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怕麻烦别人

叶子
精选回答

为什么有的人很怕麻烦别人?这是怎样的心理状况?其实怕麻烦别人,是内心渴望依恋的表达。回避型的人不应该成为孤岛,而要真的接受他人、走进关系,一切并没有内心害怕的那么糟。试着依赖某个人,那是很美妙的体验,也是改变的第一步。下面是考高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怕麻烦别人,是内心渴望依恋的表达

01

我曾有个朋友,现在已不算朋友,因为在多年的互动中慢慢疏远了。

现在想来,我们的交往就像某种“协议”:

他孩子满月我随了300块钱,他随后就给我买了套书,定价308。

有一次聚会我把他送回家,下车后他从车窗给了我20块钱,说是车费。

还有一次他住院,我们买了水果去看他,出院后第二天,他请我们吃火锅表达谢意。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渐渐的,我害怕与他交往了,我不联系他,他也从来没联系过我。

几年前,有一部文艺又暖心的电影——《桃姐》,整整火了一年。

剧中,桃姐伺候了李家60年,病倒后不愿意麻烦李家,拒绝别人的搀扶,拒绝李家的礼物,固执地住进了敬老院,宁愿独守孤老,也不愿浪费李家少爷罗杰的时间。

桃姐先后为李家老少五代人工作,温情与忠心可见一斑,着实打动了观众,可“坚持不麻烦”的举动引发了热议。

最终,尽管李家少爷罗杰和桃姐形同母子,但桃姐不麻烦别人、坚强、独立、固执的性格还是深深印在我心中,至今挥之不去。

曾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否是一种美德?”

苏有朋首先提出概念要澄清:什么是“别人”,什么又是“麻烦”。

粗略界定,“别人”是为了区别“亲密”的。

亲密关系往往指家人和特别好的朋友,对我朋友和桃姐而言,我和罗杰都不算亲密关系,但也算不得别人。

毕竟我和朋友交往了十几年,罗杰还是从小被桃姐养大的,我们是介于“别人”和“亲密”之间的那类。

而“麻烦”的定义十分宽泛,我认为至少主观意愿的举手之劳,就不算是“麻烦”,比如我顺路送朋友、桃姐被搀扶。

今天谈的“害怕麻烦别人”之人就是这样的人,哪怕主动为他们做一点小事,也会被拒绝或很快“还人情”,别人对他好是有压力的。

他们基本不会找人帮忙,别人最好也别找他,他们活在人群中,却又像是独立在人群外。

还极少袒露心声,凡和情感、亲密沾边的总会逃开,只和你一起做事情,而且即使是做事情,也会分工明确,AA制是他们对待关系的态度。

就像原来课桌上的“三八线”,谁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会有小惩罚。

或者没这么极端,但总体生活关系中,他总不会有太多情感色彩,独来独往,不愿意走近别人,也不愿别人靠近,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他们是不需要的。

这其实是一种不那么明显的“回避型人格”。

02

他们回避的是依恋。他们是反依赖的,不管依赖别人还是被别人依赖,对他们而言,都是“很麻烦的事”。

与他们打交道,无形中会认同他们的“协议”,协议中心就是我做到我应该做的,你也要做到你应该做的,我们的关系就是责任与义务,别跟我谈感情。

这就是我“朋友”给我的感受,在他给我费用时,我感到在他眼中自己什么都不是,还不如出租车司机。

不相欠就不会有依恋。没有依恋,不论是爱人还是朋友,两清才可以安心。

回避型的人认为,只要有依恋就很容易产生依赖,就会有伤害。

不麻烦别人的意思是“我害怕对你有依赖”,这意味自己是脆弱的、无力的,这种脆弱感的暴露他们是承受不了的,会有羞耻感。

这样的人在早年往往经历过这样的养育方式:

一种是指望不上的养育。

父亲缺失,母亲很弱,弱到自己没能力让孩子依赖,也或许是母亲本身就有抑郁人格,整天长吁短叹愁眉苦脸,做任何事都无精打采没气力,或常年生病卧床不起。

当孩子有任何需要,妈妈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帮不上,不是不想帮,而是没有能力照料。

如此以来,孩子慢慢形成这样的感受:我的需要是没人满足的。

慢慢就变得独立,把情感需求藏起来,就怕被晾在那里,不但尴尬还很耻辱。

还有一种父母,是非常要强要面子。

不允许自己软弱,认为别人靠不住,每当孩子软弱就很气愤,经常教导孩子要坚强要独立、社会险恶只能靠自己。这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软弱是可耻的。

他们长大后就变成了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这样就不会暴露脆弱,也就不会暴露之后没人响应,就不会有羞耻感。

