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10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讲解

情比纸薄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10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讲解本文简介:易错点10化学反应与能量瞄准高考1.(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2.(2017江苏)通过以下反应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10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讲解本文内容:

易错点10

化学反应与能量

瞄准高考

1.(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2.(2017江苏)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

②CO(g)

+

H2O(g)CO2

(g)

+

H2

(g)

ΔH

2

=

b

kJ·mol-1

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

3

=

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

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CH3OCH3

(g)

+H2O(l)的ΔH

=kJ·mol-1

D.反应

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

【答案】C

【解析】A.反应①、②的生成物CO2和H2是反应③的反应物,A正确;B.反应③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变废为宝,B正确;C.4个反应中,水全是气态,没有给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焓变,所以C错误;D.把反应②③④三个反应按(②+③)2+④可得该反应及对应的焓变,D正确。答案选C。

3.(2018天津)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2CO

(g)+

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分别在V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

或“B”)。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

(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

6CO2+6O2?3C2O4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答案】

CO32-

10

+120

kJ·mol-1

B

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Al–3e–=Al3+(或2Al–6e–=2Al3+)

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

4.(2018课标Ⅲ)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

(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υa________υ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υ=υ正?υ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答案】

2SiHCl3+3H2O(HSiO)2O+6HCl

114

①22

0.02

②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③大于

1.3

所以=0.8;==0.1;所以

5.

(2017课标Ⅰ)(14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____,该反应的

H_____0。(填“>”“>

③B

为0.03,所以H2S的转化率增大。a2>a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0;③A.增大H2S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2S转化率降低,A错误;B.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2S反应,所以H2S转化率增大,B正确;C.COS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H2S转化率降低,C错误;D.N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2S转化率无影响,D错误。答案选B。

4.(2017课标Ⅱ)(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

O2(g)=

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123kJ·mol-1

v逆。正确答案:大于。③tm时比tn时AsO43-浓度更小,所以逆反应速率也更小,正确答案: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④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浓度为

,同理I2浓度为x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成I-浓度c(I-)=2ymol/L,消耗AsO33-、I2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AsO33-)为

(x-y)

mol/L,c(I2)为(x-y)mol/L,溶液中c(OH-)=1mol/L,K=。

锁定考点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C(固)

+

H2O(气)

=

CO(气)

+

H2(气)

ΔH=

+131.3

kJ/mol

(1)标集聚状态(固、液、气)

(2)右端标热量数值和符号:

吸热用“+”,放热用:“-”。

(3)系数单位是“摩”,而不是“个”;也不能表示物质的量之比。

(4)系数可用分数,但热量值要相应变化。

如:2H2(气)

+

O2(气)

=

2H2O(液)

ΔH=

-571.6

kJ/mol

H2(气)

+

1/2

O2(气)

=

H2O(液)

ΔH=

-285.8

kJ/mol

(5)不注明条件,即指250C

、1.01×105Pa

【拓展延伸】

1.比较“反应热”或ΔH的大小时,必须带“+”“-”符号,比较“燃烧热”或“中和热”时,只需比较数值大小即可。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则反应热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则放出571.6

kJ的热量。

3.对于可逆反应,如3H2(g)+N2(g)

2NH3(g)

ΔH=-92.4

kJ/mol,是指生成2

mol

NH3时放出92.4

kJ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2和1

mol

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4

kJ的热量,实际3

mol

H2和1

mol

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4.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例如,S(g)+O2(g)===SO2(g)

ΔH1=-Q1;S(s)+O2(g)===SO2(g)

ΔH2=-Q2,可以理解成固态硫变成气态硫后再发生变化,而由固态到气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所以Q1>Q2、ΔH1<ΔH2。故当同一反应中只由于聚集状态不同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反应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少,生成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多。

5.

