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状元传授英语学习“独门秘笈”

已风干的迷茫 高中英语
精选回答

诚然,进入高三阶段,同学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多。或许你对高考认识不足,或许你在心理上有恐惧和恐慌,或许你在复习规划上有迷茫,或许你在学习 上有不足从而造成自卑和信心不足,或许你对家长和老师的过于频繁的说教有反感,或许各方面的压力更造成你的心理紧张从而不能做到有效地复习,或许你存在着 偏科,比如说英语可能就不是你的强项。那么,该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呢?在此,将历年高考状元们的一些英语学习“独门秘笈”与大家分享,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 助。

Q1:我是一名高三的理科生,英语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念我的名字并给予表扬,可正因为如此,我越来越害怕考不好,害怕再也听不到表扬的声音。可是,我越想越考不好。我该怎么办?

郭薇(2008年陕西文科状元):高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身在高三阶段要经历多次考试,考试中偶尔 的一次失误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整体实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找到自己成绩不断下降的原因。你可以去咨询你的老师,让他帮你分析一下原因;或者和同学进行 横向比较,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使你的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另外,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定要以最佳的 状态迎接高考!我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总结了四方面“秘诀”:一方面是心里始终要有目标,有问题就下工夫解决;第二方面是要脚踏实地,注意细节,认真、快活地 学习;第三方面是要注意听老师教、授,同时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第四方面是养成好习惯,这样做事才会有成绩。

Q2:我一直苦于英语单词老是记不住,不知道有什么记忆窍门吗?

耿泉(2005年安徽理科状元):单词时间标记记忆法---当学习一个新单词时,先按照音标把这个单词准确地读出来,并对照着写出这个单词,记住它的意思,然后在这个单词边写下当天的日期,以后根据日期每隔两天复习一遍,直到自己能熟练地读出、写出为止。

康静(2005年湖北文科状元):五官并用法---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 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很多同学在学英语的时候往往只是用了眼睛、或者用了手、用了嘴、用了耳,用了某一个器官,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单位时间里 面,其实可以五官并用,这样的话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效率。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拿到一个有声文本,我一般会进行五遍听音。第一遍进行听音不看文本, 第二遍,把自己听到的东西写下来,进行听写。第三遍一边放录音,一边对照文本,看自己所听写的内容和原文本有什么差距,尤其是要注意自己写错的和没有听出 来的地方。第四遍一边听文本,一边进行跟读,即看文本、听录音,跟读。第五遍不看文本,听录音,进行跟读。

陈博(2005年湖南理科状元):大声朗读法---我觉得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听力,又 提高了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英语的语感。语感是在面对英语试题时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时它是说不清楚的,但往往就是这种能力使我们在考试中能够 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再者,英语的学习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见缝插针。仅仅利用在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巩固和完善。另 外就是我们的朗读材料,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可以读很多的东西,比如说一些英文杂志、英文报纸。而且这些杂志报纸上文章的内容和课文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生 词,是平常的课堂上可能遇不到的,但是在高考中可能会遇到,所以我们在面对生词的时候,就可以搜索以前的一些积累。

朱师达(2005年湖北理科状元):英语翻查词典法---我在课余时间就经常阅读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锻练 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手边常备词典,不懂的单词勤查勤记,而且不局限于平日读书看报时遇到的生词,广告牌、包装袋上的生词,我也会加以留心。很多词其实 都是我们日常碰到的,只是看你在平时有没有注意,手要勤一些,把这些生词记在本上,有空时翻一翻,自然就记住了。日积月累,词汇量逐渐丰富,阅读能力也就 水涨船高。值得一提的是,英语考试分为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改错和作文6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复习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是一套套地做卷子既花时 间又难以突出重点。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分专题,找弱项,进行强化练习,完形填空不好就专门训练完形填空,阅读不好就专门训练阅读。在复习阶段,我就是按照这 样的思路进行的。当然对于强项的练习也要有所保证,以防手生。这样的方法往往能够立竿见影,收到奇效。

杨楠楠(2005年河南理科状元):联想记忆法---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对我来说是比较难记忆的,比如 一些动词短语--就是用一个动词加副词或介词组成了很多词组。我想,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同感。这时候,如果联系它们的字面意义来充分理解并联想,比死 记硬背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有些词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相去甚远,比如说"comprehend"这个词,它有"make out"的意思,字面上是"使……出来"的意思,它的实际意思有"辨认出"和"领悟"的意思,从字面上很难去理解的。然后我就这样联想:它的字面意思是使 什么出来,比如说使"人"出来,即把其中一个人从这个大队里拉出来或者认出来,于是我就记得这个词组有"辨认"的意思了。使"意思"出来,就是使某个意思 从一个大句中出来,于是有了"懂得"的含义,即"领悟到……"的含义。还有"perforate"这个词,它的字面意思是"pull through(拉着……穿过)",但实际意思是帮助某人度过难关。这个意思上的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单纯地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于是我还是采用联想记忆法 来记忆。我想象一个场景:拉着某人穿过重重的障碍,引申出它的意思就是“帮助别人度过了难关”。所以,联想一些熟悉的方式,或者是容易记忆的东西来帮助记 忆单词和词组,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Q3:我的英语语法学得很糟糕,不知道短期能否提高呢?

陈宇缘(2008年江西文科状元):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将语法学扎实。高中英语的语法很零碎,所以大家 必须有意识有章法地将学过的语法做归纳,将相似点和易错点对比记忆。同时做英语练习不能盲目,要定时定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做过的题不能过后就忘,最好是 准备一本错题记录本,将做错的记在上面,并且将自己错误的地方修正,标上记号。利用好改错本、笔记本,在复习时把平时的小知识连成一个网络;上课注意听 讲,走神时就强迫自己记笔记,一字一句地跟着老师记,这样注意力就回来了;要细心,高考是尖子之间的竞争,大家实力不相上下,只有靠少失误才能取得好名 次;心态要平稳,平平静静地学习和考试。

爱拼才会赢 2022-10-10 02:28:24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