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难抵高考?补课复辟的困惑

过去的就过了 新闻资讯
精选回答

话题缘起:南京中学生节假日“可以补课”

新学年开学不到半月,补课就打着明晃晃的旗号回来了。典型的例子是南京。 据南京市教育局近日出台的《关于南京市中学节假日对学生开放教育设施和开展教师校内教学辅导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在节假日期间要有计划地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体育场馆等设施;如果家长同意,学生自愿,各学校可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利用双休日的一天开展教学辅导活动,集中辅导活动内容可安排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 尽管《通知》要求是“家长同意、学生自愿”,但又有哪位家长和学生敢不同意和不自愿?不仅如此,虽《通知》指向的是中学,但不甘落后的小学也快步跟进。我们不能说是这份《通知》为补课风卷土重来开了绿灯,但事实是,让家长钱袋空让学生脑袋痛的补课真的就在一夜之间重来了,并且不再“犹抱琵琶”。 是什么让禁止了多日的补课风又卷土重来? 新闻背景:只因今年高考成绩不佳 高考刺痛南京 据南京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缘于今年南京高考成绩不佳,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全省各市中排名靠后,相关媒体关于南京高考之痛的报道令教育部门如坐针毡。南京市教育局在经过一番调查认为,全省其他城市在双休日教育资源利用方面强于南京,南京这些年把节假日和双休日真正还给学生,不补课规定执行得比较好,但很多学生家长往往都会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找家教,家教风很盛行。 让学生周六到校主要有三项宗旨:一、通过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把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学生的休息时间并没有减少,因为与其家长花大价钱上社会上的辅导班或请家教,还不如到学校接受老师有计划的辅导,这也让家长放心;二、可以让老师把工作精力放到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从而有效遏制有偿家教;三、上机、研究性学习、体育锻炼、综合实践活动等平时很难有时间操作,利用周六则可以让这些活动的开展更为从容。这可以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包括学习质量。 学生说法:感觉有些吃不消 小学二年级的宁家裕同学:他们学校每个星期的星期六上午都有兴趣班,上一个半小时,大家自愿报名,有美术班、舞蹈班、书法班、计算机班等,一门课一个学期交80块钱,每个班报名的人很多,只有少数同学不参加。 初一的菲菲同学:上个星期六,她7点就到学校了,第一节课上的是数学,从7:30上到9:00,当中休息10分钟,随后的90分钟又上英语课,快到12点的时候,他们才能回家。上一个半小时的课,初一的学生能吃得消吗? 高二的陈芸同学:上个星期六(11号),她第一次在周末上课。周六上午的7:50之前,学生就要赶到学校,第一节课是从8:00到8:45,第二节课从8:50到9:35,第三节课从9:40到10:25,第四节课从10:30到11:15,最后一节课是从11:20一直要上到12:05。 学校将平时要用近6个小时才能上完的五节课挤压在半天时间,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陈芸对此还是觉得有些吃力,但她也坦言,对于周末上课,她觉得自己既然已临近高三,学校这样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她只有逐渐调整自己,逐渐适应变更后的学习日程。 高三的王同学:他们学校每个星期六都要补课,暂时还没交钱,上午上三节课,从7:45上到12点,每80分钟一节课,下午从1:40上到4:20,上四节课,也是80分钟一节。上的全是主课,语文、数学、外语、化学和物理。学校补课也挺好的,上的都是新课,课上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用来复习。如果学校不给补,学生们还是要到外面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还不如自己学校里办的补习班好,任课老师对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很熟悉,又很负责任。 家长顾虑:加重学生负担?新的乱收费由头? 顾虑一:在大学教书的张先生认为,学校出发点还是好的,但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辅导时间,千万不能让学生太累了。就怕一些学校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这样既不可能给学生以提高,同时还把学生的身体搞坏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顾虑二:在企业工作的陈女士认为,学校虽然还没谈补课费的的问题,估计应该会比请家教要便宜不少,但学校万一狮子大开口的话,家长也只能认了。现在都是工薪阶层,孩子的教育费用实在不少,希望教育部门能不能不收费或少收费,给家长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顾虑三:在机关工作的李先生认为,学生课外辅导有老师带应该很不错,但就怕学校教师准备仓促,加上教师责任心万一不强,学生可就惨了,他希望学校要加强监控课外辅导的质量,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科学的课外辅导。 媒体视点: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南京中学生节假日“可以补课”的悲哀 南京的悲哀其实也是高考制度的悲哀。在这根指挥棒下,即使高考试卷似乎已经很侧重于所谓素质教育了,也仍然需要通过补课来进行“考试技术”的训练。 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一回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则是另外一回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是仁者见仁的事,后者则是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监管而达成的。悲哀并非源自素质教育,而是激烈的竞争本身,包括高考,及其背后激烈的就业竞争。 江南时报:补课“复辟”是教育倒退 记得南京市禁止补课的规定是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为倡导素质教育而出台。我们还记得这项指令的出台和实施一直以来就是磕磕碰碰,但南京市硬是坚持下来了。若有哪个学校胆敢违规补课,立刻就会遭致投诉和指责。真的不容易啊! 但是,所有的努力都被实打实的高考升学率在顷刻之间击垮。尽管执掌该市教育的官员在相关会议上仍坚称,这不是素质教育的错。但园丁们仍然认定:这都是不让补课惹的祸。据说《通知》的出台正是在这样的无奈中做出的权宜之举。 可叹,高考指挥棒已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打得晕头转向。素质教育与补课何时成了冤家?补课怎就成为我们高考升学的救命之草?我们呼唤了多时的素质教育真的就要缴械投降了?

风中百合 2022-05-20 18:49:26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