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剪纸

没有结局
精选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剪纸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品陶瓷,民族艺术戏曲,国画,端午赛龙船,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瑰宝,是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帧薄ⅰ靶ⅰ钡忍?诖盎?稀⒚派侠幢硎厩旌亍!br>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圆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它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了地上,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尖尖的舌头贪婪的舔着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欢!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剪纸体现出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浅析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理念,浅析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创作题材上,而且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也都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创作者不仅在她的作品内容上喜欢选用中国传统题材,而且在作品的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剪刻技法上也自然地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这种流露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剪纸中的感情表达方式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中“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方法中的“五行运化”理论也是顺理成章的。

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故而可以达到统一。这种思想熔铸了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融入在剪纸艺术品中,就是剪纸的“心里想的”,注重表现抒发情感和理想的意念。“天人合一”论中强调了天与人的统一。也就是天地、自然界是大天地,小天地是个体的人,大天地与小天地始终保持和谐统一。人体中感情的发生表达,以及它的走向和互相作用的规律,都是与天地相互统一的,即人的情感世界,也遵循自然界中物质运化的规律。

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交流喜悦之事,倾诉悲愤之情,抒发哀怨之思等,都是人体自身经常需要的,但这些情感历来都是受到伦理制约的,绝不是动物性情感的自然宣泄。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看艺术所具有的协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价值,高度重视并利用艺术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社会秩序的独特作用,用以加强其精神统治。所以,“天人合一”论,既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又是艺术扩展自身,把对周围事物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高度升华到意念,注入艺术自我情感,表现大自然、大天地的需要。在精神领域里让人与山水、自然界的动植物产生某种情感的交流,也就是让人在欣赏自然时得到启示,从而精神得到升华与净化。这种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在剪纸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承认人的现实存在,同时也承认在进入精神绝对自由境界可能性的生命存在。在不受功利标准的束缚,超越了伦理规范制约的意境中,民间剪纸艺人把自己的感情大胆地宣泄到了他们思念向往的形象中,把不曾见过的天堂仙境抽象成月宫瑶池等,把不存在的龙凤、鬼神兑现为神奇可视的艺术形象。这一切都带着明显的心理体验特征。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现实关系中,一旦摆脱了“外物”的桎梏,就能在精神世界中更体会到自由人的“小天地”的存在。民间剪纸往往都是从当前利益得失的观念中超脱出后,就创造出无数描述自由、美丽的“小天地”的艺术作品,并且是带着个体的强烈的情况,使艺术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释放出艺术的光辉。

缺乏感情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但所带的感情应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强行加入的感情,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每位艺术承受者会欣赏、了解艺术中的感情。人的情感基本可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七种情感可归结为五大类:

喜,包括快乐、舒畅;怒,包括愤怒、威严、至尊至上;忧思,包括忧愁、思虑、远见卓识、思想;悲,包括悲痛、伤心,没落;惊恐,包括惊吓、恐惧、害怕、畏缩。

这七种(五类)情感的表达在剪纸制作中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社会文化

论文

《浅析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运化理论,从客观上解释了自然界和人体中生克制化的关系。在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上也同样适用。

五行运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五种,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分类是根据客观上的物质、物体或生命体的所有属性综合起来分类的。

在情感上,以上五类情感也可分属五行,如喜属火,怒属木,忧思属土,悲属金,惊恐属水。下面分别加以阐释:

喜:喜属火。在五行运化理论中火的性质就是向外发散。在图形占有面积上,向外发散占有的最大空间是圆形。在数学中,当周长一定时,面积最大的是圆;在四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所以人们不自觉地常用圆形和正方形,以及向外发散的线条造型来充分地表达喜悦之情,总造型是圆形或正方形。要使剪纸作品表现出喜气洋洋,应尽量使之发散,不加边框。比如经典作品《老鼠娶亲》,在创作时样稿几次改变,最终把花轿放在正中间,四周二十个老鼠,不论是放炮的、吹唢呐的,还是送礼的、献花的,都显得喜气洋洋。由于周边不加限制,似乎炮响一直继续,欢庆的气氛在不断扩展,使作中“喜”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怒:怒属木,木性升发,其气机向上。自然界中树木向上长,有向阳、向上的趋向。五行理论中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古人对怒有“怒发冲冠”的形容。如作品《钟馗捉鬼》中的钟馗,怒发冲冠、眉毛向上,其威严的神态将小鬼震吓得匍匍倒地、瑟瑟发抖。剪纸《包公》也是用一种凛然的气势来剪成的,不仅官帽向上,而且官袍上的火焰也向上,衬托出包公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一身正气。在具体剪的过程中,作品为表达怒的情绪常突出向上的尖锐的直线条。

