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哪些传统美食

山涧晴岚
精选回答

还有三天就要迎来中秋节了,相信大家对中秋小长假已期盼已久,不知道大家准备怎么过这三天假期呢?虽然现代人跟古代人过中秋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但吃月饼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看来还是吃的东西比较容易传承,不过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难道就没有别的传统美食了么?其实还是有的,而且根据各地习俗的不同,美食上也存在一些差别,这次就来讲讲中秋的各项习俗,赶快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最早起源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家对神明有着至高的敬仰。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亘古不变的礼制。早在两汉时期,儒家经典《周礼》便首次提到了“中秋”一词,《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详细地描绘了中秋的饮食以及养生。

皇家更是对祭月活动相当重视,唐朝时,祭月仪式便已完善。

《新唐书·卷十五》中便有记载:“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后来一直延续到明清,尤其明朝,明世宗在位时,还特意在北京建月坛专用于祭月活动。

《明嘉靖祭祀》中记载有:“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

而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以及推进,秋天祭月后来也变成了民间文人雅士的一个风俗,逐渐在民间兴起,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同时也为了保佑土地丰收,家人团圆。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便自发形成了祭月的活动。

中秋赏月的习俗来源

这种祭月活动流传至今,也变成了一种风俗。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月亮一步步地从天上走到了人间,下凡走上了与民同乐的幸福之路。月亮从被人祭祀,到被人观赏,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我们都了解,古时候的祭祀活动是十分严肃地,开任何玩笑都不可以。但是在中秋节,随着历史的演变,祭月这一严肃性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赏月这种娱乐类型的活动。

根据历史学家研究,赏月的习俗,最早是从宫中流传出去的。在魏晋时期的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深切地描绘了文人赏月的情形。

在流传至今的许多诗词作品中,也非常频繁的提到了赏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中秋虽是团圆的日子,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种表达出若即若离的愁思,以及千古佳作,都是源自文人写作的灵感。

中秋节各地的风俗习惯

中国地域博大,东西南北四方风俗迥异,关于中秋节各地的习俗,也是各有千秋。在福建浦城中秋节的这一天,女子务必要穿行南浦桥,这样能够为自己祈福,身体健康长寿。在建宁,中秋节这一天的夜晚,已经结婚的女子需要挂灯,向月宫求子。

而在广东潮汕,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需要拜月,夜幕将至,皓月当空,每家每户的妇女需要设案当,在桌子上摆满佳肴作为祭礼,诚恳的祈祷今后能够平安喜乐。

河北省的人将中秋节称为小元旦,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到,这里的人将中秋节看得分外重要。在中国历史上,中秋节正是处于丰收时期,而在古代,对于以农为本的百姓来说,中秋节更是分外重要,所以河北省部分地区的人正是沿袭了这种习俗。他们认为,在中秋节下雨是十分不吉利的,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他们经常会祈祷,千万不可下雨。

在江南地区,自古以来,风流雅士多出自于此。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喜欢结伴登楼赏月。在明朝初期,南京甚至建立了许多赏月的楼宇,比方说望月楼以及朝月楼,都用来供文人雅士或者平民百姓赏月。

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其他美食

“民以食为天”,接下来我们来隆重介绍一下在中秋节的美食。难道你真的以为,中秋节的美食仅仅只有月饼么?当然才不是。

中秋节恰值三秋之半,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好时辰。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能够猜测到,在中秋节这一天,餐桌上必定会琳琅满目。

首先是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美食之一,宋朝著名的词人以及美食家辛弃疾,曾经这样评价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古时候的月饼和现代的月饼形状以及馅料十分接近。

月饼这一名词,首次便在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中出现,而到了元朝末年,月饼便成为了中秋节十分普及的美食,到今日,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的代名词。

其次是吃田螺,在清朝的咸丰年间,《顺德县志》就曾经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关于田螺,在中秋节这一时期,田螺空怀,肉汁肥美,适宜食用。不但如此,田螺富含维生素A,能够明目。现如今在广东部分地区,中秋节这一天,仍然有许多人家在炒田螺。

第三,吃芋头。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曾经提到过:“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自古以来,芋头便有辟邪消灾的效果。在中秋节这一天吃芋头,则是保佑人们一生平安。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最后一个美食,那便是饮桂花酒。

桂花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植物,它的花瓣也可以酿酒。在江南一带,南京人在中秋节这一天虽然也吃芋头,但是他们会在芋头上浇以桂浆,桂浆这一词汇源于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实质上是用桂花酿制成的酒。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时至今日,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意义虽然都发生了众多变化,然而我们心中对家人的眷恋是一样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经受过历史数千年的洗礼,代表着我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历史虽然远去,但是那些作品却一直流传下来,我们仍然能够从那些关于中秋的文人作品中,感受到中秋节欢乐的气氛。

平静海岸 2023-10-07 13:59:30

相关推荐

神兽放假经典语录 神兽放假经典唯美语录

终于放寒假了,各路神兽欢聚一堂,势必闹个天翻地覆。“神兽”归笼!妈妈送孩子返校后哈哈大笑:他不开心我开心开心开心,在家三个月的神兽终于归笼了,期待俩个月后的蜕变!这周日是不是工作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里的...
展开详情

如何更改图片上的文字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便的

用美图秀秀就可以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美图秀秀”,点击“美化图片”。选择“打开一张图片”,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点击“消除笔”,涂抹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应用”即可消除文字。打开...
展开详情

打扮自己9大技巧 让你一天都美

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压全脸:清洁皮肤后,在涂抹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轻压于全脸。肌肤外多余的油脂会容易造成脱妆。切记不要使用吸收力过强的吸油面纸,适度地吸收油脂还是使用纸巾最恰当!别忘了检查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和鼻...
展开详情

?怎么读 ?的拼音是什么

的拼音:mì和miàn。的笔画共12画。的部首为言。的解释:《集韻》眠見切,音麪。《類篇》誘言也。...
展开详情

经典个人签名 最经典的个性签名

人生到老不容易,不能事事都如意。一杯苦酒对月歌,歌不尽离愁,明月清风与谁说,说不出寂寞。快乐不像烦恼那样随时随地的跟随在你的身边。你在飞奔,我在行走!可我,永远不会摔倒。时光不老、我们依旧还在。哥,不寂寞。因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