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风水(新林)

宁山静水
精选回答

神留桥

1

上小学时并不是特别喜欢地理、历史,中国于我太大和太古老了,况且我出生在一个特别“新”的时代,到处都以“新”来命名。例如我们县改名新县,我们村改名新桥村,一切从新,还要古老干什么?于是破旧立新,古庙被拆除了,古树被砍伐殆尽。唯有一座古石桥,因为还要发挥作用,得以保存。但是原来被村民奉为神奇的石桥——神留桥——也不再神奇了,在通过它的小溪流稍上游的位置建了一座新桥。新桥代替古桥成为更重要的交通道路,于是神留桥村也被改名为新桥村。

一村之地理尚能熟悉,但十里之外便有些陌生。我出生那年,泼陂河水库刚刚建成,它淹没掉的那些区域,从此在地理上形成永久的改观。这是与我们村切身相关的地理变迁,神留桥街被迁往别处,虽然它还叫“神(留)桥街”。

乡村的历史最怕地理变迁。地理变迁除包括各次人口迁徙、地域变更,也包括地名更换。我说的这个“怕”是从刚记事起就被爷爷、父亲不断灌输的,因为爷爷的两位叔叔被国民党“抓壮丁”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收到任何书信。如果他们不死,县名、乡名(改称公社)、村名的变更一定会阻止鸿雁传书,况且新修了这么大一个水库。爷爷说,你一定要记住村口这一棵大柏树,它是我们湾子的象征。——可如今,连这棵象征湾子的古柏也死掉了!

地理上最容易变更的是道路。道路变了,村庄的格局也就变了。在这个城市化进程极速膨胀的时代,还有多少村落仍能保存些许旧时的模样?山水不易,只有泼陂河水库作为一个全新的坐标,在我未来回乡的征途中,它的某一条溪流可以指引我,虽然那只是一条无名的小溪。

2

神留桥村只有这么一条无名的小溪。车辆沿公路穿过整个神留桥村全境,甚至看不到这条小溪的存在。只有在车辆轧过“新桥”的那一刻,这条不足三公里长的小溪,才将它最美的下游展现给我,与记忆遥相重合。

如果将这条不足三公里长的小溪分为上、中、下游,“新桥”以下即是下游,“神留桥”是入库口;上、中游之间,是通往我们村落的一条“村村通公路”石桥。

上游始自我们湾(村庄)的一个“大田”。大田面积约为一石(十斗为石),是两个山冲梯田的汇集之地。两个山冲一为长冲,一为高湾冲。长冲约有两公里长,远至神留桥村林场及聂潭村。林场在长冲东边截流建了一个水库,否则长冲水势更大。长冲的梯田,上半部属聂潭树,下半部属我的村庄东余家湾及罗黄洼湾。高湾冲相对较短,从高湾到大田约为一公里左右。

若非雨天,从山沟来的水被层层截流在冲田(梯田)中,溪流水势甚小,东余家湾的小孩上学都可以淌水过溪。但每当夏天山洪暴发,小学生过溪就变得非常危险,必须由上初中的学生或家长背着过溪。因此,在1982年时,我们湾三十户人家集资修建了一个石板桥,桥面为预制板结构。

溪流水浅,平时并没有太多的鱼儿。但每次山洪暴发,泼陂河里的鱼便会逆游而上。待天气稍有放晴,东余家湾和吕家湾的青壮年便会在溪流上、中游设卡捉鱼,拦截想要再回到水库的鱼儿。倘若溪水漫到梯田,鱼儿就会游到梯田中,谁田里的鱼归谁所有。待到溪水完全下去,一些“河荡”中仍藏有一些小鱼,少年们便会用盆将荡子里的水舀干,偶尔也能捉到一两条大鱼。而梯田的决水口冲击而成的“田荡”中总会有许多细鱼小虾乃至泥鳅,年龄更小的小学生则会倾向于这些田荡,收获亦丰。虽有螃蟹和甲鱼,但八十年代早期村民们是不吃螃蟹和甲鱼的。也不吃螺丝(田螺)和蚌蚌。

小溪中游两侧的梯田分属吕家湾和神留桥湾。在东余家湾石板桥对面吕家湾的梯田中,凸出一小块梯地,当地人把这一小块地称为风水宝地——乌龟头,从前有一座小庙。我出生时小庙已毁,至两千年后又被吕家湾村民复建。

原来各自然村几乎都有小庙。东余家湾被拆除的小庙也在两千年后被几户人家复建,供奉送子观音,那几户人家果然都生了儿子。

3

比较值得一叙的是神留桥集市。新县的前身经扶县设立以前,神留桥为光山县的一个保。神留桥保有一条街,为露水集市。我出生时,神留桥街集市已迁至交通更方便的马路旁边,属前张洼村地盘,集市中建有供销合作社和诊所,也有前张洼湾的几个铺面。供销社和收购站是集市主体建筑,七十年代还卖的是盐巴而不是袋站碘盐,所有许多人得“大脖子病”。收购站收购中草药,我小时曾采挖过沙参、前胡、车前子、金银花等,似乎也收购鸡蛋、水产品和蛇。诊所有三个老中医,原为“赤脚医生”,集市双日子逢集时在诊所坐诊,其他时间轮值,每位医生都可以随时出诊。有两位医龄在五十年以上的,颇得村民敬重。没有护士,农村生孩子多是请接生婆接生,或者去乡卫生院。

