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学案

记忆也掉色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中考历史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学案本文简介: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数学成就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知识网络]医学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华佗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宋应星《天工开物》建筑成就李冰修建都江堰,秦、明修建长城李春修建赵州桥,北京紫禁城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思想大思想家

中考历史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学案本文内容: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数学成就

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知识网络]

医学成就

李时珍《本草纲目》

华佗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

贾思勰《齐民要术》

郦道元《水经注》

宋应星《天工开物》

建筑成就

李冰修建都江堰,秦、明修建长城

李春修建赵州桥,北京紫禁城

四大发明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

思想

大思想家:孔子、老子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

思想文化

宗教

王充《论衡》,范缜《神灭论》

佛教的传入和传播,道教的兴起

科学技术

科技专著

文化

文字演变

文学成就

史学成就

艺术成就

甲骨文

、金文

、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感受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2.运用表格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注意图文结合,正确使用历史图片借以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特点,强化知识的系统性,提高比较、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科技文化史的学习,得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文艺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要把科技文化史的学习,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大背景下去理解评价。

5.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6.学习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勇于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达到美育的要求。

[考点透视]

本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化的历史,跨度大,头绪多。中考在本单元命题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汉字的演变,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建筑成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书法、绘画

等艺术成就等。中考在本单元命题主要以选择、列举和材料分析题等题型出现,问答题命题的空间较小,百家争鸣、各朝代的文学形式与语文学科相整合的内容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难点突破]

1.如何认识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型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氏、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至什么?具体说说这三种发明对为类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是指:印刷术、火药和火药武器、指南针。

我想到:

(1)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2)三大发明是全人类的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3)中国人最早发明火药和火药武器,但未能飞向宇宙;

(4)有罗盘针,可中国没能成为海上强国,倒是西方列强依靠罗盘针的指引逼近我们的家门口。力量和影响:

(1)印刷术传到欧洲,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中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

(3)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典例精析]

例1.(济宁2005年)如果你要研究秦汉碑刻和汉画像石,选择最经济、最方便且观看资料最多的正确去处是(

A.西安

B.洛阳

C.济宁

D.咸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历史空间理解是掌握历史知识的有利手段,平时学生要多看历史地图,历史图表,丰富自己的形象思维。本题题干中的重要词语是“秦汉”,秦首都是咸阳(今天西安附近),汉首都在长安(即今天的西安附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A。

答案:A。

例2.(泰州市2005年)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辨析能力。学生要能冲分把握住试题中要点,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那一句是墨子的主张,经过辨析,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例3.(湖北宜昌2005年)左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设计由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抽象变形而来。与这一徽标对应的指南仪器是(

解析:中考历史试题的情趣化、人文化是考试的一个趋向,学生要把学习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有所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本题并不难,经过辨析,就能发现其中罗盘针是徽标的原型。

答案:C。

[常见误区]

一、社会热点

关注不够

[例](福州中考题)“夏商周断代工程”于2000年11月9日日正式公布《

,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

A.中国历史年表

B.夏商周年表

C.春秋战国年表

D.秦汉年表

误区

:

考生不关注国内重大时政新闻热点,对我国考古重大科学成就不熟悉,因而误选A项的较多。

诊断

错因:考生对最新国内重大新闻不注意收集整理,容易形成硬性知识错误。

正确思路:没有听说该热点并不等于题干中没有题内暗示的信息,其实第一句话“夏商周断代工程”就已明确提示了,它是我国投巨资组织多学科专家运用碳-14测年法等先进手段结合已有信史资料综合推断出夏商周纪年。正确答案为B项。考生易错在对现实社会中有关“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热点不熟。

二、思维内敛

发散不开

[例](黄冈调考题)唐朝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推动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经济高度繁荣的必然结果

D.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误区

:

考生思考问题时只能联想到D项中的“文化交流”或C项中的经济推动,因而误选C、D的较多。

诊断

错因:考生不能由“唐代教育”这一个点展开思维想像的空间,无法作出判断。

正确思路:唐朝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且加以发展,这是国家统治者重视与推动的结果,同时又是改变魏晋时来按门第高低取士的有效制度,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因而成为推动教育繁荣的一个主要原因。D是客观原因但不是主观原因;C项能促进教育发展但不能说明经济繁荣教育就一定会很发达。故正确答案为A项。该类题考查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时要求考生思维呈开放状态,才不致于偏执一词或本末倒置的错误出现。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小寒不寒寒大寒”,这里的“大寒”“小寒”的名称产生时间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如果你想知道孔子的言论,最好去读下列书籍的哪一部(

