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字的部首是什么

山水总有情
精选回答

年字偏旁部首是什么

年字偏旁部首是什么——答案:丿。

年,汉语常用字 ,读作nián,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即《说文解字》:"年,谷熟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每年的等义,又是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

年【解释】1.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

三~五载。

2.每年的:~会。

~鉴。

~利。

~薪。

3.一年的开始:~节。

新~。

4.有关年节的(用品):~画。

~礼。

~货。

5.时期,时代:近~。

~华。

~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

~限。

~深日久。

6.收成:~成。

~景。

~谨。

荒~。

7.岁数:~纪。

~事(岁数)。

~高。

~轮。

8.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

童~。

青~。

壮~。

中~。

老~。

9.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

~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姓。

【组词】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年高德劭 劭: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望重 年纪大,声望高。

年谷不登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

指年成很差,荒年。

年轻力壮 壮:健壮。

年纪轻,体力强。

年深日久 形容时间久远。

年谊世好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

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年逾古稀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年登花甲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

年纪已到六十岁。

年复一年 一年又一年。

比喻日子久,时间长。

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年该月值 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年高德卲 年纪大,德行好。

邵,亦作“劭”、“韶”,美好。

年高德勋 年纪大而有德行。

年华垂暮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

快要到老年。

年近古稀 古稀:指七十岁。

年纪将近七十岁。

年经国纬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年深岁久 深:久。

形容时间久远。

年深月久 久经岁月。

指时间长久。

年事已高 年事:年纪。

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年衰岁暮 指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年头月尾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

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

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年湮世远 指年代久远。

年壮气锐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年字的部首是什么如何解释 “年”字?

「年」这个字确实有点特殊,特殊在哪里呢?首先,汉字的「年」,确实给人一头雾水,从字形上很难看出字理何在。

现代汉字学引入了一个「理据度」的概念,以此将汉字分为三类:全理据、半理据、无理据。

那么,「年」在文字学上叫做「无理据」的「记号字」。

如果以部首索引查字典的话,「年」应该怎样查?《康熙字典》竟然将其归入「干」部,我估计是不得已的办法,《新华字典》也沿用。

其次,「年」是个常用独体字,一般常用独体字往往会变成汉字常见的偏旁部首。

但是,极其反常的是,几乎没有汉字以年为偏旁部首。

只有几个极其罕见冷僻字以「年」为部件,都不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内。

比如「哖」,是生造的方言字,是地名「噍吧哖」,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县玉井乡。

先解释第一点,为什么「年」字是这样的构形?先说结论:因为汉字「年」从汉代隶书到魏晋楷书阶段,产生了讹变,完全丢失了字理。

(篆书过渡隶书叫隶变,而蚕头燕尾的隶书变为横平竖直的楷书叫「楷变」,大致发生在三国魏晋时代,目前从传世的碑帖来看,钟繇、王羲之这些人,大概起来很重要的作用,为楷书立下了法度。

)我们先看《说文》的解释:年,穀孰也。

从禾,千聲。

《春秋傳》曰:大有年。

再来看「年」的古、今文字演变过程:【引自: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册中,页638】《說文》的解释基本是靠谱的,「年」的甲骨文、金文从「禾」从「人」。

小篆从「千」。

(「千」的古文字就是「一人」的合文,「身、千」一声之转,借「人身」之「身」,表数量「千」)甲骨文和金文以「人顶谷禾」之形,会意「人收割成熟的谷物」,而商周时谷物是一年一熟,所以,很自然就能引申出「年岁」的意思。

所以,「年、稔」是古今字。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

——《诗·周颂·丰年》 有年。

——《左传·桓公二年》。

孔颖达疏:「年训为稔」。

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受年」一词,【受年】也就是【收年】:丰年好收成的意义。

比如《合集36975》:商王占卜北、西、南、东,四个地方的土地是否能受年(好收成)。

汉隶还有点「禾、人」的遗留,到魏晋楷变、南北朝的魏碑,就完全讹变成一个独体字了:汉隶:晋代王羲之兰亭帖汉代以后各种碑刻上的年字: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年」其实是「禾、人」的讹变,形成的一个独体字。

