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全盛巅峰期有多厉害

思念式幸福
精选回答

刘备的起家

实际上,刘备的起点特别低,即使他自称自己为中山靖王之后也难以考证,而且他这一辈已经落魄不堪了,居然靠以卖草席而谋生。然而刘备这个人却有非常大的志向,长大后也愿意和各地豪杰想结交,这样自己在创业时就获得了很多助力。刘备后来带兵镇压了黄巾军起义之后,就获得了一个小官,开始走上仕途。然而昔日三界混乱,刘备肯定不想这么混天撩日,于是他投靠了很多老板,甚至还跟过曹操一段时间,后来又跟随了袁绍和刘表这两大诸侯。然而却事与愿违,刘备辛苦奋斗了半辈子,依旧是没能有所成就。而且在跟随刘表的时候,始终是个边缘化人物!

而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事情发生了转机,毕竟刘备将诸葛亮这位高人请出了山,因此他逐渐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曹操在刘表死后就率军南下,想要将孙权和刘备打败而统一江南;而在刘备和孙权的拼死抵抗下,曹操受到了极大损失,没有实现一统江山的梦想。而从那开始,刘备的实力就大大提高了,将荆州南部土地都据为己有,真正成为了一方军阀!后来,刘备又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实际上,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期待刘备能够帮助自己抵挡曹操。毕竟孙权和曹操的边界线比较长,光靠自己是挡不住的!

这样,刘备就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于是就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将目光盯向了益州。而且在建安16年就带领大军进入益州。起初刘备是打着帮助刘璋的旗号,不过刘备在张松被杀后就暴露了计划,就对刘璋正式发动了进攻,成功将益州据为己有。从这里就能看出刘备是个伪君子了,为了能实现自己的计划而不择手段。其实站在刘备的角度分析也没什么,如果不吞并益州,他再也无法成就霸业了。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刘备在获得益州后就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实力,然而和曹操以及孙权相比,他还是欠缺一切火候,于是众人都没有将刘备太当回事。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场比赛中,刘备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走向了事业的顶峰!

汉中之战

在建安23年(公元218)年,刘备就对汉中发动了进攻。曹操得知刘备居然主动进攻自己,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个从来没有赢过自己的人居然这么放肆?因此曹操让曹洪前去帮助镇守汉中的夏侯渊和张郃,好对付张飞和马超的人马。

需要说明一点,此时的曹操并没有计划御驾亲征,毕竟在他心目中,刘备这个手下败将有多少能耐,还能对付自己?有曹洪、夏侯渊和张郃这些名将坐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曹操却想错了,刘备这次几乎动用了所有兵马来攻打汉中,可以说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在刘备大军的殊死搏斗下,曹军大将张郃和曹洪接连遭遇败仗,连续丢了瓦口关等重要阵地。因此,曹洪回去向曹操求助,而张郃去定军山去找夏侯渊,一起把守剩余的关卡。得知曹洪等人失败后,曹操就坐不住了,就在同年七月,亲自率领大军赶往长安,这样才能随时指挥汉中战局。

实际上,刘备这边的日子也好过;即使他动用了大量人马,且战斗力都非常彪悍,然而消耗的钱粮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再继续正面作战的话,刘备这边肯定是撑不下去了。因此在法正的提议下,刘备派黄忠偷袭夏侯渊坐镇的定军山,并让法正从旁辅佐。黄忠本来就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将,加上有法正这个谋士从旁边帮助自己,因此夏侯渊中计被杀!

夏侯渊可是镇守汉中的主将啊,他被杀对军心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因此这就对曹操造成了致命一击。曹操得知此事后就坐不住了,如果再这么下去,汉中所有资源都是刘备的了,因此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汉中处理解决刘备。

而且在曹操赶往汉中前,还对张郃下了一条命令,让他死守汉水等待自己的到来。而刘备派出黄忠和赵云两员大将前往汉水,先将张郃斩杀,这样就能打击曹军的士气。而此时,曹操也亲率大军赶来。因此,赵云就设下了空寨计,让曹操中了埋伏而失败。

经历了这场失败以后,刘备就让人天天半夜去曹军营寨外去骚扰,让曹操的人不得安生。经过了多次骚扰以后,刘备就直接对曹军展开了大规模进攻。而曹操经历了这几次失败以后,也是无心再战了,最终带领大军退出了汉中,将这块宝贵的土地让给了刘备。

在汉中大战以前,刘备和曹操对决始终都没有赢过。然而在这场决斗中,刘备居然将曹操打败了。昔日居无定所的刘备,居然咸鱼大翻身,实力早就已经不同于往日了。对此,曹操也无能为力!

