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沧桑过后正年轻
精选回答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 (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管理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

【例】 某村通过清理资产,出售一台旧495机器,原值1200元,售价900元收到现金,495机器已提折旧800元。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400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1200

(2)收回价款:

借:库存现金 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900

(3)结转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例】某村因火灾烧毁仓库一座,原值52000元,已提折旧22000元,保险公司赔偿15000元通过银行已支付。清理残料变卖收入现金1100元,以现金开支清理费1300元。经批准,转入递延资产处理,分4年摊销。资产会计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30000

累计折旧 22000

贷:固定资产—— 仓库 52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300

贷:库存现金 1300

(3)保险公司赔偿: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5000

(4)残料变卖收入:

借:库存现金 1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100

(5)结转净损失(30000+1300-15000-1100)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15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5200

(6)结转当年摊销数(15200/4)

借:其他支出 38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800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

(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损益(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

云淡天高 2024-02-21 14:45:07

相关推荐

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吗

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吗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具体要看岗位要求,选调生一般情况下有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其他的岗位都可以。报考公务员需要满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
展开详情

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还应参加教师资格认...
展开详情

备案制教师怎么入编

备案制教师怎么入编备案制教师可以转编制,但是只有在有空编的情况下才有入编的机会。备案制教师又称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指的是聘任的教师不办理入编手续,但是报同级机构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可以办理...
展开详情

2021教师考编报名时间

2021教师考编报名时间具体时间尚未发布,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公告为例,其发布时间一般在1月份,而报名时间都是集中在3月中旬。因此小编大胆猜测2021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时间为2021年3月15日-3月21...
展开详情

公务员工资包括哪些?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政通人和的意思是什么5个字

政通人和,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g tōng rén hé,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政治局面。
示例:及擢守严陵,政通人和,始从事于梨枣。——清·鲍廷博《青本刻<聊斋志异>纪事》
近义词:下情上达、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造句:
1、而今我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2、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3、如今正值盛世,举国上下政通人和,五湖四海安居乐业。
4、既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也要防止职责不清、政通人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机构互相监督,运转有序。

功名成就是什么意思啊

“功名成就”意思是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出自《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功名成就”造句:
1、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功名成就之说,惑世诬民,充塞仁义,岂不是误人子弟。
2、付出终有收获,努力会有结果,功名成就在即,此刻莫要焦虑,心中会有担忧,黎明前的节奏,高考就如行舟,随风随水无忧。前路一片光明,愿你心想事成。
3、垂头丧气,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定会碌碌无为,遗憾终生;胸有成竹,凡事相信“我能做好”,放胆一试,则会功名成就,不枉此生。

意欲的意思是什么

意欲,汉语词汇,拼音:yì yù,释义是指人对某种事物在思想上的欲望。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出自《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造句:
1、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
2、在你的脑海里,你能清晰地看到你最想得到的汽车和房屋,你最向往的游览胜地,你最渴望的朋友,还有你最意欲达到的地位和身份。
3、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什么意思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的意思: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出自《列子·说符》。
《列子·说符》出自《列子》,《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早已散佚。全书共8篇,134则,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
《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与人事相应,叫做“符应”。“符”,有符信、符验的含义。“说符”,即谓“道”与人事的相互应验。全文通过三十余则寓言和说理,对“道”与“智”、“名”与“实”、“形”与“神”、“贵”与“贱”、“时机”与“变通”、“久利”与“暂得”、“持身”与“治国”等多对关系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论述。
世事无常,祸福相倚,因此列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做到“持后而处先”,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也应当透过其表面来“寡其所以然”。一方面要“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全身远害,避免重演郄雍的悲剧;一方面也要拥有“授隙抵时,应事无方”的智慧,领会“先迕后合”的圣人之言,进而懂得各种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积来已久的缘由。然而世人多纵欲迷性,重利轻道,贪图一时所莸,不念长久之积,所以才会闹出“宋人拾契”、“齐人攫金”那样的笑话。唯有舍末明本,“归同反一”,因名求实,得其髓而弃其粗,才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