其实,从「禾、人」的汉字还是很多的。

「年」的构形其实跟「季、黍、香」相同。

最后,交代一下另一个问题:「年」中的「人」是义符,也是音符,因为「人、年」古音相同,至今很多南方方言「人」的发音跟「年」一样,比如:吴语上海话,闽南语等等。

我永远记得小时候去上海的时候,跟上海孩子一起玩,他们那种浓浓的优越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阿拉是商亥年,侬是夯哈年(我是上海人,你是乡下人)。

二、三十年前上海人,恨不得把上海人三个字刻在脸上。

香港人觉得大陆人都是「阿灿」,上海人觉得上海以外的人都是乡下人。

上海城乡结合部的青年韩寒说的用油条洗脸的余秋雨,也是上海人(祖籍浙江余姚),在他的《文化苦旅》的散文集中,那种上海人优越感一览无疑。

余秋雨大概就是今天说的油腻中年男。

看来「油腻男」是韩寒发明的。

我至今耳朵对上海话特别敏感,三公里以外都能听出来,总觉得上海话像打机枪一样,特别是上海大妈说的时候,给人一种市侩、刻薄、尖酸的感觉。

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听出吴侬软语?总之,上海油腻男余秋雨,有一个很好的总结:上海话俗,南京话土,北京话油。

“年”的释义有多种,本文重点讲解一下“年”作为节日的义项。

“年”的名称,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祀”,周代才称之为“年”。

《说文解字》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

年节定型于汉代到了汉代,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形成年节风俗活动的历史条件成熟了。

刘邦长乐宫首行朝贺礼布衣刘邦称帝,那些同他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多起于微贱,多是屠狗、织苇之类的平民,举止粗豪。

每当朝会、庆贺之时,一些大臣开怀畅饮,大呼大叫,举止狂荡,更有甚者,醉后起舞,拔剑击柱,朝堂那叫一个热闹,刘邦大为光火,心生不悦:你、你、你们这些“兔崽子”太没规矩,还把朕放在眼里吗!有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博士叔孙通,体察圣意,入见汉高祖,自告奋勇愿为汉朝制定一套简便易行的朝仪。

汉高祖大喜,立即大开绿色通道。

叔孙通遂召集了二三十个儒生,在栎阳演习朝仪。

秋尽冬来,适值换年添岁。

那时汉承秦制,以九月为一年之终,十月为一年之始,十月一日为元旦,此际正值长乐宫告成。

汉高祖七年,新年伊始,汉高祖令君臣至长乐宫欢庆新年,并让叔孙通教习群臣举行贺礼。

天色微明,谒者引诸侯王、各级官吏依次上殿,有序站列东西两旁。

大殿上郎中执戟,陈列仪仗,严肃静穆,及至高祖乘辇升殿,侍臣连声传警,诸侯王、三公九卿等上殿一一拜贺。

真个是人人尊礼,个个肃敬。

礼毕赐宴,君臣按官位高低依次捧杯上寿。

宴会自始至终,无人笑闹喧哗。

礼毕,汉高祖不由得大喜,叹道:“我今日方知皇帝的尊贵了。

遂加赏叔孙通为奉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导演的朝仪,也叫朝贺礼,或朝岁礼,其核心是严明等级秩序,以体现贵贱尊卑有别。

这一礼仪为后世统治者传承,成为春节经典礼仪,并加以装扮和粉饰,形成了一种君臣之间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节日礼仪。

门神辟邪年俗首先是立神荼、郁垒于门户,谓之门神。

汉代人很迷信,以为鬼在天地之间,时来时往,与人杂处,飘忽不定,属于“凶恶之类”。

王充《论衡·订鬼篇》记载“凶祸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

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

在无法抵御灾难、不能科学理解某些自然现象时,人们就认为是鬼在作祟。

于是在除夕之际,首要之事就是防鬼进家,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二人形象,立于门中国门神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汉代人为什么要树立神荼、郁垒二人的形象呢?据汉人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说:上古之时,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居住于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下,他们把祸害人间的恶魔都用苇索捆绑起来,并让老虎吃掉。

这个传说当时广泛流传于民间。

蔡邕《独断》中说,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枝叶茂盛,盘根错节,树冠蟠曲覆盖达三千余里,在树枝东北有鬼门,是世间万鬼出入的必经之门户,神荼、郁垒居其门,见到害人之鬼,就用苇索捆绑,令虎吃掉。