反应物的量相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相同。如:

例如:

H2

(气)

+

1/2

O2

(气)

=

H2O

(g)

ΔH=

-241.8kJ/mol

H2(气)

+

1/2

O2(气)

=

H2O

(l)

ΔH=

-285.8

kJ/mol

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

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

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

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

如下图所示:

则有△H=△H1+△H2+△H3

应用

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因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2.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反应热: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深度解读】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是什么化学键,单键还双键,一个分子中有多少个共价键。如1molSi晶体中含有2molSi-Si共价键。

有时还要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构造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如可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结合题目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小题快练

1.已知H2(g)+2ICl(g)I2(g)+2HCl(g),该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

B.

反应①和②均是同种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有关

D.

HI(g)+ICl(g)

I2(g)+HCl(g)

△H=-218

kJ/mol

【答案】C

2.已知H2(g)

+O2(g)H2O(l)ΔH

=

-285.8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

2H2(g)

+

O2(g)2H2O(l)

ΔH

=

-571.6

kJ/mol

C.

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85.8

kJ

D.

形成1

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H2和0.5

mol

O2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A项、1mol氢气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即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故A正确;B项、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所以2H2(g)+O2(g)═2H2O(l)△H=-571.6kJ/mol,故B正确;C项、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需要吸收热量,则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285.8kJ,故C错误;D项、反应为放热反应,△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所以形成1molH2O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H2和0.5molO2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D正确。

3.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

CO(g)+3H2(g)

△H3=+206.1kJ?mol﹣1.

A.

反应CH4(g)=

C(s)+2

H2(g)的△H=+74.8kJ?mol﹣1

B.

电解水也可制取氢气和氧气,而且比方法①更方便,更节能。

C.

反应②每生成2g氢气,要吸收131.3kJ的热量,所以该反应没有应用价值。

D.

反应③中,若将各1mol的甲烷与水蒸气混合,要吸收206.1kJ的热量。

【答案】A

4.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

2C(s)+O2(g)=2CO(g)

△H=-220

kJ/mol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答案】D

【解析】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s)+H2O(g)=CO(g)+H2(g)

△H=a

kJ/mol,②2C(s)+O2(g)=2CO(g)

△H=-220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O2(g)+2H2(g)=2H2O(g)

△H=-(220+2a)kJ/mol。由于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496

kJ/mol+2×436

kJ/mol-2×2×462

kJ/mol=-(220+2a)kJ/mol,解得a=+130,答案选D。

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

浓H2SO4与0.1

mol·L-1NaOH反应: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B.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充分反应,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C.

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D.

已知2C(s)+O2(g)===2CO(g)

Δ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

【答案】B

6.已知以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1/3CO(g)

2/3Fe3O4(s)+1/3CO2(g)

ΔH=-15.73

kJ/mol

Fe3O4(s)+CO(g)

3FeO(s)+CO2(g)

ΔH=+***0.4

kJ/mol

Fe2O3(s)+3CO(g)

2Fe(s)+3CO2(g)

ΔH=-24.8

kJ/mol

则42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A.

-327

kJ/mol

B.

+327

kJ/mol

C.

-218

kJ/mol

D.

+218

kJ/mol

【答案】A

【解析】给以上方程式依次编号

①Fe2O3(s)+1/3CO(g)

2/3Fe3O4(s)+1/3CO2(g)

ΔH=-15.73

kJ/mol

②Fe3O4(s)+CO(g)═3FeO(s)+CO2(g);△H=+***0.4kJ/mol,

③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CO(g)+

FeO(s)═

Fe(s)+

CO2(g),可由③/2-①/2-②/3得到,所以其反应热△H=③/2-①/2-②/3=(-24.8kJ/mol)/2-(-15.73kJ/mol)/2-

(+***0.4kJ/mol)/3=-218kJ/mol,

28

g

CO气体即1molCO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218kJ/mol,42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时,对应反热为ΔH=-327

kJ/mol;答案选A。

7.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N2+02=2NO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B.

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D.

