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主旨
两小儿辩日主旨
《两小儿辩日》中心思想:做事要实事求是,还有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两小儿辩日如何表达观点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这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对于两个小孩为什么观点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用“如车盖”和“如盘盂”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形状的大小;另一个从触觉出发,用“如探汤”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在中午时的灼热。
两小儿辩日的寓意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意思: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两小儿辩日简介概括1、主要内容
这则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两个小孩问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一个认为太阳早晨时比在中午时看起来大,所以太阳在早晨时离我们近.另一个认为中午太阳比在早晨时温暖,所以中午时太阳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而且说得都很有道理,连孔子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2、作品简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文章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游历途中,遇到两个小孩子为太阳离地球(地面)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是否的故事。全文7句话,第1句为起,为故事作铺垫,第2、3、4、5句顺承而下,第6、7句急转而后合,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文章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世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及谦虚谨慎的教育与学习态度。还表明了就连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所以知识是学无止境的。
3、作者简介
列子,汉族,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2]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列子一向低调,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