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推动“南宁渠道”升级
一河开发百业兴。8月28日,平陆运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将“给南宁带来一片海”,使南宁成为滨海型城市,还将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更好地实现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更大力度、更广范围地融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今年以来,南宁市紧紧抓住高质量实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开工建设平陆运河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向海经济产业发展,推动跨境产业合作,强化向海科技创新,进一步构建了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筑巢引凤,推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
培育壮大向海经济产业,筑巢引凤是关键。南宁市系统谋划向海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向海产业招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金属及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重点目标企业对接,精准引进项目。
今年上半年,南宁市向海经济产业招商成功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额约810.69亿元,成功引进比亚迪电池、太阳纸业项目、潮力集团铝基新材料、南国铜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助力南宁市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宁港六景作业区。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南宁六景园区极大的发展潜力。该园区距离平陆运河起点平塘江口水路里程约40公里,依托平陆运河,该园区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水公转运的重要枢纽。南宁市潮力铝业有限公司现场工程师黄培表示:“目前,我们集团把年产70万吨再生铝加工生产项目布局在六景园区,同时投资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借力平陆运河,进一步开拓东盟等海外市场。”
在伶俐工业园区,多氟多20GWh锂电池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将为南宁增加超过2500个工作岗位,助推南宁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据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林介绍,20GWh锂电池项目落地南宁,看中了其能辐射东盟乃至全球的区位优势,而平陆运河一旦能投入使用,不仅为企业节约了不少运输成本,也将更有利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多氟多工作人员在20GWh锂电池项目厂房内调试设备。
提质增效,跨境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畅通跨境产业链物流通道,为加强跨境产业合作提供了“看得见”的便利,为壮大向海经济产业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推动了“南宁渠道”提质增效。
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为衔接“一带一路”的关键性物流枢纽节点,是广西深度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项目之一,对引领“中国一东盟”扩大开放合作和广西实现强首府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南宁国际铁路港沙盘。
南宁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修南谈到,南宁国际铁路港自2018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开行10条路线,辐射东南亚、欧洲等地,共组织开行中欧班列9列、中亚班列5列,共702车;开行中越班列833列,装运货物12944车、集装箱25888箱,有力促进了与东盟、亚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于2021年10月顺利开展跨境电商9710出口业务,并在今年2月顺利测通了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为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更加稳定便捷的通道。”南宁国际铁路港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宏表示。
科技赋能,逐步扩大企业国际“朋友圈”
强化向海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促使企业在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愈发重视,深耕造纸领域的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了广阔舞台。近年来,该公司坚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行业重大共性难题,同时积极“走出去”,不仅助力合作伙伴解决工业污染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当地环境,为环保绿色“丝绸之路”添砖加瓦。
公司工作人员在项目现场进行勘察检测。
作为科技创新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企业,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在全球物料处理设备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中不断创新与突破,今年出口业务得以快速增长,一批优势产品相继占领国际市场份额,打开了东南亚国家市场新局面,并通过SKD(散件组装)模式和OEM(代工)模式进入欧洲市场,逐步实现面向全球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