A.《诗经》B.《道德经》C.《论语》D.《春秋》

3.“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路好冲动,就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的准确认识是(

A.以德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

4.深刻剖析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一战国争雄形势的学者是

A.韩非

B.孙武

C.荀子

D.孙膑

5.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是(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6.最先倡导“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人物分别(

A.韩非

孔子

B.孟子

韩非

C.老子

孟子

D.老子

墨子

7.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它刻画了许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它歌颂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

D.它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8.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是因为它(

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定地震的方位

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9.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的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有利

20080424

10.世界上第一次对病人施行全身麻醉的医生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1.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是(

A.秦长城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汉画像石

D.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12.西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集权思想

1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14.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下列历代名医被后世称为“医圣”和“神医”的是(

①张仲景②李时珍③孙思邈④华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5.贾思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主要是因为(

A.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

B.发明了一些农具

C.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D.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16.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的河流分布情况,可以查阅的书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史记》

17.东晋的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幅图》

D.《玄秘塔牌》

1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的作品的高度评价(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

19.北朝时期留下了许多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建筑艺术的高超

B.雕刻艺术的高超

C.中外交往的频繁

D.佛教的盛行

20.“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有(

A.造纸术、活字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和火药

21.石油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你知道这一名称是谁命名的吗?(

A.毕升B.沈括C.郭守敬D.李时珍

22.和《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叙述战国到五代历史的编年体通史是(

A.《汉书》B.《三国志》C.《新唐书》D.《资治通鉴》

23.我国元代有一位画家,他的山水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这个人是(

A.阎立本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

24.假如你生活在明末清初,需要了解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产地、种类、种植加工和生产技术,你应该查阅(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D.《徐霞客游记》

25.长城是中体民族聪明智慧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

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26.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你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吗(

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

27.小刚是一个业余旅游家,他准备沿丝绸古道进行观光,按照这一路线,他将游览到著名文化遗址是(

A.都江堰B.青城山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

28.电视连续剧《秦王李世民传奇》正在热播,同学们想要了解李世民更多事迹,你向他们推荐的书籍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29.宋朝时期有一位病人,他不能接受的医疗方法是(

A.医生用“四诊法”诊断病情B.医生根据《本草纲目》开药方

C.动手术前使用“麻沸伞”

D.医生要求他坚持做“五禽戏”

3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桌上摆了一本《孙子兵法》

B.一面墙上挂着一把宝剑

C.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宋金议和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D.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二、组合列举题:(16分)

31.我国古代有许多人物为在文化上取得重大成就,人们为了尊重他们常以“仙”“圣”“王”,尊称他们,请你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名称(6分)

(1)书圣——

(2)医圣——

(3)诗圣——

(4)画圣——

(5)诗仙——

32.宋元时期,名家辈出,请举出下列作品相对应的人物。

(1)《资治通鉴》——

(2)《***·赤壁怀古》——

(3)《清明上河图》——

33.依据下列提示,列举出中国古典科技巨著名称。

(1)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历史诊断题(10分)

34.下面关于汉代医学的叙述,里面有三处错误,请改正过来。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了“麻醉剂”让病人减轻痛苦,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药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35.下面是小刚和小红的一段对话,里面有三处错误,请改正过来。

小红对小刚说:今天咱们学了唐代三大诗人及作品,你能讲给我吗?

小刚说:太容易了,他们不就是李白、杜甫、杜牧吗?

小红问:他们的作品你知道吗?

小刚说:当然知道:李白《三吏》,杜甫的《早发白帝城》,白居易《秦中吟》

小红说:噢,我知道了。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36.下列对宋词的叙述,其中有两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宋朝时已出现最出在民间流行,后来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白居易、辛弃疾等。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37.下列关于明清绘画成就的叙述,其中有两外错误,请改正

明朝的书法比以前普及,柳公权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末著名画家郑板桥善用泼墨,他的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四、情境说明题:(25分)

38.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1、“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

材料2、“食之所生,水与土也。”

——《管子·禁藏篇》

(1)材料1中孟子的这段话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什么意识是一致的?

