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什么要赶庙?赶庙风俗的历史来源
为什么要赶庙?赶庙是怎么来的?
小时候妈妈教我唱的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娘门前唱大戏,瞧三姑,看戏来,拉闺女,带女婿:”那时只觉得好玩,并不解它的真实意义。今天特意搜搜了赶庙的来源。说的就是庙会活动的事。
赶庙会是怎么来的?
相传神农时代在太阳升至中天时互通有无,做好交易散伙。殷、周之际,集市初具规模,那时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逐渐繁荣,集市已有固定场所,地点常选择在交通要道或衙门附近。
南北朝时大兴庙宇,活佛升天工菩萨诞辰之类盛会应运而生,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四面八方的游人也来观光。商人便来庙前设摊,兜售货物。
大约到唐代形成了以寺庙为中心进行交易活动的庙会。会期少者几天,多则十天半月。除了进行物资交流外,还有民间百戏技艺,热闹非凡。
明清以后,庙会继续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城乡。直到现在,庙会或集市仍是进行物资交流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民间活动之一。
庙会在农村各地还是一种民间节日。习惯上要换新衣服,改善生活,走亲串友,搞各种庆祝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各少数民族也有民族风俗的庙会形式。
赶庙会,是市境土民、白民最为隆重的节日。 凡在有寺庙的地方都可以办庙会。赶庙会每年只有一两个固定日子,这日子一般和所供的神灵有关。庙会持续五至七天甚至长达十天的 ,庙会上有演戏和供神等宗教活动,当然还有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