因此汉代人每到除夕,便用桃木削成神荼、郁垒二人像立于门上“以御凶”。

同时在门上悬挂苇索,供神荼、郁垒两个门神作缚鬼喂虎之用,称之为“悬苇 ”。

张衡《东京赋》载:“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

这一习俗流传到魏晋南北朝以后,可能因为刻木为人像太麻烦,干脆削成一块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人的名字,把这块桃木板挂于门上,称之为“仙木”或“桃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辟鬼祛邪的“桃符”。

燃爆竹汉时没有火药制成的鞭炮,时人在堂阶前用火烧烤竹节,使其“噼里啪啦”发出巨大的声响。

据《神异经》和《荆楚岁时记》载:当时人们放爆竹是为了“辟山臊恶鬼”。

山臊恶鬼住在西方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一旦撞上它,就会生大病。

这种鬼最怕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来临时都要放爆竹。

爆竹声声震耳,既能驱鬼除怪,又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放雀这项活动始于民间,放雀的原因据说有两个:据《孔丛子》记载邯郸人在元旦正朝曾献一雀给赵王,并给雀身上缀以五彩。

赵王大喜。

但是有的大臣劝告赵王放雀以示不伤生灵,赵王就放了这只鸟儿。

另据《三齐略记》记载的一个传说,在荥阳有一眢井,项羽追刘邦时,刘邦避于井中,两只斑鸠落在井口上,项羽追来时,有人告诉项羽井中有人,项羽却说:“井有人,鸠不集。

刘邦幸免于难。

所以在汉代正旦日,要为斑鸠等鸟雀放生。

到汉成帝时,还专门下了一道诏令:“废除正旦杀鸡与雀。

这个民间风俗被皇帝钦定后流行更广了。

饮椒柏酒放完爆竹,家长率妻携子去祭祖,然后一家人团聚一起饮椒柏酒。

汉代人认为,椒是玉衡星的精灵,吃了使人年轻耐老;柏是一种仙药,吃了能免除百病。

饮椒柏酒,预祝在新的一年中,人人身体健康。

但是,古人饮酒与现代人饮酒时,先敬尊者或长者的习俗不同,而是让年龄最少的先饮,然后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

喝桃汤桃汤是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

据说可以压邪气,制伏百鬼。

魏晋以后,人们不再服桃汤,而是饮屠苏酒了。

庶民之家,终年劳作于野,年节没有口福品尝美味佳肴,能合家团聚,一杯椒柏酒、一碗桃汤,爱在其中,意在其中,美好的祝愿在其中,天伦之乐的无穷佳趣也尽在其中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重人情的,每逢佳节尤为突出。

当新年来临,用过酒饭以后,人们整好衣冠,走家串户,拜访亲友,互致节日的祝贺。

这种风俗叫“拜年”,这又给新年增添了几分乐趣,增进了人们相互间的友谊。

值此新春之际,祝所有支持与关注“嗨历史”的友友们:牛年大吉,牛气冲天,财源滚滚,日子越过越幸福!资料来源《邮票上的节日长安》

平凡可贵 2023-09-11 10:37:07

相关推荐

火龙果水果保鲜的方法

1、在室内要尽量将火龙果放置在阴凉并且没有光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只能存放一天。2、火龙果在切开后有剩余,可用保鲜膜或袋子包起来,放在冰箱中冷藏。3、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因此在冰箱冷藏时,要将温度调为十五度,此方法...
展开详情

心里迷茫的伤感句子

1、暧昧的人,连再见都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本来就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谁也不是谁的谁。2、就算很失望,笑容依然要灿烂!3、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4、朋友之间很少谈论未来,但是未来他们往往还在一起;恋...
展开详情

在西周以下哪一个诸侯国是功臣国

在西周以下宋国诸侯国是功臣国,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
展开详情

伊洛纳银猫在哪里抓

1、玩家可以在菜洞1层、2层的位置刷出银猫,玩家将银猫打出表情就可以进行捕捉了。2、地宫中的银猫属于中立,玩家无法进行抓捕,不过可以使用瓶子砸,砸成敌对的之后就可以抓了,也是打出表情之后进行抓捕。3、玩家在捕捉...
展开详情

土木工程帽子的区别

土木工程在工地佩戴的安全帽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红色为管理人员;黄色为运行值班人员;蓝色为现场作业人员包括检修、试验、施工等;白色为外来检查以及参观人员。...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