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哪个国家的

云淡天高
精选回答

在我国,意大利、法兰西两个都是共和国,为啥往往简称时,一个叫意大利,一个叫法国?

这是个习惯问题。

意大利是英文Italy的音译;法国是France,音译"法兰西";德国是Germany, 音译"德意志";英国是English,音译"英吉利",又称"联合王国" United Kingdom,或"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俄国是Russia,音译"俄罗斯"。

这些昔日的欧洲列强,除了意大利很少简称"意国"外(国人过去也有称意国的,只是鲜见罢了),其他都保留了音译的第一个汉字,后面一律用"国"作后缀,以称为国名。

我想,这完全是一种约定俗成吧。

类似的习惯还有许多,比如,把"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而把它的邻居"墨西哥合众国"却称为"墨西哥"。

日本( Japan)的全称是"日本国",但是习惯就称日本。

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是韩国的全称,以前习惯称"南韩",相对于"北韩"即北朝鲜( DPRK)而言。

补充一下,世界上没有叫"英国"的国家,这完全是国人对"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或"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的误叫。

为什么中国人会把"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称为英国呢?完全是与" English"这个词很有关系,与" England"这个词关系很小。

因为,这两个词的词意是一样的,但语法意义不一样,English是形容词,England是名词。

但是English作为名词时,有"英格兰人"或"英格兰语言"的意思。

大约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大不列颠人对清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民众对欧洲这个岛国就熟悉了。

由于,这些到中国的不列颠人,大部分是英格兰人,加上英格兰人是大不列颠的统治者,中国人经常听这些高鼻梁,白皮肤,金发碧眼的洋鬼子自称是" English或Englishman",即英格兰人。

久而久之,国人就把这些洋鬼子的国家叫"英国"了。

所以,"英国"的叫法与"英格兰"这个词没有关系。

假设,当时大不列颠是苏格兰Scotland占统治,到中国来的主要是苏格兰人Scottish,估计国人就会把现在的英国称为"苏国"了。

另外,当时的国人根据"English"的音译,也把英格兰人叫成为英吉利人,把所谓的"英国"称为"英吉利"。

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没有什么理由,可能就是因为叫着不顺口,所以意大利没有简称古代中国自称天朝上邦,认为自己是天下中心,所以称自己为中国。

历代中原王朝皆视其他国家为蛮夷,周代称呼周边的民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对其他国家翻译也一般不会用什么好词,例如匈奴、倭奴(日本)、大食(阿拉伯帝国)、罗刹(俄罗斯)、佛郎机(葡萄牙)。

不过到了清朝,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由于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为此清代统治者非常忌讳这些带有侮辱性的翻译,所以清代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翻译开始使用许多美好的词汇。

首先是罗刹,这是元明时期中国对俄罗斯的称呼,到清代则改为“俄罗斯”。

虽然这个字算不上很优雅,但起码比“罗刹”强太多了。

到了清末,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中国人开始着手翻译西方国家名称。

而在翻译过程中,早期的翻译家则使用了大量正面的字眼,例如: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新西兰、波兰、芬兰、荷兰、法兰西、德意志、普鲁士、威尔士、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美利坚、加拿大、丹麦、瑞典、挪威、捷克、西班牙、葡萄牙、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

(欧洲国家地图)我们今天看到这些西方国名都使用了许多寓意美好的字眼,特别是“美利坚”这个翻译,最初更是引起了国内许多人的不满。

反对者认为这些翻译实在是太崇洋媚外了,相对而言,日本则将美国翻译成“米利坚”,至今日本都简称美国为“米国”。

而对英国的翻译则更加霸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翻译西方各国名称时,大多数都是用两个字或三个字。

使用两个字的国家没有办法再简称了,而使用三个字的国家很多使用简称。

例如美利坚简称为“美国”,德意志简称为“德国”,法兰西简称为“法国”。

不过也有很多三个字的国家没有使用简称,例如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奥地利、西班牙等等。

之所以这些国家不使用简称,首先是因为当年这些国家的使用频率不高,不像是美国、法国我们需要经常接触,所以用简称方便。

其次,有些国家简称可能不太顺嘴,例如意大利简称为“意国”?这听起来容易产生歧义,到底是“一国”还是“两国”?另外俄罗斯有时候也被简称为“俄国”,但是在正式场合下,我们都叫它俄罗斯。

还有澳大利亚,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也将其简称为“澳洲”,加拿大有时也简称为“加国”。

总之,今天对于世界各国的翻译都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了,就连这些国家最初是谁翻译的?现在都搞不清楚了。

反正以前就这么叫,所以我们现在也这么叫。

除了这些国家的翻译外,中国对于西方国家其他事物的翻译也是极尽溢美之词,如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和“香榭丽舍大街”,美国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英国的“泰晤士河”,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等,这些翻译一听就非常地高大上。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幸福是在一起 2023-09-06 15:40:21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王羲之是哪里人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冬至的诗句和名言

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二》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成化甲辰)》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冬至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语录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西风颂》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左传》

排比句的好处和作用

排比句的好处: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且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文章的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作用:使用排比句来写人,可以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写景时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形象生动之效,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一狼仍从的从是什么

“一狼仍从”的“从”的意思是跟从。
该句出自清代蒲松龄的《狼三则》,原文节选内容: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