符应”。“符”,有符信、符验的含义。“说符”,即谓“道”与人事的相互应验。全文通过三十余则寓言和说理,对“道”与“智”、“名”与“实”、“形”与“神”、“贵”与“贱”、“时机”与“变通”、“久利”与“暂得”、“持身”与“治国”等多对关系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论述。
世事无常,祸福相倚,因此列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做到“持后而处先”,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也应当透过其表面来“寡其所以然”。一方面要“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全身远害,避免重演郄雍的悲剧;一方面也要拥有“授隙抵时,应事无方”的智慧,领会“先迕后合”的圣人之言,进而懂得各种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积来已久的缘由。然而世人多纵欲迷性,重利轻道,贪图一时所莸,不念长久之积,所以才会闹出“宋人拾契”、“齐人攫金”那样的笑话。唯有舍末明本,“归同反一”,因名求实,得其髓而弃其粗,才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