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菜的禁忌 可以吃的野菜有哪些

天比不过海的蓝
精选回答

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

1、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2、野菜取材要新鲜。

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3、野菜要注意烹饪方法。

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4、野菜不可多吃。

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过量进食野菜,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像鱼腥菜等少数野菜就有微毒,多吃有害,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因此食野菜不能偏食贪多。

5、苦味野菜不宜多食。

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6、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7、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

郊外化工厂等附近的空气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铅等化合物,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8、需要浸泡的野菜。

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后周身不适。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可以食用的野菜

一:灰灰菜

藜科、一年生草本、具有祛湿、降压、解毒、止痛、杀虫、止泻的功效。吃灰灰菜能补钙,100克灰灰菜含钙209毫克。

二:扫帚菜

藜科、一年生草本、“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李时珍

三:扁蓄

蓼科、一年生草本、生命力很强。嫩茎叶可食用,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

四:藿香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所含的芳香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有防腐与抗菌作用。鲜藿香解暑之力较强,夏季泡汤代茶,可作清暑饮料。

五:紫苏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具有消炎止痛作用。鲜吃紫苏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使紫苏产生特有香味的某种酶,正是其抗炎功效的活性成分。

六:凹头苋

苋科、一年生草本、全草及种子可清热解毒。100克凹头苋含钙601毫克,是菠菜的3倍,比豆制品高6-10倍,是老人和幼儿的营养菜肴。

七:猪毛菜

藜科、一年生草本、具清热解毒功效。在果实期采收的,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100克中含钙480毫克,Vc86毫克,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很高,为一般食品的20倍。

八:马齿苋

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止血凉血等功效。主治痢疾、肠炎、痔疮、丹毒、扁平疣(捣碎后,抹在长有扁平疣的患处),以及驱虫祛毒等

九:薄荷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等功效,所含的薄荷油是药用的有效成分。薄荷可以洗净后直接食用。

十:苣荬菜

菊科、多年生草本、是苦菜的一种,开花前的嫩茎叶可食用,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2.9g脂肪0.5g,粗纤维4.19,钙120mg,磷52mg,铁3mg,胡萝卜素4.36mg,硫胺素0.003mg,核黄素0.27mg,尼克酸8.5mg,抗坏血酸33mg。

据《本草纲目》载,苦菜性味苦寒,可去五脏邪气,调十二经脉。久食有安心益气、强力、明目等功效。

十一:打碗花

旋花科、一年生草本、嫩茎叶和根可食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脂肪0.5g,粗纤维3.1g,糖类5g,钙422mg,磷40mg,铁10mg,胡萝卜素5.28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59mg,抗坏血酸54mg,尼克酸0.59mg。打碗花性平,味微甜,具有调经活血,滋阴补虚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泽肤、明目。

十二:墨旱莲

菊科、一年生草本、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品,味甘、酸,性凉。具有滋补肝肾,乌须固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发白齿摇,外伤出血等。

十三:荠菜

十字花科,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等症(yiQIg.cN)。

荠菜每百克含水分85.1克,蛋白质5.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19毫克,尼克酸0.7毫克,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黄酮甙、胆碱、乙酰胆碱等。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

十四:苦麻子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高血压、牙痛等慢性病很有效果。

十五:山苦荬(苦碟子)

为菊科植物,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痛肿等症。

十六:蒲公英(婆婆丁)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十七:车前草(车轱辘菜)

车前草科、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

超越梦想 2024-01-13 15:11:2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