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为什么长草作文

懂得失去
精选回答

关于我发现墙上长草的作文300字

【墙上长草】有一天,我和同学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看见路边一所幼儿园的围墙上竟长出一棵嫩绿的草。

我很惊奇地问同学:“墙上怎么会长草?”那位同学把手放在头上挠了挠,又自言自语地说:“咦,就是的,怎么会呢?待会儿问下我妈。

我来到她的妈妈面前问,阿姨却说:“我也不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可能是野草自己长的。

我却不甘心,怎么会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

回到家后,我问妈妈,妈妈却说她不知道。

我想姐姐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她应该知道吧!于是我问姐姐,姐姐却说:“我不知道,自己去查。

我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想:我在生活中发现了谁也不知道的事,到时候公布我的发现,说不定我还能成为名人呢!于是我翻书,翻了好久,翻了好几本书,都没结果。

我又想放弃,但是一想起成“名人”的诱惑,我的心就又一次欢快起来,这激起了我继续研究的劲儿来。

我不断地查找《植物百科全书》。

最后找到了答案,书上告诉我:原来是小鸟在地下吃东西时,身上沾满了草的籽,飞起来那籽也跟着小鸟,当小鸟在墙上休息时,籽已经掉在了墙上。

一旦有一定的阳光、水等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种子会以惊人的毅力冲破墙壁,长成一棵棵小草!啊!原来是这样。

经过这次的探索,我不但从这次经历中得到了快乐,而且还知道了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

一般回忆往事的作文会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开头?说清楚点就是写作手法!慈禧陵墓为什么会寸草不生?

说来也是讽刺,在我国古人的迷信说法之中,不长草的光头坟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样的坟墓在古人看来不接地气,绝家资,会折损后人,就是平常人家遇到都要择日另选坟地。

但慈禧这样的的光头坟是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就算当时的风水师心里懂,也只敢照办。

自从慈禧的陵墓提上了日程,她就不时冒出些奇葩想法来为难为难负责修建的醇亲王,前前后后也是改了好几次。

醇亲王是她的本家亲戚,平时走动较多,见多了慈禧的奢靡品味,建造陵墓之时,一切都是按着她的喜好来。

那时正值甲午战后,全国又出现了罕见的灾荒,慈禧不顾赔款不管民生,将原本和慈安太后规模差不多的陵墓拆了个干净,下令重新修建。

慈禧的陵墓修建持续了十五年,所有的图案都精细地雕琢成“凤引龙”的式样。

醇亲王费劲心力修到差不多的时候喊来慈禧视察,可这位老佛爷奇思妙想突然来了一句:若是我以后坟上长草,那我岂不是落草为寇吗?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久久盘旋在慈禧心中,成为她心头的一块心病。

老佛爷提出了要求,当然要竭力去办。

醇亲王找到修建的师傅商量,这师傅也是十分为难啊,自古到今,还真没有这般奇葩的思维,连坟头草都不放过。

师傅十分无奈,只得回去想想办法。

再翻阅了无数的古籍之后,还是让人找到了长年不生草的方法,就是将土混合硫磺石灰等在铁锅之中炒熟,熟化处理之后的土铺在坟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工匠们在坟前支起大锅,开始不停地为这位老佛爷翻炒坟头土。

不过这办法确实也有效果,直到今天,慈禧的坟头依旧寸草不生。

虽然在风水上,慈禧的光头坟已经犯了大忌,但是这样的坟头却歪打正着解决了积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乾隆的地宫只要一遇到雨季就会积水漏水,虽然这个问题在乾隆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乾隆也曾经找人去整治修葺,但是在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没有从根源之处解决,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于积水两米之深。

而慈禧的陵墓因为坟头不长草,反而杜绝了植物的根系对地宫顶层的破坏,这样就不会出现由顶部往下面漏水的情况。

另外在慈禧陵墓修建之时,就十分注意地宫之内的排水问题。

但是地宫能够免受自然侵袭,却很难逃得过人祸。

孙殿英一轮洗劫,不仅仅将她的珍宝全部抢走,就连她的尸体都被扔在棺椁之外,全身长毛,惨不忍睹。

在古代历代皇帝将相在生前都要为自己选块风水宝地作为墓地,作为满清实际上的统治者慈禧自然也不例外。

慈禧太后下葬的清东陵工程巨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经过几十年的施工终于在1908年10月18日完工。

慈禧太后生前地位显赫,虽然位居皇太后,但是实际上,大清朝的政权还是她说了算。

她说一没人敢说二,皇帝都得听她的。

所以慈禧为了死后保持这种至高无上的尊严,竟然堂而皇之要求她的墓地上不准长一根草。

这个要求无疑给负责修建皇陵的总管出了一道难题,慈禧的这个决定源于一句词,那就是“落草为寇”,慈禧认为自己乃大清最高统治者,怎么能死后落草为寇呢?大家都知道“落草为寇”这句话是说江湖上一些乌合之众无路可走,上山当土匪的意思,是个贬义词。

这些人无恶不作,慈禧岂能和他们一并而论,慈禧觉得如果自己的墓地上长草那就是和草寇没什么区别。

因此,慈禧下令负责修建清东陵的妹夫醇亲王奕譞不管用什么方法,不能让墓地长出一根草,必须保证寸草不生。

醇亲王确实遇到了难题,于是为了满足慈禧太后的这个心愿,他召集有经验的建陵工匠们商量对策。

最后在翻阅史料时发现在西夏王朝皇帝的陵墓就有寸草不生的。

据说当时他们用了一种炒熏法,就是将盖墓葬的土放在大锅里炒熟,然后再用烟熏,这样土壤失去了营养,没了肥力,草籽也被破坏了,所以就不会长草了。

后来经过实验,这个方法还算有一些效果,不过也就能保持几年的时间,要想长久的不长草,还得另想办法。

于是醇亲王和建陵专家经过苦思冥想,终于在鞭炮上受到了启发,他们没发现放鞭炮的时候,被爆竹蹦过的地方很少长草。

这个发现让他们脑洞大开,马上就将生土和硝石混在一起,再加上硫磺一起在大锅里面翻炒。

后来经过实地亲测,这个效果非常好。

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办法,醇亲王马上命令工匠们在施工现场摆上了一百多口大锅,将混上硫磺的土放在锅里反复翻炒,然后再把这些炒熟的土盖在慈禧陵墓的上面。

大功告成,果然慈禧墓上从此上寸草不生。

可万万没想到,在慈禧太后死后二十多年后,她的这个寸草不生的清东陵陵墓,却被土匪军阀孙殿英连根拔起。

慈禧陵寝被孙殿英从地底下往上翻了个底朝天。

没想到大清皇权统治者慈禧太后死后居然遭此浩劫,这才是真正的破坏风水,寸草不生啦!

天际又比高 2023-09-10 11:36:47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论文集》,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他本人撰写的论文和发表的演说。1924-1944年,康德尔担任《教育年鉴》的编辑,该年鉴以介绍当代各国教育为主,其中的文章均是由各国知名的教育家撰写的。康德...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浅冬的意思

浅冬的意思是刚刚入冬。
浅(拼音:qiǎn、jiā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浅”另有一个音读jiān,古书上叠用成“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出处:
1、《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关组词:深浅、浅水、浅色、搁浅、肤浅、粗浅。
反义词:深。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夜夜心是什么意思

“夜夜心”的意思是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还是年轻人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意思是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出自《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
1、我们都被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蒙骗了。
2、老爷爷慈眉善目,一定是个好人。
3、孙爷爷长得慈眉善目,又爱给我们讲故事,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这个大娘,慈眉善目的,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得不得了。
5、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6、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