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对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的简讯

迷鸟归林
精选回答
有的中小学校,学校领导会推门听课,你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关于“推门听课”这个话题一直都争论不休。

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利弊两方面不好权衡。

很多人认为“推门听课”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推门听课能够了解和掌握教师常态课的真实状况,以便于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教学。

也有人认为,推门听课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主动性的激发,有不信任教师,监督教师,监管教师的嫌疑。

推门听课也不是说就绝对性的好或绝对性的不好,这要看学校管理者从哪个角度认识,有什么样的选择,认识角度不同,选择的目的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笔者并不倡导推门听课基于两点原因:一是推门听课一定程度上是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这种听课形式背离了民主评价的原则。

背离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理念。

我们说,依靠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尊重教师、成就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最要紧,最要命的办学理念。

而事实上,推门听课已经是一种不尊重,不信任的行为了。

尽管,管理者有一千个理由说这是一种善意的行为,是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了解教学状况,帮助和促进教师自身提高,管理者有权利这样做,但还是掩盖不了一些东西。

既然是尊重和信任,那为什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去干扰老师正常的上课秩序和课堂节奏?听完课后还要查看教案,还要了解学生,还要追三问四,难道这就是信任?二是推门听课对教师的业务成长和专业化发展并没有多少实际上的帮助。

相反,还会给老师专业化成长或多或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会在一些老师心理造成阴影。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一道风景,每一节课都是一个艺术,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师,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

至于一节课老师会怎么去上,是不是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上,那也不一定。

因为,教学设计是死的,但课堂是活的。

有时候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东西,或随机出现的状况,会完全改变教师的课前预设。

而“推门听课”之后,几个领导一本正经的坐在教师后面,原本很轻松的课堂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老师也只能按照即设的方案进行,没有多少老师敢涉雷池半步,敢让课堂游离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外,更没有多少人敢让课堂舒展,就更谈不上课堂的生成和灵活性了。

所以,听课者所看到的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生命课堂。

再者说,推门听课给教师传递信息并不是帮助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提升,而是检查、监督、考评。

有一个案例:开学初,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去一个学校检查工作,推门去听一个老师的课,结果被这个老师赶出门外。

这个教师的理由很简单,“你谁呀?凭什么进我们教室?教研室的人怎么了?谁说教研室的人就有权利不到招呼进别人的课堂听课?再者说了,我在这里上课,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们进入教室听课征求过我的意见吗?云云。

后来,好像课也没有听成,教育局却责令让这个老师公开道歉,因此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结果不太清楚。

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判断,这个老师错了吗?我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还是支持这个老师。

如果换成是我,我可能没有那样的勇气。

这个案例需要我们去深思。

在教学管理中,为了解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所进行的调研、督导、学生问卷、座谈和听课等等,其实是很正常的管理方式,只是应把其目的性和方式转变一下,要让老师愿意接受,并能自觉遵守这个规则,且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

基于此,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坚持要把原来的“推门听课”“巡课”“随堂听课”转变成“点课”“约课”。

所谓点课,就是在前一周就明确下一周的某个时段,某一位老师的课要去听的,都谁会去参加听课,听课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这样以来,授课老师就非常明确了,这一周,他就会精心去备课。

通过查阅资料、主动请教、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参考名师教学设计、反复打磨等等途径来尽可能地完善这一节课。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再加上,课后的点评、研讨、交流又是一个提升过程。

有人问,这样的课会不会有虚假和作秀出现?当然,这种担忧有道理。

但实际上,这样听课,我们的目的不是看这节课到底有多么的完美,而是注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过程。

关于“约课”就更有意义了,学校有针对性的提前预约某一个老师上公开课。

上课的时间、地点,甚至连上课的内容都作规定。

这样以来,与“点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规定了教学内容以后,就更加侧重于对教材、课标和教学设计的研讨。

这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听课活动,其主要目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不管哪一种听课方式,都要建立在教师本身的自主性上。

离开了教师本身的自住性,什么样的方式都是苍白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够找到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自主能动性的方式。

