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古诗

吞咽沧桑
精选回答

“六一”将近,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关于儿童的古诗词,你能想到哪几首?前言古诗词中关于儿童的作品很多,估计大家闭着眼都能说上几首。

老街从自己的熟悉程度列举几首,看看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一、贺知章 回乡偶书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首诗,有人和我想到一处了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年轻时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以后,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告老还乡时已八十六岁。

可爱的孩子见到一个陌生的老头,于是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客人呀?二、杜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小朋友是真正遇到了陌生的客人,不过童心质朴,热心的为诗人指明道路。

三、贾岛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估计也是人人倒背如流的诗。

童子不知师父在何处,只知道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可能孩子太小了吧,师父没有带他一起去采药。

四、清朝袁枚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好像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短小却令人过目难忘。

袁枚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其《随园诗话》是学诗必读书之一。

五、宋朝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对这首诗的后两句记忆很深刻,这好像是初中必读的诗词吧。

六、李白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的这首诗太长了, 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只能背过中间四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六、调皮捣蛋的儿童,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面的几首诗里的儿童,都比较可爱。

杜甫诗里的孩子就有点调皮捣蛋了。

放在今天也是缺少家教的”熊孩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结束语说起宋朝诗词中的儿童,还有苏轼的“家童鼻息已雷鸣”,不过这个家童应该已经算是有工作的人了吧,比一般的儿童要大一些。

诗友们能想到哪些关于儿童的诗呢?有几首和我想的一样呢?@老街味道

小编整理了二十首送于儿童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1.池上唐 ·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所见清 ·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儿垂钓唐 ·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小儿明末清初·屈大均 小儿双角髻,状似折腰菱。

欲与簪花朵,葳蕤恐不胜。

5.题小儿折花图 明·胡奎 谁家花下儿,采花不采叶。

行傍玉阑干,惊起双蝴蝶。

6.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送客归至郡圃残雪销尽宋·杨万里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喜韩少府见访 唐·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1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2.再还建上旧居(宋·华岳) 门外梅花拔复栽,回时春去去春回。

儿童拍手应相笑,归去贾生今又来。

13.春闺杂咏其一 问庖妪(宋·华岳) 溪馆供庖独有鱼,溪翁日日扣吾庐。

儿童不问无钱买,便拽铃儿唤小厨。

14.农家(宋·宋伯仁)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

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15.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宋·陆游 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

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16.席上口占和使君韵宋·洪刍 莺歌蝶舞更红裙,端与东山作主人。

竹马儿童扶杖老,争随千骑去行春。

1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 ·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9.古朗月行 (节选)唐 ·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0.长干行(节选)唐 · 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素衣白裙 2023-09-02 15:25:2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