我的朋友就是这样,他的父母都常年生病,还互相指责,小时候常见场景就是父母无力地争吵,把他晾在一边,饭都没人做,很多时候都是他煮碗面,自己吃了,还要留给父母。

他讨厌被麻烦,也讨厌麻烦别人,更不愿再去喂养任何人。在他看来,别人的资助都有目的,是想要自己去满足别人。

还有更恐怖的,父母的养育方式是让孩子一直感到亏欠。

不管任何事都要让孩子知道是为了他,孩子生下来养下去本身就是某种“投资”,是要去变现的。

孩子一直觉得欠父母的,是要加倍偿还的,甚至一辈子都还不清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所有付出都是牺牲,所有爱都是辛苦,都是为了自己。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还债。

就像哪吒“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把肉身全部还给李靖夫妇,这就报答了父母恩情,从此再也不相欠。

因此,回避型的人最怕别人帮助自己、关心自己,他们潜意识会认为这都是某种手段,最终目的是需要自己加倍偿还的。

既然如此,不如拒绝,省得以后给自己惹麻烦。

所以,害怕别人麻烦自己,是害怕被人依附,继而像吸血鬼的父母般以爱的、关心的名义索取,那简直犹如梦魇,是会湮没自己的,恐惧至极。

其实,他们怕的不是别人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某种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带有强烈的侵入性。

拒绝、独立、高冷、界限分明就成了保护自身的有力武器。

但在内心最深处,他们渴望温暖、渴望亲密、渴望被爱。

只是他们更需要时间、需要理解自己的人。

他们意识上都懂,害怕麻烦、偿还人情、两不相欠太冰冷,是会影响关系质量的,所以时常会孤独,像一座孤岛,离人群很远,周围都是海。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如果想要让交情变得长久,那么你得让别人适当为你做一点小事,这会让别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感。”

很认同这句话,当朋友塞给我20块钱的时候,我很尴尬,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重要,甚至有点可怜。

害怕麻烦别人的人,需要共情一下别人,对方也有需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慷慨,允许别人爱自己是一种慈悲。话虽如此,但对他们来说,遇见一个像石天冬这样的人,真的很难。

《都挺好》热播至今,苏明玉冰冷的心终于被石天冬焐热了。明玉有一种执念:我的存在是为了报答全家的,在这家中,没人可依靠,只能靠自己。

坚强的明玉就是这样生活的,即便遇见石天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来不暴露自己的脆弱,就算内心很想依赖这个男人,但当年的恐惧挥之不去,不敢轻易敞开心扉。

所有交往都算得明明白白:石天冬以送餐、特供等名义各种关心明玉及家人,明玉总会用金钱来购买这一切,从不亏欠,每次都会为“麻烦石天冬”买单。

但石天冬沉得住气,从来不多说、多问,也会坦然接受苏明玉的金钱和拒绝,一天天、一点点地用行动表白“我不怕麻烦,我只想关心你”。

到目前为止,明玉愿意敞开内心依恋这个男人,也坦然地接受他任何的付出与爱。

03

当你身边有回避型的人,一定要学习石天冬。

少用语言、多用行动。

在回避型人眼里,语言是带有某种暗示的,他们不信任,觉得是骗人的,而会默默记住对方表达关心的行为,即便是表面毫不在意。

也别急于求成,回避之所以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就不可能很快改变,回避本身就是保护。

所以,若真想帮助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千万不要探究他们的私生活,否则他们走得更快、拒绝得更彻底。

也要接受他们的边界并尊重这种界限。

就像石天冬坦然接受明玉的报酬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

走进一个人,就要先尊重这个人的方式,就算这种方式是冷漠的、不近人情的,但在不知道他内心经历过什么之前,最好别碰。

如此,他才会一点点敞开自己,慢慢建立信任。

作为回避型本人,倒应该学习一下苏明玉她爹——苏大强,虽做不到无理取闹般的自私和婴儿式的依赖,但至少要懂得,别总替别人着想,依赖本身是合理的,也是某种协作,别总觉得欠谁人情。

正如那期《奇葩说》里蔡康永所言:“从来不麻烦别人不叫人情。人情是你麻烦了人家,然后懂得怎么还人家,那才叫人情”。

罗振宇也跟着说:“给别人添麻烦的本质是协作,这很清晰,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出来的非常巧妙的一个机制。”

一个适当麻烦别人的人不是索取和贪婪,而是敢于示弱。示弱不代表无能,而是勇敢,勇敢地深入关系。

一个愿意让他人麻烦自己的人是豁达的,是一种开放的接纳和包容,这不仅仅是热心,更是高度心智化的表现。

边界感是体验到情感浓度和互动之后的领悟,绝不是理性的隔离。

所以,回避型的人不应该成为孤岛,而要真的接受他人、走进关系,一切并没有内心害怕的那么糟。

试着依赖某个人,那是很美妙的体验,也是改变的第一步。

竹风雅梦 2023-09-08 17:02:42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