忧思:忧与思属土。土的属性是集结收敛。同时,还具有土载四行为万物之田,承载受纳的性能。在人体中它主管气机的“气结”,即气体扭缠混绕在一起。因此,在剪纸中,凡扭结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的线条或结构都是忧思的情感表达。爱情作品《相思鸟》就是用一圈鸟儿头顶上集结的许多缠绕在一起的云彩来表达鸟儿的相思情。而《沧桑岁月》是用许多蔓藤缠绕在两棵大松树上,同时用线条绕出了“沧桑岁月”四个字,体现了对岁月的思考,隐喻作者的思绪延伸到很远很远。凡是线条向内、向中心结集的趋势,均可以表现忧思的情感。如著名的雕塑作品《思想者》的主人公就是半蹲半屈,全身各个关节呈曲状,向中心集结。即使可以不看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仅仅从他的姿态就能明白,他正在思索或正处于忧虑状态。

悲:悲属金。在人体的脏器里,肺属金,中医的基础理论中阐述了肺的客观属性是主哭,主一身之气。肺藏魄,即魄力、气慨。金也有服从、顺从、收敛之意。如果悲伤过度,自然就失去了魄力,没有了气概。哭的太甚,也会软弱无力,重则晕倒甚至休克。肺主的是一身之气,悲情过度,一身之气不足,就会正气消耗、咳嗽上逆,气短乏力,伤风自汗,弯腰驼背。所以中医明确提出“悲则气消”。

使正气消耗的“悲”的情绪在剪纸的表现上是一派无力、萧条的景象。要剪悲情的人物,此人一定瘦弱无力,风吹欲倒。如果弯腰驼背有碍于美,在作品中只有使其削肩、细腰、低头、内视等。悲情的动物一般表现为低头、皮毛不乍起而顺之下滑,并瘦弱无力。悲情的植物一般表现为枝条软弱,叶茎细小并下垂,随风摆动。

惊恐:惊与恐属水。水向低处流,水具有滋润、顺下、闭藏的特性。“惊恐”中的“惊”会造成逆乱。传统剪纸《钟馗捉鬼》中的那些形态各异的小鬼因为害怕钟馗,跪趴在钟馗的脚下,个个形态惊乱。若要表现剪纸中的小动物受惊,要把小动物所处的环境剪成逆乱的线条。如表现小鸟受惊,只要把小鸟周围的树枝剪成摆动的混乱状态,美丽的小鸟儿就变成了受惊之鸟。

用剪纸表现不同的情感。除了有上述总体造型上的规律外,在剪纸的具体制作上,各种情绪之间的剪法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不同剪法剪出来的线条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有区别的。

例如,剪“喜”的感情时,走剪的速度均匀、流畅、光滑、圆润。即使需要跳跃,也如欢乐的小溪一样柔顺,向外自然发散。

“怒”的剪法,直接迅速,笔直向上,拐弯处硬而不流畅,剪出的线条横来直去,干脆利索。

“忧思”的线条,由于是缠绕扭结在一民的,因此剪时最不流畅,很少有一剪子剪到底的线条,其线条多细长、柔软。

如作品《小鹿梅花》中既有表达思虑的线条扭结,又有流畅、圆润之感,所以表现了小鹿正沉浸在一件美好幸福的心境之中。一般地说,表现忧愁的线条要细些;表现思考的线条要粗些。思考中含有愉快情结盟的线条光滑粗大一些;含愤怒情绪的线条粗壮笔直向上;含悲哀情绪的线条则细弱垂下。

“惊”的情感是逆乱,剪此种情感的线条,一般为短小刚硬,互不连接。其中,杂乱、重复、折叠的线条出现频多。一般不用连续对称的图案。

“悲”的情感是消耗正气,软弱无力。走剪时,剪速相对慢,从小向下,越剪线条越细,常常将极细的线条靠在一个参照物上。此线条虽柔弱,但并不中断;虽无力,但不会随风起动。因为“天人合一”论说明,“悲”的环境宜用无力之风、柔弱之水来表示。

