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滑抹音技法演奏

风追烟花雨 扬琴
精选回答

一、扬琴演奏滑抹音的技法探索

扬琴的演奏技法,除继承原有的各种传统手法外,近年来在广大扬琴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又不断吸取了中外各姊妹乐器中适合于扬琴的演奏手法,并创造了某些新的演奏技巧,使扬琴的演奏技法更加丰富,从而使它的表现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在多年从事扬琴教学的过程中,除不断努力学习和掌握扬琴原有的各种演奏技巧,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扬琴的表现能力——发展和丰富扬琴的演奏技法,进行过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在这过程中,我深感扬琴在独奏的表现能力方面,比起其他如琵琶、古筝等乐器的独奏效果来还是有不够理想之处,其中我认为主要原因这一就是其它乐器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从而使乐曲婉转动听韵味浓郁。它们凭靠着其演奏技法中经常运用的各种推、拉弦、揉弦和压音等手法,为表达乐思增色添彩。而扬琴尽管在演奏旋律、和声、复调、琶音及各种衬音、滑奏、滑弹、顿音、泛音、反竹、拨奏、快速走句、压音以及各种弹、拨、滚、轮等方面有着较丰富的表达能力,但在民族弹拨乐器的家族中,唯独扬琴的“歌喉”是个“直嗓子”,所以在演奏较为婉转的歌唱性的旋律中,只能拐硬弯儿,不能拐软弯儿,因而在演奏某些韵味浓郁、委婉圆润的旋律时,扬琴原有的表现手段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种在扬琴演奏中能硬不能软,能直不能圆,出音死板,不能揉弦的现象,成为扬琴不能进一步表达具有丰富内容的乐曲的严重障碍。为了弥补扬琴上述演奏技法中的不足,以提高扬琴独奏的表现能力,我于一九六二年开始对扬琴运用滑抹音的课题,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在扬琴上试用滑抹音演奏某些慢板抒情、婉转如歌、民族韵味较强的作品时,即可奏出像古筝压音、琵琶推拉弦、二胡滑抹音、揉弦以及电吉它滑音的效果,同时还可模拟鸟叫声、风呼啸声特技效果,使扬琴这个“直嗓子”的“歌喉”,在独奏中也能揉弦和拐软弯儿,增强了演奏中的诗意和耐人寻味的感染力,也使本属固定音高的扬琴,变成可变音高的乐器。扬琴滑抹音是把扬琴演奏中的自然资源——“余音”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二、扬琴演奏滑抹音的工具制作

1、扬琴滑音指套:滑音指套采用不绣钢或铜质制成,由指环与金属小圆棒焊接而成 。指环为一毫米厚,宽一公分,指环顶端宽度可稍窄,并留一开口,以适应各不相同粗细的手指,其下方与小圆棒焊接成8字形,小圆棒上方为平面,圆棒两端直径为 1.4公分,长为1.8公分,小圆棒需经抛光,以使滑音灵活。指套自重50克,不得轻于 50克,否则滑音效果不明显。初带指套演奏时不太习惯,经过适应性练习,既不妨碍左竹击弦,又不影响演奏速度。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带着它演奏快速乐曲时,完全能达到作品的要求。

滑音指套的设计:考虑到在某些地方性扬琴的传统演奏手法中有压音手法,但只限于琴弦张力较软的个别音上可以使用,其效果仅起到吟音的作用,还不能演奏滑音,因而局限性很大。况且能压得动的弦,其张力必然松软,空弦击奏时音质不好。为解决既符合科学比例的琴弦张力,又要设法在扬琴上能演奏滑抹音(主要用于扬琴独奏曲),我探索设计出扬琴滑音指套(以下简称指套)。

指套是在电吉它滑音棒原理的启示下研制成的,其形状如戒指,指环带在左手中指第二关节上、金属小圆棒在中指内侧或背侧均可,当右手击弦后或击弦的同时,左手用滑音指套紧贴在弦根的山口左面向右来回滑抹和颤动,而发出相当于古筝的压音、弦乐揉弦、琵琶推拉弦的演奏效果。这样的方法由于不是采用改变琴弦张力强度(即压音),而是改变琴弦的振荡长度(滑、抹、颤)来获得滑音效果,因此:①演奏时不影响琴弦张力和音高,不会使同一弦组乐音变花。②因琴弦张力强度合乎科学比例,所以不论在任何音上都可用滑音指套奏出各种滑音。③古筝压音最大压至小三度,而滑音指套可滑至各音的高八度以上。

在变音扬琴上带指套演奏时,须将常用滑、抹音的几个音上的变音槽中的山口最大限度地与变音槽的拉手离开,以使指套从山口左向右起滑时不致与拉手碰撞,并须将变音槽中两边带棱的山口换成平面的山口,以免指套来回滑动时与其碰撞发出杂音。

