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

寻觅知音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本文简介:1物质的组成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5.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Ⅰ.客观题(1)考查“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本文内容:

1

物质的组成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

5.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Ⅰ.客观题

(1)考查“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2)考查“分类”:混合物、氧化物、电解质的分类等。

(3)考查“化学用语”: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4)考查“胶体”:Fe(OH)3胶体的制备、胶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离提纯等。

Ⅱ.主观题

(1)与物质结构知识相结合,考查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的书写。

(2)与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化相结合,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渗透于化学工艺流程题、综合实验题之中,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易错点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③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NH、OH?,不是由SO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2、NH3均为非电解质。

④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决定,也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

2.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①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②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可能会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原物质保持不变。常见实例:金属导电、蒸馏、吸附、升华、焰色反应、胶体聚沉、核聚变、核裂变、同位素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3)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是物质中原子重新组合,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常见实例: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干馏、爆炸、电解质溶液导电、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等。

1.(2018内蒙赤峰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氢气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

D.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相关的反应,清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它们的区别。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

A.碳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铝的还原性强于氢气,不能通过氢气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通常用电解氧化铝法制取,故B错误;C.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分散质,故C正确;D.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2.(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1亿种,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含锰元素的物质很多,其中高锰酸钾(KMnO4)是锰的最高价氧化物

B.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是重要的钠盐也是重要的碳酸盐

C.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如NaOH、NaCl、Na2S化学性质相似

D.凡液体混合物都属于溶液

【解题思路】按照物质的分类、物质的俗名、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差异、分散系-溶液的定义的灵活应用来答题。难度不大。

A.高锰酸钾(KMnO4)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按照阳离子可以分为钠盐,按照阴离子可以分为碳酸盐,故B正确;C.NaOH是碱、NaCl、Na2S是盐,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D.油水混合物属于浊液,不是溶液,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3.(2018重庆铜梁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NaF、MgO、CaCl2均可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Na2O、HCl、BaSO4、SO2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都是电解质

D.H2O、HCOOH、Cu(NH3)4SO4中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

【解题思路】物质的分类:酸、碱、盐、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考查。

A.依据物质结构分析,NaF、MgO、CaCl2均由活泼金属或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酸有氧化性是氢离子的氧化性,但不是氧化性酸,氧化性酸是酸根离子的中心原子得到电子表现出的氧化性,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HCl是非氧化性酸,浓H2SO4、HNO3都是氧化性酸,故B错误;C.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Na2O、HCl、BaSO4都是纯净物,S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2O是氧化物,HCOOH、Cu(NH3)4SO4中均含有氧,但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4.(2018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期中考)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④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题思路】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BaSO4包含在其中),对物质的俗名和相对应的物质熟记(纯碱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注意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混合物,故①正确;②BaSO4是盐,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熔融状态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②正确;③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③错误;④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这三种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④正确;故正确序号为①②④。A.①②不符合题意;B.①②④符合题意;C.②③④不符合题意;D.③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

【答案】B

5.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一定为两性氧化物

D.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解题思路】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A正确;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B不正确;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为两性氧化物,如SiO2,C不正确;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D不正确。

【答案】A

1.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下列方法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①布朗运动

②丁达尔现象

③加热法

④电泳实验法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全部

【解题思路】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均存在布朗运动,①不合适;Fe(OH)3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碘水不能,②正确;加热Fe(OH)3胶体会发生凝聚,③正确;Fe(OH)3胶体能够产生电泳现象,碘水不能,④正确;加入电解质,Fe(OH)3胶体会发生凝聚,碘水不能,⑤正确。

【答案】C

2.(2018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三期中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胶体具有介稳性,是因为胶体带电荷

C.长江入海口附近形成泥沙三角洲是因为河水中的土壤胶体粒子聚沉导致

D.向鸡蛋清胶体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使其中的蛋白质盐析

【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性质的生活应用。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1nm-100nm为胶体,小于1nm的为溶液,这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介稳定性是因为胶体粒子带电荷,为易错点。

A.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1nm-100nm为胶体,小于1nm的为溶液,故A错误;B.胶体具有介稳性,是因为胶体胶粒带同种电荷,故B错误;C.土壤粒径介于1nm-100nm,是一种胶体颗粒,但是海水中存在大量的离子,会使胶体聚沉,土壤颗粒沉淀下来形成了三角洲,故C正确;D.向鸡蛋清胶体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为重金属盐,可使其中的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答案】C

3.(2018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调研)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Al2O3、CaO2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⑦