从这一点出发,“点课”“约课”比“推门听课”要好得多”。

推门听课,是领导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存在好或者不好的问题,很多老师对推门听课都是有抵触情绪,其实,这不是推门听课这种方式造成的,而是领导的工作方法造成的。

为什么要推门听课?真正意义上的推门听课,当然是为了了解教师常态化课堂,通过听课和交流,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

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被有的人念歪了经,变成找老师缺点的独门秘籍,老师不抵触才怪呢。

怎样推门听课?如果领导是抱着了解教师课堂情况来的,是为了相互交流提高课堂效益来的,就应该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课间时,告诉上课的老师,这节课要去听课。

客气一点说要去学习学习,老师怎么可能抵触反对呢?领导有权推门听课,但也不能趾高气昂简单粗暴,跟老师一个招呼都不打,直接就是推门进去听课了。

这样对于老师上课和学生学习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听课之后还要做些什么?有些领导听课,就是为了完成听课节数,因为上级有要求。

听课就是充实自己的听课笔记,一听了之,这样的听课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对于教师没有一点作用。

领导听课后,应该跟上课老师深入交流,指出成功之处和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这样,教师都是很欢迎的。

如果不足之处比较多,还应该跟进,再听一次,看看改进后的效果。

很多时候,老师自己就会邀请领导再次听课,对自己的改进进一步提出意见和建议。

笔者每学期都多次推门听课,从来没有发现老师有抵触情绪,交流过后,不少老师都邀请再到班听课,彼此之间十分融洽。

本来,听课就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领导上课水平不一定就比教师高明,平等交流,取长补短,没有什么不好的。

竹影清风 2023-08-24 14:10:57

相关推荐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为什么解雇教练被叫做下课

球迷间原意是指:球迷要求球队主教练引咎辞职,已经广泛引申到各个领域,几乎与引咎辞职同义了。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该取代或者淘汰的意思,比如:安全轮胎让备用轮胎下课。四川人说话生动形象、幽默,富有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展开详情

桂圆和猫眼是一种水果么

桂圆和猫眼,桂圆是一种水果,猫眼则是一种宝石。桂圆亦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桂圆为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什么方向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陀螺经纬仪由陀螺仪和经纬仪两部分组成。经纬仪于1730年由英国人发明,经过金属经纬仪的漫长过程,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光学经纬仪,60年代以来进入电子经纬仪阶段,现已相当先进,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陀螺仪是陀螺经纬仪的主体,主导着整机的发展进程。
陀螺经纬仪按定向准确度可分为工程级和精密级。定向原理除了英美曾经用过的速度式外,一般都用摆式。陀螺仪和经纬仪整体使用,结合方式有下挂式和上架式两类。下挂式仪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精密级仪器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均属此类。
陀螺经纬仪的使用方式与构造特点有关。一般上架式仪器都用人工测法,下挂式仪器多用自动测法。自动测法仪器主要采用自动跟踪法、多点光电计时法和光电积分法观测。其中,光电积分法最为先进。人工测法主要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时间法、记时摆幅法和多点记时法观测。

罢了是什么意思

罢了,汉语词语,拼音是bà le,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出处:
1、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2、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说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我不说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4、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6、《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7、《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
9、《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0、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
1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12、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1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14、《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造句:
1、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3、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4、这道题很难吗?罢了。

搁浅的意思

搁浅,汉语词语,拼音为gē qiǎn,意思是船因水浅搁住不能动。也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顿。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盐船搁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
近义词:停止、停息、停留、中止、停顿、停滞。
反义词:沉没、漂浮、畅游。
用法:作动词,形容某件事暂时停顿。
例句: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
造句:
1、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2、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
3、我倚在时光的寂深处,想象爱情恒远的缠绵。所有的故事,潋滟成文字里的幽怨,搁浅在无眠的夜里。行走在文字里的眷恋,染透了葱翠的思念,漫过记忆的潮岸,荡漾成午夜里一道寂寞的风景。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意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当时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谐音“雪”)家,家产丰厚,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