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传奇大结局是什么

行云流水
精选回答

《重耳传奇》大结局的时候,李木烧山介子推身死,重耳惠泽天下成就霸业。

李木求见重耳,一是为当年的背弃告罪,二是打算帮助重耳找回介子推,以此立功,重耳本想成全介子推自由之身,但李木却说百姓都指责重耳忘恩负义,不封赏介子推,重耳不想让人误会自己薄情寡义,决定寻回介子推。

多年以来,子推的心愿便是拥立重耳继位,挽救百姓于苦海,他追随重耳只为侠义,不为高官厚禄,更不愿留在朝中违心地做官,如今他已经完成了心愿,便回到绵山老家,奉养老母亲,子推担心重耳会派人找他,便带着母亲连夜搬到了绵山的深山里。

李木知道介子推和母亲居住在绵山,便带着重耳一行人前往介子推住处,但那里已经人去屋空,重耳在地上看到几卷简书,寻常农家是不会有这种简书的,想来介子推之前确实住在这里,只是听说重耳前来,所以才搬走了,重耳决定在这里等子推两日,若是能等到他,便是有缘相聚,若是等不到,便不再强求,放任子推自由自在。

两日之后,子推依然没有回来,李木为了立功,打算在山上放火,介子推看到失火,定然会出来的,魏犫劝李木不要急功近利,漫山遍野的树,一旦放火,火势便很难控制,但李木不听劝,他觉得子推定不会和母亲一起烧死在山上,只要火势一大,介子推一定会出来,趁魏犫不注意就放了把火,火势越烧越旺,根本控制不住,但介子推始终没有从山里出来,直到绵山化作一片焦土。

子推和母亲被大火烧死,重耳看着一片焦土,自责愧疚,从没想过子推会是这样的结局,重耳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为子推修祠建庙,让国人供奉,又隆重厚葬介子推母子,让长子伯鯈为介子推披麻戴孝。重耳将子推死的这一日命名为寒食节,这一日全晋国上下皆不允许点火煮饭,都要吃寒食,以此纪念介子推。

重耳归罪李木,又不忍处死他,于是罚他在山上开荒耕种,所得所获,除了自用之外全部用于介山种树种草,以恢复绵山原本的青山面貌。

介子推淡泊名利,可称为天下第一侠士,重耳将绵山的焦木砍下,命人做成木屐,穿于足上,举步之际,时时自勉,为君者不能有一时疏忽,否则即酿成大祸,此为足下一词的缘起,后又感慨介子推割股奉君、千古忠义,又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是心存感恩,常怀清明之意。

重耳继位之后,重用狐堰、子余,改革新政,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力大增。

公元前632年,楚国图霸中原,联合曹卫梁国,兴兵北上,围陷宋国,宋君向晋国求援,楚国此战为不义之战,晋国尊王扶弱,这一仗必须要打,重耳发兵伐卫破曹,与楚军对峙于卫国城濮。

此次楚国三军齐发,是大将军子玉统帅,子玉发来帛书,讨要当年重耳承诺的退避三舍,两军交战最重要的是士气,未战先退,士气一旦受影响,必败无疑,大臣们都劝说重耳不要兑现当年的约定,重耳却认为连自己人都认为一旦退避三舍,必败无疑,那楚军定然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他更要履行诺言。

重耳兑现承诺,大军退避三舍,却令楚军大败,城濮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详细记载的战例,晋军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开局,采取了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战术,击败了楚军,开启了晋国领袖中原的辉煌。

城濮之战后,重耳领兵尊王讨逆,诛杀叛臣,助周天子周襄王复位,受周天子之托,在践土修建行宫,诚邀诸侯会盟,得到周天子厥功至伟的褒奖,晋国君被封侯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并亲赐器服,隆誉天下。

重耳领袖诸侯,与各国共定盟约,自此,尊王友睦,共筑太平,永止刀戈,天下无争。践土会盟,是晋国第一次站在霸主的舞台上进行的会盟,从此,晋国开始了雄霸天下的征途。

重耳来到介山,李木带着百姓们热烈欢迎,大家都带着从介山打下来的粮食瓜果献给重耳,重耳一一品尝百姓的好意,此情此景,令子余想起了当年新田赈灾时候的场景,二人相约故地重游。

骊姮和骊妡带着卓子在新田过上平凡的农人生活,新田可能是今年全国赋税第一,卓子将会作为代表到晋国朝堂为国君交赋,骊姮如今心里没了丝毫仇恨,能为重耳交赋,是她此生唯一能回报重耳的。

重耳和子余来到新田,这里是重耳立志报国,为民请命的起源之地,看着如今的新田良田沃野,富足安乐,今年更是大丰收,新田的赋税将成为朝中各县之冠,新田百姓几经战乱,终于迎来大丰,重耳当即下令,新田免税三年。

晋文公重耳,以德治国,倡导仁义,重用贤能,通商宽农,作三军,设六卿,不仅使晋国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强国,更惠泽天下,以绥四方,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宏图霸业。

星月相随 2023-11-26 14:33:38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声母有哪几个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孔明灯等等。
1、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声母是什么?

声母(Initials)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而辅音则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阻碍所产生的声音,发音的过程即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已不再作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内,但在一些方言中,可以声母形式出现。

寇准是哪个皇帝时期的

寇准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时期的人。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