夺取了汉中以后,刘备又趁势将上庸三郡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时,刘备的势力已经走向全盛了,何况已经不在曹操和孙权之下了。如果更夸张的说,那就是刘备此时的势力已经超过孙权,而且有超过曹操的势头。不少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为何说这时的刘备有这么强?我们能够看看当时的东吴有什么反应!

东吴的态度

用“害怕”这两个字来形容当时东吴的态度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初孙权之所以将南郡让给刘备,不光是让他帮助自己抵挡曹操,而且更关键的是当时刘备没有什么资本,对东吴毫无威胁,孙权何时出兵收回南郡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就看到情况部队了,刘备的羽翼已丰,东吴已经无法掌控了。因此孙权狮子大张口:让刘备将自己掌握的荆州土地都还给自己,刘备肯定不会还,因此双方产生了矛盾。

孙权就派吕蒙对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发动了进攻,于是刘备就亲自带领5万人马南下,想要和孙权硬拼。而关羽当时也有两三万兵马,实力比较雄厚。如果从兵力上看,实际上孙权和刘备真打起来未必可以取胜。然而当曹操南下以后,刘备也就没有和孙权打下去,将湘江以东的土地都给了孙权。而在汉中一战,刘备更是展现了全部实力,居然将曹操击败了,让东吴君臣们都有了恐惧的心理。这时吕蒙想起了鲁肃的话,并告诉了孙权。

在曹强刘弱的时候,要联刘抗曹;反过来等刘强曹弱的时候,就要联曹抗刘了;这样江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昔日孙刘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的时候,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而刘备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于是孙权才会和刘备联手将曹操打败。而在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夺得了南郡和江夏这两块重要的土地,这两块土地的综合资源都要胜过荆南四郡。而孙刘两家平分荆州以后,虽然孙权没了南郡,但是却获得了长沙和桂阳两郡,也不算什么损失。

而在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已经拥有荆州三郡、益州和汉中所有土地,又夺得了上庸三郡;而且手下人才众多,因此对江东产生了巨大威胁。毕竟在水上作战,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地步;而刘备的陆军又胜过孙权!荆州的关羽就不好对付了,蜀中还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魏延等大将支援,还有诸葛亮、法正等谋士出谋划策。而曹操缺乏水军,暂时对江东没有威胁。因此,当曹操请求孙权和自己合作攻打刘备时,孙权也就答应了!

结语

刘备全盛时期的势力有多强?直逼曹操,胜过孙权很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关羽也对襄樊地区发动了进攻,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后,打得曹操差点迁都避其锋芒。为此,孙权肯定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发生,如果关羽真的之后一马平川打到许都,那就没有孙权什么事了。凭借孙权一己之力,肯定是不希望刘备一家独大的。因此,孙权就在背后偷袭了荆州,这还导致了关羽被杀,除了襄樊南阳以外的荆州地区全归孙权所有,这就是孙权的算盘。

趁桃红柳绿 2024-01-17 11:09:17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什么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什么意思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改造国民性什么意思

改造国民性,汉语词组,拼音为gǎi zào guó mín xìng,意思是改变打造人民,使他们变得有气质,有血性。
出自闫玉刚创作的作品《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此书通过介绍鲁迅通过文学、革命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思想,唤醒一个民族的血性,强调鲁迅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吉思汗四个字的寓意

“成吉思汗”四个字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成吉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伟大、宽阔”,“汗”就是蒙古族的首领,也可以指权利、荣誉。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胸怀宽广、眼界开阔,一生立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功,被评价为“一代天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