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班主任新学期致辞

紫色风铃 演讲稿 演讲稿
精选回答

同学们:你们好!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担任初三(2)班班主任兼本班语文老师,很高兴将与你们一块度过这关键的一年,希望我们能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对于初三(2)班,我从你们那里得知,同学们纪律性强,自觉性高,班风班貌好,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高,尤其课堂纪律好,尤其在公众场合集会,你们班纪律最好,这是我在上个学期亲眼目睹到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你们又增长了半岁,相信你们懂得的道理也在增加,对学习的认识,想必你们已经有较多的较全面的看法。

初中生活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而初三则又是黄金时代中的最关键时刻,希望你们都能认真把握好这一美好时光。人生将来事业的成败,大都决定于此。王国维用这样的三句诗来描绘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三种境界:首先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接着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找到了“伊人”,才能取得成功。事实上,这三句不同的诗句分别包含了“求索”、“曲折”、“顿悟”。我认为,不管你想在哪一方面有所成就,都离不开这一过程。

同学们,珍惜时间多读书吧!因为读书可以丰富你的知识。打开书,迎接你们的将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蕴藏着无穷的宝藏。身游其中,你会了解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你会知道“千古兴亡多少事”,你还会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你可以望见“秦时明月汉时关”,可以“举杯邀明月”,陶醉到“眼花落井水底眠”。你还可理解杜甫发出“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唤所体现出来的情操之高尚。你还会被古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情思所感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博览群书后成为大学问家的。西汉的司马迁写出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曾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如果他不是广涉经史,今天恐怕也不会有史记传世。大学者钱钟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经常阅读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并常作批注。所以,当他写《管锥篇》、《谈艺录》等书时,对古今中外诗句文章的引用,就可谓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由此可见,钱先生读书之丰富、学问之渊博均来自博览群书。

读书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学们,当你在人群的喧闹声中感到烦闷时,当你在沉重的压力下感到疲惫时,当你在生活中感到寂寞无聊时,请花点时间读读书吧。“文坛祖母”冰心有一次被人请求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她就写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它能使愚鲁者变得聪慧,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能使幼稚者变得成熟,能使空虚者富有,能使忧伤者乐观,能使骄傲者变得谦虚,能使烦燥者变得镇定,能使自卑者变得更加自强。

读书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阳春三月,伴着清风新柳,细细品味书中的妙语,你的心中会有无比欢欣;如火的七月,如果你正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那么即使满头大汗,你也会顾不上去擦;金色的秋天,一边品尝劳动的丰硕果实,一边咀嚼精神的食粮,你会感到丰收带来的喜悦;凛冽的寒冬,也许你的手冻得红肿了,但却被书中如火的温情所感动,从而忘记了寒冷。有时你会为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暗暗流泪,有时又会为正义的胜利而鼓掌欢歌,有时你幼稚地希望书中的坏人统统死掉,有时你又善意地盼望能分担弱者的不幸------总之,读书的好处枚不胜举。

关于你们的语文老师——我自己,我有如下的看法,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请同学们切记,千万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老师站得高一点,不是为了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我们彼此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假如他装作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们宽恕他就是,但不要相信他;相反地,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你们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们爱戴的,他是诚实的。还要说一点的是:老师不是魔术家,而是一个园丁。他可以并且将抚育和培植你们,但成长全靠你们自己。

要关照对你们关照的人。这听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但有时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体谅人,有时是一件很难的事,并不是总能做到的,但必须不断这样做。我会时刻去体谅你们的,如有疏忽,请大家监督。

对于同学之间,我也有这样的看法,还请大家讨论。

在同学之间,成绩好的同学请千万不要讥笑成绩较差的同学。要知道,他们不是出自本意想成为成绩较差的人,也不是生来供你们取乐的。对于力量较强的同学,请不要殴打那些比你弱小的人。这一点无须再做详细解释。可是我还想对他提出一点小小的忠告:强中自有强中手,谁也不要以为没有比他更聪明、更强的人了。“山外有山,楼外楼”,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以我亲身的经验,现简要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记多练多问的好习惯,简称“六多”。多读,有是有声的学习,可以让你聚精会神,训练发音。多看,这是无声的学习。多想,这是学习升华的方式之一,你的精神在此得到提升和陶冶。多记,这是最要的积累途径。多练,这是巩固学习的最佳途径。多问,这是最好的质疑途径,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你的父母和亲戚朋友,也可以问你素不相识的人。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在学习新课之前要认真预习,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在课后要认真做作业,以达到复习巩固之目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想奉劝大家一定要把字迹写好,练字又不是一天可以取得进步的。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决不能忽视对书法的练习。

好了,同学们,第一堂课,我就与大家闲谈以上这些,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后,请允许我用两首诗作为这次与大家交流的结束语。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劝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来秋去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祝同学们在新学年学习愉快进步,身体健康!

水样年华 2022-07-14 09:04:53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