0.2

mol

NO完全分解成N2和02时共放出热量18.26

kJ

【答案】B

8.在298K、1.01×105

Pa下,将22g

CO2缓慢通入750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放热为x

kJ.已知该条件下,1mol

CO2缓慢通入1L

2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热为y

kJ.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O2

(g)+NaOH(aq)=NaHCO3(aq)

△H=-(2y-x)kJ?mol-1

B.

2CO2

(g)+2NaOH(aq)=2NaHCO3(aq)

△H=-(8x-y)

kJ?mol-1

C.

CO2

(g)+NaOH(aq)=NaHCO3(aq)

△H=-(2x-y)

kJ?mol-1

D.

CO2

(g)+NaOH(aq)=NaHCO3(aq)

△H=-(4x-y)

kJ?mol-1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22gCO2通入1

mol?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n(CO2)=22g/44g/mol=0.5mol,n(NaOH)=1

mol?L-1×0.75L=0.75mol,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2CO2+3NaOH═NaHCO3+Na2CO3+H2O,由0.5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xKJ,则2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4x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3NaOH(aq)═NaHCO3

(aq)+Na2CO3(aq)+H2O(l)△H=-4xKJ/mol

①,

又1mol

CO2通入2

mol?L-1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OH(aq)+CO2(g)═Na2CO3(aq)+H2O(l)△H=-yKJ/mol

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CO2

(g)+NaOH(aq)=NaHCO3(aq)

△H=-(4x-y)KJ/mol,故选D。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

B.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aq)+

OH-(aq)

=H2O(l)

ΔH

=-57.3

kJ/mol,若将含0.5

mol硫酸的浓硫酸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已知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有关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

=+285.8kJ/mol

【答案】C

10.Li2O是离子晶体,从下图的Born?Haber循环可得出Li2O晶格能为

(

)

A.

598kJ·mol?1

B.

-598KJ·mol?1

C.

1168kJ·mol?1

D.

2908kJ·mol?1

【答案】D

【解析】图中:

2Li(晶体)+1/2O2(g)=Li2O(晶体)的△H=-598KJ·mol?1

,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Li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为1040/2kJ·mol-1=520kJ·mol-1;O=O键键能为氧气分子变为氧原子所需能量,其键能=2×249kJ·mol-1=498kJ·mol-1;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所以其晶格能为2908kJ·mol-1,故选D。

11.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可以改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焓变

B.

MnO2或FeCl3可以催化H2O2分解反应

C.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路径

D.

H2O2分解是吸热反应

【答案】B

12.2mol金属钠和1mol***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K(s)的(ΔH2′+ΔH3′)-a

kJ/mol

B.

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提高S02的平衡转化率

C.

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D.

将2molS02(g)和1

mol

0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

【答案】A

15.运载火箭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已知:

①H2(g)=H2(l)

ΔH=-0.

92

kJ·mol-1

②O2(g)=O2(l)

ΔH=-6.

84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B.

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

8

kJ·mol-1

C.

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ΔH=-474.

92

kJ·mol-1

D.

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分析,2molH2(g)与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g),放出483.6kJ的热量,故2molH2(g)与1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88)/2=285.8kJ?mol-1,故B错误;C.由图象分析,2H2(g)+O2(g)═H2O(l)△H1=-483.6kJ?mol-1①,H2(g)=H2(l)△H1=-0.92kJ?mol-1②O2(g)=O2(l)△H2=-6.84kJ?mol-1③将①-②×2-③×2可得2H2(l)+O2(l)═2H2O(g)△H=-474.92kJ?mol-1,故C正确;D.H2O(g)生成H2O(l)为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盼你踏雪归来 2022-07-09 10:24:45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王羲之是哪里人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冬至的诗句和名言

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二》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成化甲辰)》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冬至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语录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西风颂》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左传》

排比句的好处和作用

排比句的好处: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且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文章的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作用:使用排比句来写人,可以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写景时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形象生动之效,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一狼仍从的从是什么

“一狼仍从”的“从”的意思是跟从。
该句出自清代蒲松龄的《狼三则》,原文节选内容: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