神留桥湾仍保留有古老集市的印记,碎石板铺成的一条老街穿湾而过,临街开门或凿窗,房屋多有后门。古老的神留之桥就建在小溪之上,为老街的入口之处,街另一边与光山县相连。据说神留桥老街有上百年历史,集市可以吸引周边聂潭村、郑坳村、张店村以及光山县东岳寺村民前来赶集。泼陂河水库修成后,老街失去地位优势,处于建制村的边缘,且背靠泼陂河水库,交通也不如从前便利。

境内最主要的一条土公路从乡镇上延伸过来,先后经过张洼湾、大队部及学校、吕家湾、前张洼湾和丁李湾。从地理上分析,集市迁往前土公路旁前的张洼湾是最佳选择,张洼湾和丁李湾分别处于建制村东西边缘,而吕家湾离老街稍远。

神留桥集市虽然平常是露水集市,但每到腊月却不得了,特别是过小年之后,连镇上的大店铺也要来此集上摆摊,集市往往持续到下午两三点才散,上午九点十点左右更是水泄不通。此盛况持续到九十年代初。

那座神留之桥从集市搬走的那一刻便冷落了。神留之意即恐非人力。神留桥巨石板长三米宽一米有余,重约十余吨,且非本地方圆数十里境内之产,有如神留。但桥沿上的一行字,暴露了此桥来历——“元大德十一年建”。

4

大德为元武宗年号,十一年即1307年。如今神留桥村的丁李湾作为本乡、本县乃至本市最古老的古村落遗存,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并建有“古村落生态博物馆”。据专家对丁李湾的古建筑群进行考证,确认多为明清徽派建筑,最远年代为元末明初,故此认为丁李湾始建于元末明初。

在此我个人提出异议,古建筑群并不一定是村庄最早的建筑,在这样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出现之前,村庄显然已存在一段时间,以1307年前后(元朝中期)作为丁李湾始建年代则更为恰当!

.不管这个神留之桥与丁李湾有没有关系,显然神留之桥促进或改善了当地交通,特别是丁李湾和神留桥湾的交通。此桥既成,丁李湾岂还未建?

丁李湾一直是神留桥村最大的村庄,人口约占全村三分之一。我小时候,全村八个湾,分别是丁李湾、神留桥湾、前张洼湾、张洼湾、吕家湾、东余家湾、罗黄洼湾和高湾。最小湾罗黄洼只有八十几人,丁李湾有七百多人,没有一个湾子的人口达丁李湾一半。

.“大湾”(丁李湾俗称大湾)自然比小湾更先兴起,除了神留桥湾,很难相信其他六个湾子早于丁李湾,难道神留之桥不是神留桥湾或丁李湾人修建的吗?其他六个湾子与此桥毫无关系。以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年作为丁李湾建始,丁李湾当存在700余年了,而不是“近700年”,“近700年”的只能是最古老的建筑。

泼陂河未成水库前,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其主源来自新县八里畈乡的长洲河。同泼陂河水库同时修建有长洲河水库。古代货运以水路为主,明清时代的泼陂河并不流经丁李湾,无名小溪亦不能通航,丁李湾村民必先经由神留之桥过无名小溪,才能抵达泼陂河边。从泼陂河码头上船,穿过明代永济桥,入淮河再顺淮而下,抵达江南省。

5

.神留桥中学比神留桥集市影响范围更远,在八里畈乡三个中学中规模第二,其生源来自神留桥、张店、聂潭、郑坳、王里河、南冲六个建制村,还吸纳光山县少许借读生。

1980年以前,学校只有三年级到九年级,每年级二个班。一二年级教学班分散在几个自然村中,如丁李湾、前张洼、吕家湾、高湾。八十年代后,各自然村中的小学班一二年级合并到各村小学本部,神留桥小学也不例外。由于神留桥小学与中学建在一起,合称神留桥中学。校长同为一人,我上三年级至九年级时,校长一直是李先泉先生,丁李湾人。

那时师资力量特别薄弱,教我的初中教师多为民办教师,他们一边务农一边教学。1985年以后陆续有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神留桥中学,因为学历较民办教师高,多教初二、初三,与许多初三留级生年龄上相差无几。