C.②③⑥

D.④⑥

【解题思路】对混合物、氧化物、电解质、氧化还原等概念的考查,Al2O3是两性氧化物,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为易错点。学会区分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位素、同分异构体。

①水银是汞,属于纯净物,故①错误;②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②错误;③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CaO2为碱性氧化物,均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⑤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质溶液强,故⑤错误;⑥只有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才能破坏,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⑥正确;⑦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⑦错误;综上,正确的只有④⑥,答案选D。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亦称可入肺颗粒物,表面积相对较大,会吸附有害物质

B.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嫦娥”三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题思路】A项,PM2.5亦称可入肺颗粒物,表面积相对较大,会吸附有害物质,正确;B项,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项,从海水中提取物质不一定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例如氯化钠,错误;D项,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答案】A

5.(2018山东德州市高三期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l2均能导电

③芒硝的风化、浓硝酸久置变黄均为化学变化④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

⑤C60、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⑥盐酸、亚硫酸、***分别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题思路】混合物是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是指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反应,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①酸性氧化物指的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O2除了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①错误;②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故②错误;③芒硝的风化是芒硝晶体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浓硝酸久置变黄是因为部分硝酸发生分解生成的NO2又溶解在硝酸中的缘故,也是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铝热剂是单质铝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故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故④正确;⑤C60、碳纳米管、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⑤正确;⑥***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⑥错误;故正确的是:③④⑤,答案选B。

【答案】B

6.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Cl2O7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葡萄糖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金刚石

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解题思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答案】B

1.(2018江西南昌高三调研)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现代中药纳米粉碎B.明矾作净水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淸洗剂

【解题思路】清晰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的水解。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现代中药纳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明矾作净水剂,铝离子水解为氯化铝,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淸洗剂,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答案】A

2.(2018辽宁育才学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B.“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

C.节日燃放的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

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性的性质而设计的

【解题思路】胶体不带电,胶体粒子带电。

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将水体中的Pb2+、Cu2+、Cd2+、Hg2+重金属离子还原成相应的单质,从而净化水质,不是物理吸附作用,故A错误;B.“水滴石穿”是指石头在水滴或雨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发生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溶解,从而使石头穿孔。故B正确;C.不是所有金属都有焰色反应,铂和铁等金属没有焰色反应,故C错误;D.某些胶体粒子带电荷,不是胶体带电。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粒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答案】B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乙、丙、丁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A.①②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解题思路】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固体可用作干燥剂,①错误;②不锈钢、青铜、生铁是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都是合金,②正确;③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③正确;④氧化镁、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了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④错误;⑤醋酸、一水合氨、水都存在电离平衡,属于弱电解质,⑤正确。

【答案】C

4.(2018湖北示范改革联盟学校联考)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下列对应的主要材料所属物质、物质分类有误的是()

文房四宝

材料所属物质

物质分类

A

毛笔(纯狼毫)

蛋白质

化学纤维

B

单质

C

宣纸

纤维素

D

石砚

石英、云母、石灰石

氧化物、盐

【解题思路】A.毛笔(纯狼毫)用的是黄鼠狼的尾毛,属于蛋白质,是天然纤维;而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A错误;B.墨是烧制的碳黑,是碳,为单质;C.宣纸中的纤维是竹木纤维或竹木纤维再生得到,是纤维素,属于糖类;D.石砚的材料是石英、云母、石灰石等矿物,属于氧化物、盐类。故选A。

【答案】A

5.(2018山西晋中平遥中学模拟)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

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D.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

【解题思路】铁的三种氧化物:FeO(黑色)、Fe2O3(红棕色)、Fe3O4(黑色)。抓住题干信息,是由一定浓度的FeCl3、FeCl2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钠制得不涉及氧化还原,所以含铁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得黑色分散系为Fe3O4胶体。

A.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选项A错误;B.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选项B错误;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选项C错误;D.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Fe3++8OH?

===Fe3O4(胶体)+4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6.在2015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高沸点的彩色拉烟剂,进行了绚丽的拉烟飞行。其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汽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彩雾”是一种混合物

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

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汽化

D.“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

【解题思路】A项,“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汽化后的彩色拉烟剂,因此是混合物,正确;B项,“彩雾”形成过程是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汽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是物理变化,正确;C项,飞机燃料燃烧产热使得拉烟剂汽化,正确;D项,“彩雾”的形成过程显色是拉烟剂的原因,与焰色反应无关,错误。

【答案】D

松手 2022-07-12 07:34:43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