带指套在弦上滑动时,一定要将指套上的金属小圆棒紧而平地贴在同一弦组的每条弦上,才能使滑出之音婉转而圆润,如滑动过程中指套贴弦稍有不平不紧,而使指套与琴弦间出现缝隙,就会产生杂音,所以指套必须在琴弦上。

为使指套滑动时润滑而灵活,可在指套滑动的琴弦部位用蜡烛打一下,压得一平二紧,即可滑动自如。

2、钢丝拨子:这是用来配合滑音指套在扬琴上演奏长音慢滑音时用的。其制作法是用一段扬琴25号光弦做成长三角形。三角形长度为三公分,宽度与琴竹柄的宽度相同。用三角形的尖端拨奏。将作好的钢丝拨子用橡皮膏贴在琴竹柄的尾部,拨子的尖端比琴竹柄长出一公分用以拨奏琴弦。

三、扬琴滑抹音奏法

1、一击顺滑:右手击弦后,左手指套从山口弦根处顺滑音符号箭头所示方向滑至指定音高处。如即右手击3弦后,左手指套从3弦山口滑至5。或在7弦上按出2(编者注:此处应为高音2)的音高、击弦一下用指套再从2(高音2)向左滑至7,在2(高音2)上面的(7)表示2(高音2)音是在7弦上按出的。

2、二击顺滑:在同音或不同音上击弦两下后顺箭头方向滑至指定音高处。如从低往高的都是从 左向右滑,从高往低的则方向相反。

3、一击回滑:击弦一下后顺箭头方向按所示音高滑出去再滑回来。

4、拨奏滑音:右手用钢丝拨子拨弦后用左手指套滑音,其滑音效果更加清脆柔和。拨奏滑音也按上述一击顺滑、二击顺滑那样改为“一拨顺滑”或“二拨顺滑”。在需要拨奏时音符上方写一“拨”字,恢复击弦时,在音符上写一“击”字。

5、摇指滑音:右手用琴竹尾上的钢丝拨子像古筝、琵琶那样作碎音连续摇指拨奏,左手指套慢滑,可形成长时间响亮的慢滑音。

6、余音回滑:摇指滑音过后,保持所留余音用指套再滑回去,可形成唱歌或吹管乐器的尾音弱滑音。

7、揉弦:击弦后指套在指定音高上,紧贴琴弦并顺琴弦方向作左右摇动,可产生像拉弦乐器那样的揉弦效果,但摇动幅度要掌握得既能听出颤音效果,又不致因摇动幅度过大而影响音准。其符号为。

8、止振:一音击弦后,如果指套不是从弦根处起滑,而是从琴弦的振荡范围内起滑,这时指套一接触振动中的琴弦,必然产生杂音,所以在指套接触琴弦之前,先用左手小指按一下此弦,使其停止振动后再上指套就可避免产生杂音了。滑音过后如指套须从琴弦振荡范围内离开,也须采用同样办法进行,使琴弦停止振动后再起手。

9、滑音音准的掌握:要靠视、听、感三觉。扬琴上用指套演奏滑抹音,如滑不准,就会产生如拉弦乐器上的音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一记号,使指套在记号范围内滑动,就可保证音准。记号可用白色铅笔在需演奏滑音琴弦的旁边一条缠弦上涂一小白点,即可据此掌握滑音音准。

10、特技滑音:鸟叫 右手用钢丝拨子在高音弦上做模拟鸟叫之碎拨或单拨,左手指套在同一弦上离拨弦点近处作快速来回滑动,或利用单拨以后的余音向左或向右猛滑,可发出鸟叫效果。

风声 利用左码最低光弦暂不用的音,临时将一个弦组的四根弦,按两音为一组,将两组互相定成小三度的和音弦(张力要紧些),右手用钢丝拨子在和音弦上作摇指连续弹奏,左手指套在这条和音弦上从弦根处向码子一松一紧地做不同幅度的回滑,所滑范围逐步扩大,一直滑至拨弦点的近处,再逐步退回弦根处,这样不断产生的平行小三度的回滑音,就可形成风声呼啸的效果。

11、指套滑音的符号说明:

(1)单向滑音符号

(2)回滑音

(3)揉弦

(4)持位 滑音后指套保持在原位不动到横线所示范围以后再离去。

(5)在滑音符号上面记有加用括号的音名的如 :表示1的下滑音是在3弦上滑奏的。

(6)余音回滑的虚音加用括号

(7)摇指用钢丝拨子摇指拨奏。

岁月流逝 2023-08-16 11:36:09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