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是什么?

陪衬
精选回答

[拼音]:Yutian

中国古代西域城郭王国,唐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于窴可能是*Godan的对音,其完整形式 Gost╣na由古代于阗人种名go加伊朗语后缀-st╣na组成,意为“牛地、牛国”。当地佛教徒编造的建国传说附会为梵文的Gostana,意为“地乳”。 于阗一名的早期于阗语形式作Hvatana,发展成晚期于阗语的Hva╮na-/Hvana-/Hva╮-,汉文对应词为“涣那”。因受原始阿尔泰语圆唇音谐和律的影响,于阗一名音变为*'Odan故元代又称五端、兀丹、斡端等。 清朝在伊里齐新城设和阗直隶州,在克里雅设于阗县,使旧名易地。古代居民属塞种,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一称于阗塞语)。11世纪为黑汗王朝所灭后,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中心地区在发源于昆仑山的喀拉哈什河(墨玉河)和玉龙哈什河(白玉河)之间,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阗、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西汉时,有户三千余,人口一万九千余,士兵两千四百人。东汉初,被莎车王贤攻破,另立国王位侍,后又杀之,不立国王,而由莎车将君得镇守于阗。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于阗贵族都末兄弟杀君得,旋即为贵族休莫霸和汉人韩融所杀。休莫霸自立为王,两败莎车,但未捷先死;四年,兄子广德继位灭莎车,从精绝西北到疏勒十三国皆服从于阗。匈奴得知,遣五将率焉耆、龟兹等十五国兵围于阗。广德降,以太子入质匈奴,每年纳罽、絮,匈奴派使者监护其国。十六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于阗杀匈奴所立莎车王,另立新主。汉安帝永初元年(106)以后,西域复乱,相互攻伐,莎车叛归疏勒。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班勇攻降焉耆,于阗服属于汉。四年,于阗王放前杀拘弥王兴,立己子为王。六年,遣侍子赴汉贡献。汉朝使放前重立拘弥国,放前不应。阳嘉元年(132),敦煌太守徐由派疏勒王臣磐率兵二万击破于阗,重立拘弥王成国而还。汉桓帝元嘉元年(151),西域长史赵评在于阗病死。翌年,王敬继长史任,拘弥王成国因与于阗有仇,诬称赵评为于阗王建害死。王敬至于阗,杀建。于阗侯将输僰率众斩敬,欲自立为王。国人不服,杀之而立建子安国。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安国攻杀拘弥王,汉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发兵立拘弥在汉的侍子定兴为王,时仅辖人口千余。于阗在东汉时势力强盛,户增至三万二千,人口八万三千,有兵三万人。公元2世纪末,在贵霜和汉朝的影响下,于阗王曾打制一种钱币,铭文一面是汉文重量单位,一面用佉卢文记王名,名“汉佉二体钱”。

汉末魏初,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国王山习曾向魏文帝曹丕献名马。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晋朝封国王为“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于阗王”。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张骏遣杨宣伐西域,于阗遣使入贡。前秦灭前凉后,于阗向前秦朝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贩吐谷浑,吐谷浑王慕利延率众西逃,攻入于阗国,杀死国王百姓数万人。吐谷浑走后,于阗复国,但势力已衰。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遣使入贡,并纳女于文成帝为夫人,号仙姬。北魏献文帝末年(468~470),柔然攻袭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援, 北魏以道元未出兵。柔然退后,又隶属于西方强国哒,纳贡物。太和末(495)、景明中(502)及其后, 又与北魏往来。梁天监九年(510)以后,还不断遣使南朝,曾向佞佛的梁武帝萧衍献外国刻玉佛。北周建德三年(574), 进贡名马。不久被新兴的突厥汗国所控制。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639)且遣子入侍唐廷,有的侍子如尉迟乐(智严)留居长安不返。十八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在于阗逗留很长时间,受到款待和护送。二十二年,唐军攻占龟兹。明年,副将薛万备率兵至于阗,于阗王伏阇(尉迟的异译)信随万备入朝,唐高宗封为右骁卫大将军后还国。高宗显庆三年(658),于阗编为唐安西四镇之一,成为丝路南道最重要的军政中心。四年,西突厥思结部曾攻于阗,被唐将苏定方击破。吐蕃势力进入塔里木盆地后,联合西突厥弓月等部,于龙朔三年(663)和麟德二年(665)两次进攻于阗。由于唐廷救援,暂得保全,终在咸亨元年(670)被吐蕃攻占。吐蕃率于阗攻陷龟兹拨换城,唐被迫罢四镇,撤回安西都护府。上元元年(674),于阗王伏阇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六城等十羁縻州,任命伏阇雄兼都督。此后,唐蕃争夺西域的斗争主要在碎叶、疏勒一带展开,于阗稍得安定。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吐蕃再次占领于阗等四镇。至天授三年(691)初,于阗又归属唐。伏阇雄死,唐册封其子璥(一作瑕)为于阗王。长寿元年(692)十月,唐复置四镇,并派兵驻守,高仙芝、杨和等先后任于阗镇守使。开元十三年(725),于阗王尉迟眺曾引突厥谋叛唐,很快被安西副大都护杜暹派兵擒杀,更立新王。此后,尉迟伏师战、伏阇达、尉迟珪、尉迟胜相继为王。天宝中(749年前后),尉迟胜入唐献名玉良马,唐玄宗李隆基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归国后,与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合力击破播仙、萨毗界内的吐蕃势力。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闻讯后,以其弟曜摄国事,自率兵五千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坚持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攻占。吐蕃并未断绝于阗尉迟氏王统,而是以羁縻形式统治,其军政中心设在于阗都城北的神山堡(今新疆麻札塔格)。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势衰,于阗获得了独立,仍由尉迟氏执政。9世纪末叶,开始和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交往。912年,Vi▂a’ Sa╮bhava继位为王,汉名李圣天,年号同庆。后娶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女为妻,双方往来频繁,且通过敦煌,遣使中原王朝。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遣张匡邺、高居诲等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此后,于阗与中原特别是敦煌地方政权关系更为密切,常有大批于阗人留居敦煌,并在莫高窟留下了他们的供养像。

北宋初,于阗使臣、僧人数次向宋进贡。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966),李圣天之子从德(Tcū╮-ttehi:)亲自入朝宋廷。明年归国,继位为王,即Vi▂a’▁ūra。自970年左右,信奉伊斯兰教的疏勒黑汗王朝,开始进攻信奉佛教的于阗,战争持续了三十余年,黑汗王朝终于在11世纪初攻占于阗,尉迟家族统治的佛教王国灭亡,部分民众东迁沙州,甚至远到青海。于阗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有相对的独立性,仍单独向宋朝进贡,有大批商人来贸易。但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后经西辽、蒙古、元朝、察合台后王及准噶尔部的统治,到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四年(1759)入清版图,光绪九年(1883)置和田直隶州。

于阗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曾远销东西各国。于阗自2世纪末传入佛教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曹魏时第一个汉族西行取经僧朱士行,就是到于阗访求梵本大品《般若》的。魏晋至隋唐,于阗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如华严部经典,就大多是从于阗取得梵本,于阗僧人提云般若(Devapraja)、实叉难陀 (Siksh╣nanda)等, 都为汉译华严经典作出贡献。近代以来在和田、敦煌发现了许多于阗文、梵文佛典,如长达六百多行的《佛本生赞》,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文献。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著名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参考文章带“于阗”的诗句文学

荣辱不惊 2023-09-13 11:57:56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