“恐”的剪法也是向下,走剪时线条相对有力,好像是哆哆嗦嗦地向下行。在下行中不断地有各种小弯曲,这些小弯曲无规律、不连续、不对称。例如,表现人被吓得两腿发抖,两腿就不能像跳霹雳舞那样有节律、有力度。

值得提出的是,剪纸这门艺术几千年来主要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束缚下,广大的妇女被禁锢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天地里。旧时的妇女,命运大多数是不幸运的。婚姻靠媒妁之言,婚后伺候公婆,承担着繁重的家务,没有地位,任人摆布,挨打受骂是常事,她们潜藏着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封建伦理和“三从四德”的重重约束下,又不得不屈服,艰难地苦度着岁月。这种悲痛的心情,感受在五行中属金,金(悲)可以滋生水(惊恐),再滋生就是木(怒),就会起来反抗。反抗若无出路,金(悲)可以被火(喜)所相克,用喜庆、快乐的剪纸来克制、转移悲的剪纸来克制、转移悲的情绪,这也是她们排解不良情绪的一种手段。

正如她们自己所说:一拿起剪刀进入创作,仿佛进了仙境,心里美滋滋。

独自流浪 2024-04-16 15:53:52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七个字的对联

七个字的对联有:
1、上联:花柳新春莺燕舞。下联:风云盛世骏骐驰。
2、上联:人欢马叫丰收岁。下联:狮舞龙腾改革潮。
3、上联:人得春风牛得草。下联:国扬威力马扬蹄。
4、上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下联:人奋雄心马奋蹄。
5、上联:奔彼岸千帆竞渡。下联:越坦途万马扬鞭。
6、上联:奔腾骏马驰大道。下联:浩荡春风遍神州。
7、上联:伯乐明眸识好马。下联:良才妙手展宏图。
8、上联:伯乐选贤识骏骥。下联:英雄酬志效鲲鹏。
9、上联:一庭春色含生意。下联:几树梅花应早春。

关于咏雪的诗5首

关于咏雪的诗5首: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雪》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4、《夜雪》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5、《赴京途中遇雪》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译文:
通往京城长安的路还很长,抬头看天,满眼苍茫。连续几日的阴天,积雪也铺满了山川。
大雁为了活着,在雪地里觅食却迷失了方向,一群乌鸦在田野里鸣叫不停。我发愁而茫然站立,四处也不见有人烟。

陡然和骤然的区别

“陡然”和“骤然”的区别是意思不同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陡然”:形容猝不及防,令人感到意外。
“骤然”:来的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二、出处不同:
“陡然”:
1、《剪灯馀话·江庙泥记》:“奴等蒲柳陋姿,丹铅弱质,偶得接见於光范,陡然忽动其柔情,莫或自持,是不可忍,故冒禁而相就,遂犯礼以私奔。”
2、《官场现形记》:“陶子尧不听则已,听了之时,陡然变色,便说:‘这夜叉婆不知同我那一世的对头!我走到那里,他跟到那里!’”
“骤然”:
1、《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汉时法度甚妙:但是举过某人孝廉,其人若果然有才有德,不拘资格,骤然升擢,连举主俱纪录受赏。”
2、《朱子语类》:“变则骤然而长,变是自无而有。”
“陡然”造句:
1、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2、夕阳似乎陡然从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3、穿过后门,陡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绿色的野草,绿色的榆槐。绿色的菜地,绿得让人赏心悦目。
“骤然”造句:
1、一场暴雨骤然降临,令人猝不及防。
2、平静的海面骤然掀起了风浪。
3、一场风雪过后,天气骤然变冷了。

明暗无辄的意思

“明暗无辄”的意思是忽明忽暗没有规律。是对事物的一种抽象的说法,表示看不出来有什么痕迹,有时候也表示现实生活无法改变很无奈的意思。无辄:无可奈何。
原句:生生灯火,明暗无辄,生生你我,离别无辄。 猝不及防,花开两朵。
译文:你与我之间的缘分就像灯火一般,总是在你明我暗之间错过,我面对着你的离别却无可奈何。时过境迁,你我再相逢之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