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永远年轻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本文简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7题)1、下列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2、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本文内容:

一、选择题(17题)

1、下列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秦朝“三公”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2、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西夏

北宋

西夏

西夏

南宋

南宋

北宋

A.

B.

C.

D.

6、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7、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是

A.宣政院、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

C.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

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

9、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10、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11、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A.

B

C

D

12、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13、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回族

B

藏族

C

维吾尔族

D

蒙古族

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天竺

1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5题)

1、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2008年年的今天,我们却看到“***”分子蓄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丑陋举动,引起了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封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1)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文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

(2)哪一朝代中央***开始对这一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2)元朝。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班禅

康熙皇帝

(4)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驻藏大臣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该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以上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些史实说明,自古以来汉藏关系密切、友好,也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材料一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请回答:

(1)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中外名人的历史踪迹,请说出:

①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

②唐朝与传播佛教有关的历史事件;

③元朝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旅行家;

(2)“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至少列出三项)

(3)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宋代的“南海一号”,其中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是什么?

答案(1)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玄奘西行

③马可·波罗

(2)茶叶.瓷器.丝绸.指南针.纸张.书籍.粮食.煤.铁器等等.

(3)对外贸易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商业经济繁荣;***对商业的重视等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央***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地方***

郡县

郡守

县令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此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重大创造?有人认为,唐朝实行了三省体制说明中国较早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材料三清代初年中央机构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创造: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皇权独尊。观点:不同意。理由:中国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

(3)

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发展到顶峰;也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特征。

(4)中枢权力机构趋于完善,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理解的心 2022-07-06 13:22:54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什么方向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陀螺经纬仪由陀螺仪和经纬仪两部分组成。经纬仪于1730年由英国人发明,经过金属经纬仪的漫长过程,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光学经纬仪,60年代以来进入电子经纬仪阶段,现已相当先进,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陀螺仪是陀螺经纬仪的主体,主导着整机的发展进程。
陀螺经纬仪按定向准确度可分为工程级和精密级。定向原理除了英美曾经用过的速度式外,一般都用摆式。陀螺仪和经纬仪整体使用,结合方式有下挂式和上架式两类。下挂式仪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精密级仪器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均属此类。
陀螺经纬仪的使用方式与构造特点有关。一般上架式仪器都用人工测法,下挂式仪器多用自动测法。自动测法仪器主要采用自动跟踪法、多点光电计时法和光电积分法观测。其中,光电积分法最为先进。人工测法主要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时间法、记时摆幅法和多点记时法观测。

罢了是什么意思

罢了,汉语词语,拼音是bà le,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出处:
1、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2、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说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我不说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4、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6、《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7、《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
9、《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0、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
1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12、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1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14、《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造句:
1、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3、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4、这道题很难吗?罢了。

搁浅的意思

搁浅,汉语词语,拼音为gē qiǎn,意思是船因水浅搁住不能动。也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顿。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盐船搁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
近义词:停止、停息、停留、中止、停顿、停滞。
反义词:沉没、漂浮、畅游。
用法:作动词,形容某件事暂时停顿。
例句: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
造句:
1、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2、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
3、我倚在时光的寂深处,想象爱情恒远的缠绵。所有的故事,潋滟成文字里的幽怨,搁浅在无眠的夜里。行走在文字里的眷恋,染透了葱翠的思念,漫过记忆的潮岸,荡漾成午夜里一道寂寞的风景。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意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当时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谐音“雪”)家,家产丰厚,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