(2)请你用通俗的语言说一说孟子在这方面是怎样主张的?

(3)从材料2中,你会体会到古今社会人们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举出所学教材中的相关事例,并说明其作用。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甘肃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现存壁画面积45000平方米,近代西方侵略者掠走了大量文物。解放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莫高窟对外开放,游客纷至沓来,一些文物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保护措施。

(1)莫高窟大部分开凿于什么时期?它与南北朝时期的哪两大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艺术?

(2)莫高窟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对莫高窟应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40.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8分)

宋朝首都汴京的大型兵工厂,曾一天生产出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请回答:

(1)古人如何发明了火药?宋元时,它广泛用于什么方面?火药武器有哪些?

(2)历史记载,蒙古军队围攻金的开封城,金军用一种称为“震天雷”的火器抵御。点火发射时,其声如雷,百里外都可听见;火力所及之处,连敌兵的铁盔甲铁都烧红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查找资料,说明宋元时期火药武器的原理与今天的武器原理是否相同?

五、分析探究题:(25分)

41.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10分)

42.苏轼和辛弃疾有哪些相同之处?在现代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风格的吗?你能举出一例进行说明吗?(5分)

4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了读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它,请你以“话说长城”为题,写一篇介绍长城的解说词,字数不少于100字。(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D

2.C

3.C

4.D

5.D

6.A

7.D

8.D

9.D

10.C

11.B

12.C

13.D

14.D

15.D

16.B

17.A

18.C

19.D

20.B

21.B

22.D

23.D

24.B

25.D

26.D

27.D

28.D

29.B

30.C

20080424

二、组合列举题:(10分)

31.(1)王羲之(2)张仲景

(3)杜甫

(4)吴道子

(5)李白

32.(1)司马光

(2)苏轼

(3)张择端

33.(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

三、历史诊断题(10分)

34.(1)麻醉剂改为麻沸散(2)《本草纲目》改为《伤寒杂病论》(3)药圣改为医圣

35.(1)杜牧改为白居易

(2)《三吏》改为《早发白帝城》

(3)《早发白帝城》改为

“三吏”

36.(1)宋朝改为唐朝

(2)白居易改为李清照

37.(1)柳公权改为董其昌

(2)郑板桥改为徐渭

四、情境说明题(25分)

38.⑴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采取可持续利用的观点。⑵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⑶对水利的的重视。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9分)

39.(1)隋唐时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3分)

(2)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2分)(言之有理即可)

(3)加强周围环境和生态保护,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和保护(3

分)(言之有理即可)

40.(1)古代炼丹家发明

战争(军事),突火枪、火箭、火炮(4分)

(2)说明火药的威力很大(2分)

原理基本相同(2分)

五、分析探究题(25分)

41.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道家既反对“礼”治,又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1分)

提示:从以下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儒家——“以德服人,对这些学生讲道理做思想工作,进行思想教育,启发其思考,从而缓解学生心中的不服和反感情情绪,让不讲卫生和破坏环境的学生从思想上有根本转变”。(3分)

法家——“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写检讨,罚清扫……等,若以后再犯的话,变本加厉”。(3分)

道家——“应该顺其自然,既不能采取严厉的惩罚,也不能采用软弱的说教,要主他们自己醒悟,无为而治……”

(3分)

42.(1)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在风格上相一致,苏轼创豪放风格,辛弃疾将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2分)

(2)有,毛泽东的诗词

风格豪放

气魄宏伟如《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3分)

43.长城

城壕

烽燧

敌台

城堡

关隘

明长城是古时候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供参考,任举一点)①建筑雄伟、坚固,历史古老、深沉,它象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华民族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②长城能防御骑兵的突袭,但不能泯灭贪婪者的私欲,只有用民族大团结凝集起来的“心的长城”,才能捍卫祖国的独立。今天,长城内外的中国人民在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中觉醒过来了。

③长城崭新的风貌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景点,成为中国人民和外国朋友友好交往的纽带。④长城上吹来的风,夹杂着无数孟姜女的哭声,长城边上***的石头下埋藏着筑城者的白骨,满山遍野的花朵是筑城者点点血滴。长城是中国无数劳动人民血和泪的结晶。……(10分)

20080424

冬天里的一把火 2022-07-23 19:23:42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