我的小学一二年级是在吕家湾上的,老师只有一人,名吕桂叶,小学毕业。上二年级时冬月吕桂叶老师临产,转移到前张洼小学班,教师是李干邦。李干邦老先生是教私塾出身,经常体罚学生,用戒尺打手掌心是最轻的,其他诸如罚跪半天(不许上厕所)、火柴棍撑眼皮、树棍撑嘴巴、系耳朵或夹耳朵,令人不寒而栗。

三年级时进入神留桥中(小)学本校,与来自全村八个湾的同学分成两个班,包括丁李湾的神童李敦峰等。因为这年秋天刚入学不久母亲去世,性格上变得内向,常独来独往,对三年级时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什么印象。

对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印象深刻。语文老师叫管基凤,常教我们唱诗。记得他教我们唱过陆游的《书愤》和杜牧的《赤壁》等。数学老师是李秀明,她是校长李先泉的女儿,高度近视。因为我数学好,和老师特别亲近。她曾问我的理想,我说长大后当数学家,像华罗庚和陈景润那样。

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于记忆中更加深刻。班主任不是好人,升初中时,他贪污了我们班每个人的书杂费三十四元。后来他调到聂潭村当小学校长,因猥亵儿童女学生被村民们打得要死。教我们语文的是同级另个班的班主任,名李敦昶,他让我真正爱上作文和写作。他常组织作文比赛,然后自个儿掏钱给我们买奖品,通常是课外读物。他曾让我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诵课文,治愈了我的口吃。

中学时的老师我记得都不是十分真切,有些混乱,不知道为何。也许是中学时的老师离心灵愈来愈远,人生从此有了隔阂与陌生,找不到特别令我感激或反感之人,在此就不再过多回忆。

6

如果说学校尚需要村部财政支出的话,那么村部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村办林场——燕窝林场。林场有四项经济收入:林业、茶叶、种植业和养殖业。八十年代主要是茶叶收入,村干部的富裕程度令村民羡慕。

林场林业、种植业主要是种杉树和梨树,套种芝麻、花生、西瓜等。另有一座水库及几个大塘,养鱼。林场职工住宿区养有猪和山羊。

我不知道林场种茶始于哪一年,至少在1980年已很有规模,或者早已取替林业成为主业。改革开放后,采茶工不再是林场职工,而是附近村民,不认男女老少均可。论斤给予相应的报酬,从两分钱一斤到五分钱一斤不等,林场员工只是监督村民不将茶叶偷回家中。青茶分春夏秋三个季节。谷雨时节春茶刚放采时,采茶工多达数百上千人。学校甚至放假让学生前去采茶。我们湾150人中,约有上百人前去采茶,有四个采茶能手能够日采百斤,我从未超过二十五斤。至八十年代末采茶报酬达到两角钱一斤。

后来我们湾各家各户都种上茶叶之后,去茶场采茶的就少了,只有那些自家种茶较少的村民还去茶场采茶。茶场是机器制茶,家庭是手工炒茶,但手工茶的价格并不低于机器茶。早期机器茶不好喝,因为采茶人并不保证茶叶质量,为追求数量,采茶人都是用手挠而不是采。因此,机制茶叶中会存在大量的茶叶片子甚至老茶叶片子,有时还有茶树枝子和茶籽。

农民种茶也促进了另一个职业诞生——茶叶贩子。起先这些茶叶贩子只是挑着茶叶去外地叫卖,后来就有一部分人在外地开茶庄,形成供销产业链。

八里畈乡最先在全县掀起茶产业经济浪潮,几乎是家家种茶,村村有茶场。1996年河南新林茶叶有限公司在八里畈乡成立,为日中合资企业,引进日本制茶工艺流水线和日本薮北茶培育。李德生将军视察新林公司及八里畈乡茶产业经济时,亲题“中原茶叶第一乡”。自此之后,茶场的茶叶质量超出家庭手工茶质量,机制茶也历经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时至今日,神留桥村燕窝茶厂仍在有效经营中,只是将茶场改为了茶厂,不再是集体企业,而是作为民营方式承包经营。

樱树抽芽 2024-04-16 16:00:47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下列属于自爱的是()①珍爱生命 ②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悦纳并完善自己 ④认识自己的

题目内容:下列属于自爱的是()①珍爱生命②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③悦纳并完善自己④认识自己的发展潜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自爱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所以①②③是...
展开详情

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题目内容: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最佳答案:B答案解...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共同组成一定的意义。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只含一个元音的,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节。类似地,由三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三音节词。另外,多音节词这一术语既可以指由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指由一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陡是什么意思

陡的意思:本义: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引申指突然。又用作姓。
陡,汉语汉字,拼音是dǒu。从阜,走声。山势峻峭难以行走是陡之范式。
出处:《集韵》:陡,峻立也。
例句:
1、《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2、元·王实甫《西厢记》: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常用词组:陡壁、陡变、陡跌、陡度、陡峻、陡坡、陡峭、陡然、陡削、陡崖。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1、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亲王可世袭。亲王的嫡母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汉朝称为王太后),随亲王就藩封国,无子的妃嫔仅可尊封为皇太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