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作用

平凡人生
精选回答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究竟是什么?

催化剂在原理上有如房屋中介,一方是买房者,一方是买房者,但房屋交易要成功,很不容易,但若有中介的介入,交易就成的比较快。

房屋中介做了啥?第一,分别与两方结合,获取各方的信息,卖家想要啥,买家想要啥,然后中介再把最合适看的配对撮合到一起,并在此过程中还帮双方讨价还价,让双方的需求越来越靠近,最后还帮着操办过户手续。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很类似。

两个反应物,若要反应生成一个新事物,首先要各自打破原有的结构,然后打破的结构再与对方做新的组合。

打破原有结构很难的,就要把原来是物体稳定存在的各种键打破,这要花费很大的能量,这个能量门槛不低,谓之“能垒”。

而即便打破了原来的结构,要与对方做新的结合也不易。

很多化学反应为啥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为高温能加剧分子的布朗运动,增加碰撞机会及碰撞时的动能(超过能垒),以使原来的链接键能被撞开;高压则是密闭容易温度升高后分子碰撞加剧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碰撞的增加,也提高了反应双方遇到的机会,增加结合生成反应目标物的机会。

催化剂的就是个中介,它与其中一方发生反应(使反应物原来的连接键断开,并与之结合成一个中间体)所需要的能量比较低,正如房产中介与买卖方的沟通比买卖双方直接沟通要容易类似(不那么费劲)。

然后这个中间体(催化剂与反应物一方结合而成的)再与另一方产生反应,这个过程相对两个反应物直接反应也更容易,能耗更低,结合成功的机会更大。

然后,在这个中间体与另一方发生反应,形成目标物后,催化剂则从中间体中脱身,又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再去与其它尚未反应的部分再去产生中间体,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反应完成。

由于有催化作用的存在,反应的速率会增加,或者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但催化剂是为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们是怎么做到的?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就专业了。

本答只是在原理上做了一个比喻,说明了催化剂的居间作用,使化学反应的门槛降低了(旧键更容易被打破,给新键更多建立机会),结果使反应速度快了,或对环境要求低了(不需要那样的高温高压了)。

从这个原理上可以理解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越好,这样,同样体积的催化剂能与反应物发生接触的机会(面积)就越大,类似中介与买卖双方接触的越多,成交越多的意思。

那些中介为啥要拼命打电话,增加比表面积啊。

催化剂到底咋起作用的?应该与外层电子有关。

催化剂与一方反应物碰撞后,它与该反应物的外层电子形成共享的结构应该比反应物本身形成稳定的共享结构更容易,这样就既打破了原有的连接键,又容易地形成了中间体需要的连接键。

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够降低反映所需要的能量,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其实都是参加反映,但只是充当一个中间的反映过渡物,即先由这个物质和其他物质反映生成一种物质,然后又发生其他反应是该物质重新生成。

只不过正催化剂是加快反映的速率,幅催化剂是变慢。

催化剂为什么能起催化作用?原理是什么? 你好 催化剂的定义 能显著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基本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即加快反应速率)和负催化剂(即减小反应速率),一般不特殊指出均指正催化剂。

催化原理 化学反应能否进行要根据自由能的变化,但仅仅根据自由能的变化还不能判断反应能否完成,因为化学反应的完成还取决于反应的能垒,即如果反应能垒很高,则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能量,越过能垒,完成反应。

该能垒被称为活化能。

而催化剂的作用就是降低该活化能,使之在相对不苛刻的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是由于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解释一下催化剂的工作原理。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及数量没有变化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负催化剂(阻化剂)能减慢反应速度。

【催化反应】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

若催化剂和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中,称为均相催化。

若催化剂和反应物不在同一相中,且反应仅在催化剂与反应物的界面上进行,则称为多相催化。

还有一类催化反应叫生物催化,或称酶催化,它既不同于均相催化也不同于多相催化,而是兼有二者的某些特征。

什么是催化剂?有什么作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会改变)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催化剂主要是通过降低活化能,使反应易于进行,从而达到催化的效果。

催化剂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己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1.催化剂的原理:催化剂主要是通过降低活化能,使反应易于进行,从而达到催化的效果。

2.因为催化剂并不参与反应,所以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催化剂是一种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总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物质。

催化剂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例如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等,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还可用红砖粉或氧化铜等做催化剂。

按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可将催化体系分类为哪些类型 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分类: (1) 氧化还原。

(2) 酸碱催化。

(3) 配位催化。

.按催化反应体系物象的均一性分类: (1) 均相催化——反应机理易于研究, 但工业化难, 催化剂的回收也难。

(2) 多相催化—— 催化剂与反应物有相界隔开, 易于工业化, 但难于确定反应机理。

(3) 酶催化——兼有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的特点, 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

催化的原理 我来简单地说两句. 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而只有活化分子、原子或离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因此,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前,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由普通分子(原子、离子)转变成活化分子(原子、离子),这种能量称为活化能.正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活化能大大降低,使得一些原本需要激烈条件(如高温、高压等)才能发生的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发生,因此大大加快了反应速率.而负催化剂则通过提高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较难发生,降低了反应速率.催化作用的催化原理 A+C→ACAC+B→AB+C这两步的活化能都比E值小得多。

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k=Ae-E/RT,由于催化剂参与反应使E值减小,从而使反应速率显著提高。

也有某些反应,催化剂参与反应后,活化能E值改变不大,但指前因子A值明显增大(或解释为活化熵增大),也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三效催化剂催化作用原理,如何去除sox 高二年选修课本 化学反应原理 中有提到 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 增加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数目比 从而加快反应 催化剂有参加反应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是:A物质先和催化剂反应生成一种中间物质,再由中间物质和B物质反应得到反应产物,而催化剂则被还原.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原理牵涉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催化剂能减低反应所须的能量限制,所以催化剂能催化的反应也往往是有限的,就是所谓的专一性了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便.如:铜和乙醇在反应的过程中,铜被氧化成氧化铜,而后又变成Cu了!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图和剖面图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载体部件是一块多孔陶瓷材料,安装在特制的排气管当中。

称它是载体,是因为它本身并不参加催化反应,而是在上面覆盖着一层铂、铑、钯等贵重金属。

它可以把废气中的HC、CO变成水和CO2,同时把Nox分解成氮气和氧气。

HC、CO是有毒气体,过多吸入会导致人死亡,而NOX会直接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经过研究证明,三元催化器是减少这些排放物的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被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都变成了无害气体。

三元催化剂最低要在350摄氏度的时候起反应,温度过低时,转换效率急剧下降;而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最佳的工作温度)是400℃到800℃左右,过高也会使催化剂老化加剧。

在理想的空燃比(14.7:1)下,催化转化的效果也最好。

它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氮气,故又称之为三元(效)催化转化器。

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剖面图就比较简单了。

陶瓷芯体和金属壳体

清雅淡然 2023-09-06 11:23:4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